陈忠娟
身份证号:37092319850325****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否合理与科学,还有施工管理做得好不好、市场的变化情况等等因素,俱会对预算控制最终的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整个建筑施工进程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预算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牢牢把握住重点的要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可控性,有效降低总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作不到位。建筑施工中,由于监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从而引发的工期问题、资金问题是较为常见的。举例来说,一些监理工作者对预结算、造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鲜少涉猎,没有对其进行深度的掌握,导致了签证比较随意,没有进行严谨的审查就进行签字盖章。有时候施工单位在签证方面作假,遇到问题消极对待,导致签证办理被“踢皮球”等等。
2、工程变更方面的问题。建筑施工工期的保证,需要持续加强劳动强度,而劳动强度的增加会导致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方面的成本会增加,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所以需要有效平衡施工管理成本与工期之间的关系。现实的情况是,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分追求施工的速度,一味求快而不顾其他,最终造成了施工成本过高。部分建筑工程中变更合同达到百分之十以上,造价的超支也就在所难免。造价之所以会失去控制,主因即是工程合同的频繁变更。各类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五分之一以上的比例,一些工程甚至达到了五分之二以上的比例,故此务须要重视材料采购工作,将这类采购的费用管控好,以更趋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
3、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建设单位对造价管理、财会等方面知识的匮乏,有时候会利用概算调差之漏洞,对工程量进行重复的计算,高套定额,以修改设计图纸等方式来增加工程造价。部分建设单位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贯彻职业道德理念,经不起施工单位的贿赂,从个人私欲出发为施工单位说好话,最终也会导致造价的增加。
二、建筑工程预算超支产生的原因
1、预算制定缺乏全面考量。工程造价预算的制定,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其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需要制定者从全局出发来展开这项工作。而相关人员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计算的漏洞与失误层出不穷,未曾严格依循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材料和结构,结果使得工程编制不甚合理,导致预算的实际支出与工程实际不符合,超支情况较为严重。
2、建筑实践中工程发生变更。预算可以对建筑施工产生影响,同时市场、供需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旦工程发生变化,就会对造价产生影响。现如今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工程变更管理予以充裕的重视,致使工程变更的发生比较频繁,因此也影响了工程的既定计划。
3、施工阶段的控制不合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地点的变化以及施工人员的改变,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改变,增加控制造价的难度。对建筑施工来说,造价控制一般都是程序化的形式,遵循简单化的原则,所以很难实现无漏洞的控制,一些缺陷自然就会产生出来。
4、建筑单位的工程预算管理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需要成套的预算、审计和全面的管理机制。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诸多施工单位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机制不完善,所编制的预算与实际不符,进而影响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主要对策
1、巨细无遗地做好编制工作。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加以全面的熟悉,掌握建筑工程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其次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熟悉,全面了解计算工程量,能够套用精确的定额单价,而且能够清楚每一项预算用在哪里可以发挥最佳性价比,防止用错公式以及漏记、重记等现象的发生。最后需要全面分析价格等因素,留足价差微整空间。
2、项目实施阶段要做好预算控制。在项目实施的实际过程中,不同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出现,而且发生的这些情况往往都不在最初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造价预算应该迎合实际需求随之改变。实施阶段的施工情况决定了预算建筑工程的完工情况。鉴于此况,需要以工程进度和质量作为根本要求,持续加强对实施阶段进行的预算控制。唯有对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予以持续的重视,并且全面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才能够把控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性。
3、严格调整审批,控制项目变更影响。建筑工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比如最初的决策阶段,后续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等。而在设计阶段,预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该项工作有其局限性,会随着项目的变更而发生改变,所以针对项目变更的影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控制工作。受不同客观因素之影响,工程中的项目变更往往也是不可规避的。为了将造价预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在调整审批方面做到严格再严格,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进行调整,尽量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以规避一些纰漏,将项目变更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的程度。
4、强化造价人员的整体素养。一是要在造价管理理念方面进行持续的革新,从转变造价管理工作者的既有观念入手,宣贯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合理的财务发展方案。二是要持续重点关注成本核算问题,针对造价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施工企业管理的前提与保障就是制度管理与基础管理,为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打下基础,确保施工企业正常运行。三是针对已经完成的工程也要予以重视,仔细核算项目的成本以及费用。对未完成的项目运行成本与费用进行核算,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5、做好预算的审核、监督工作。在保证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亦要做好预算审核、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这类工作主要还是针对工程预算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通过全方位的审查核验,从而及时发现一些隐患,将这些问题解决掉。此外,对于项目施工所采用的施工图纸亦要展开全面的审查,需要以建筑单位的实际施工情况为参照进行检查。这样一来,通过对工程预算进行监督,持续完善监督检查体制,就可以有效消除作假弄虚等现象,有效约束相关人员的思想与行为,推进工作预算的规范化开展,有效提升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程度和工程预算的质量。
结论
总之,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控制,需要全盘考量不同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对材料变化和政策变化影响的考虑要充分,以为后期造价调整留足空间。同时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应切实增进专业知识素养,以满足建筑工程之需要。整个预算团队应当团结一致,积极学习创新,为提升施工单位整体竞争力以及行业技术革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冠.探究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5).163,166.
[2]张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0,(5).94~95.
[3]曾晓润.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