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杰忠
江门市冈新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29100
摘要:建设项目过程中,会涉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导致环境被污染,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管理的基础与开端。现阶段,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基本完善,但未能很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指导作用,使得环保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保护或改善效率。基于此,本文讲述了一些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相关知识。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管理;思考
引 言
梳理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工作关键点,强化项目环保管理,促进项目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合同、项目环境评价方案、绿色施工文件及批复要求等,制定和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通过梳理项目开工前、施工准备期、项目实施过程的管控要点,严格按要求组织落实好每项工作,确保项目环保风险的识别、目标的分解、责任的落实,从而有效促进项目环境目标的实现。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系
环评工作是整个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对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全过程产生着影响。人类生产活动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合理、准确地预测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程度,从而促进环保理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和落实。人为对建设项目进行各种环境影响评价后能够按照建设方案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持续观察带给环境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依据观察和评价结果,详细、合理地研究和拟定环境保护措施。
二、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保护,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当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系统的原则进行有效保障,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现象。国家为了规避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影响,提出一系列的环保政策与环保措施,但是由于具体实施条件制约,许多环保政策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同时环境检测数据偶有出现失真的情况,国家需进一步完善各项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措施,环保全过程管理存在不到位的状况,最终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保管理与保护。
2.2缺乏可靠的控制系统
中国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的主要依据是记录的数据,但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环境监测记录的数据有作假的嫌疑,加上环境部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影响了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受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对某些员工进行监视的不当态度,报上来的数据属于作假数据,使环境监视数据的可靠性降低。若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环境保护计划时,不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会导致新的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缺乏管理体系不但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带来许多不利结果。
2.3监测管理内容不全
在环境监测与管理领域,许多监测机构没有系统地划分监测与管理内容,因此,监测与管理内容不完善,技术支持不足。许多员工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区分管理内容,例如: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空气、水和噪音有严格的规定,相关人员没有有效的工作数据,监测的结果数据超出范围但未反映在报告中,参照内容不完整将导致环境影响评估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此外,员工仅关注监视管理,而忽略了整体业务管理,没有将初始监视数据与后续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没有及时将数据进行编制,信息的准确度不高,对实时监控具有负面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及全过程环保管理过程
3.1项目前期环保管理
项目前期环保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各方面,项目前期施工包含调研、初设及施工图纸设计等环节,相关人员要做好调研,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地情况。首先,在项目可研设计阶段,其报告内容包含环保内容,基于环境保护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认真对比项目选址与方案,此阶段要做好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并做好调查分析,保障项目可行性。其次,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要想保障环评与环保审批效率,分析区域规划加强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做好实际情况的分析与勘察,掌握周边环境条件,深入分析规划区整体规模与产业定位,初步计算项目污染物排污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障环保措施合理性。一般情况下,环境评价报告内容要简单明了,然而现阶段部分环评报告流于形式,空话、套话较多,且调查环境与环评深度不符合要求。
3.2项目建设过程环保管理
环评后的建设期是完成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纸设计任务,首先,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该阶段是落实环评与科研阶段相关环保措施的重要载体,以满足项目环保需求,实施环评工作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中逐步细化,为项目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施工图设计工作中,还要重视环保理念的应用,执行过程中检查环保转向内容,分析讨论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次,施工与环境监理阶段。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要全面落实环保管理工作,利用招标接受委托,明确招标文件与合同规定,确定施工、环境保护及监理等范围责任。环境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影响评价是否切于实际,对日常生活、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环评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我国环评工作从开始到现在,因没有进行系统化管理,还未形成科学管理体系,尤其是工作中执行力与监管机制不到位,各步骤没有合理的衔接,从而直接影响到环评工作实施情况。实际工作中,要加强环境保护监理,全面落实环保监理工作,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项目,全面做好环保监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明确环评要求并构建综合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内容,合理划分各监管职责,认真审批文件。
3.3项目投产与运行期间环保管理
首先,竣工环保验收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中,环保管理部门要严格监察建设项目,督促企业严格依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评文件及环评批复等相关要求,自主组织验收工作。另外,环保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处罚力度,倒逼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环保管理规定。其次,项目运行期间环保管理。项目运行期间,企业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并配备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结合现有政策法规,项目运行阶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比如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营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出水达标排放;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及处置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不发生安全隐患。
3.4项目事中事后环保管理
环保主管部门应做好事中监管工作,有效构建监管模式,建立综合性监管体系,严格依照法律规范开展环评审批工作,确保建设项目获得规范性的环评审批结果,以提高技术评估合格性,降低不合理收费情况,保障环评文件的可靠性,另外,督促企业依照环评文件与批复要求开展经营,促使建设单位严格依照法规程序执行环评工作流程。项目竣工后,事后监督是确保项目投产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做好事后监管工作,定期抽查复核环评文件质量,确保建设单位严格依照环评文件与批复要求开展工作,加强环保措施监管,从源头上预防风险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牢固树立全过程环境保护理念,督促企业落实环保工作。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在环保工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故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是关键。建设单位加强从可研、施工到建成投运后全过程的环保管理,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要求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郑凯.绿色环保建材.2019(11)
[2]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联系[J].张丰,余发威,崔欣.地球.2019(04)
[3]做好加油站环保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姜国良.石油库与加油站.2019(05)
[4]新形势下,企业环保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刘国云.科技风.2019(36)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于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