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如娜
天津恒朝晟世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300171
【摘要】 近几年来,建筑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竞争愈加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的被这种趋势压榨。企业如何在有限的利润空间内降低成本,科学有效的推进项目进行,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研究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各企业为获取更多利润,纷纷进行施工成本改革与控制。而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现代化施工项目投资数额较大,每个环节都要消耗大量成本。若对一些不规范行为加以约束,则可为企业节约增效,减少或消除施工中不必要的浪费。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成本控制工作中常会出现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一、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是为取得各项生产要素、产品或劳动,以及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资本耗费。具体地说,成本就是在生产、销售或经营管理过程中付出的费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摊销、机械费和施工人员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二、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扩大使建筑企业面临着改革创新的发展机遇,工程项目管理中控制工程成本能够使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中的成本控制绝大多数符合会计成本核算控制,即在工程项目竣工后进行的事后性控制,在内容上缺乏管理手段的使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分析主要为:
1.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形态的误区。个别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缺乏编制,施工过程中又管理跟踪不到位,导致企业资源盲目耗费,加大项目成本投入。
2.忽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例如某工程工期延长造成人员加班费的增加,设备租赁费等费用的增加,为了抢工期额外发生很多质量上的事故而造成成本增加。又比如一味的强调工期而忽略的成本的增加已超过工期的增加的费用,使其得不偿失。
3.缺乏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诸多的工程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利益与风险的不对等,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的现象,造成项目成员对各项成本不重视,管理不精细,甚至可能出现“黑洞”。
三、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和途径
1.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
1.1树立全员成本意识,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首先要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成本控制不仅仅是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的责任而是全体人员的责任,因此要建立从上到下贯穿全员的成本意识。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界定,对于没有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迫使其充分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同时对于优质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便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在中标后企业要及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绩效的一项内容。只有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再把目标成本分解到每年、每月、甚至每旬,使其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1.2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资源配置
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途径。项目在开工之前根据会审过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造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指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满足施工的同时又具有经济性;合理调度周转材料,精心布置现场平面图;合理分配工作面,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精干,资源上的合理配置的施工方案,与工程进度的加快相结合。
2.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途径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全过程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过程。实现成本控制的途径可以通过事前预测,事中(过程)控制,事后控制。
2.1事前预测分析
在进行中标投标前,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首先就应进行市场调研对招标人的法定资格和资信能力进行确认,其次对招标文件经仔细分析研究,已确定其招标的合理性和内容的和发性。在确认之后,企业应该从企业本身出发详细的成本预测分析工作,把企业的财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部门紧密结合起来,通力合作,在符合市场行情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的发生的基础上做一份有竞争力的竞标书。
2.2事中控制管理
在施工全过程中,工程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首先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采购员可以通过购买期货、签订采购合同、限额领料单等形式加强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其次,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机械使用的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在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同时,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机械设备资源建立内部设备租赁市场改变无偿使用的办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程项目应计成本的真实性。再次,加强人工费管理,降低人工消耗 在承包队伍的选择和管理环节上加强控制,努力降低人工费的消耗,这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承包队伍的选择是人工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生产素质的高低与人工单价的高低,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与成本。故选择一支具有高性价比的承包队伍是降低人工成本的第一步。
2.3事后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后,由项目部编制详细的结算资料及成本资料交公司,由公司预结算部门对项目部进行结算资料审核,公司财务部门对该工程成本资料进行审核。由公司审计部对该工程的盈亏情况作详细审查,并做出该工程盈亏额认定内部审计报告,并结合预算和财务部门的分析和相关经济效益指标对有关人员奖惩,并报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批准。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复杂的课题,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也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始终做到后一个工程永远比前一个工程在成本控制上更精彩、更优秀、更典型,值得我们深虑,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
[2] 江松.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2)
[3] 陈秀丽.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