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创新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王韵涵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突破。
        王韵涵
        鞍山中冶置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鞍山市   1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突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时,以往采用经验式为主的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众多行业得以应用,据此开发出的三维软件及数字模型,可以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融合应用。本文围绕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结合进行论述探究,以资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创新;应用
        引言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无疑已经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无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而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建筑的需求。
        1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式的英文缩写,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具体地理位置以及用户对建筑的具体需求,技术人员应该全面收集所有的数据信息,从而建立更加可靠的数字化模型。传统的建筑信息模式都是靠图纸进行构建的,2D图纸建立的模型缺少必要的直观性,数据分析不严谨。而采用BIM技术建立的模型能够直观地对其进行分析,实现了模型的三维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收集全面的数据信息,并科学合理地将所有的数据信息应用其中,提高模型的真实性。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BIM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找出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直接在模型中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降低对后续施工的影响。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建筑行业BIM技术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技术人员必须积极主动的吸取发达国家该技术的应用经验,不断提高我国BIM技术的应用水平。
        2BIM的特征
        (1)可视性。过去建立的建筑工程模型多是2D模型,技术人员很难对模型进行调整,同时不同的技术人员对图纸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存在很多问题。采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可视化模型,技术人员通过三维立体模型,可以直观地分析出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解决问题。同时,技术人员可以提前了解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特点,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此外,结合可视化的模式,施工人员可以确定出具体的施工技术,并不断地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发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
        (2)联系性。项目主体作为能够辨别同时存在联系,其中某个主体模型出现改变,其他有关的主体均需要随之变动。能够预防各种异常情况的出现,譬如管路和结构相矛盾,大小存在差异等。
        (3)一致性。所有时期创建的模型信息基本相同,无须多次录入同样的数据。信息模型可以自主演变,同时信息模型在工程各个时期均能够展开完善与修正。
        (4)模拟性。BIM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模拟性,能够保证建立的模型与真实的事物存在很小差异,提供模型的真实性。同时使用BIM技术建立模型,需要全面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建设水平。该技术能够实现传统模型建立无法达到的水平,充分发挥该技术的模拟性。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创新及应用
        3.1建筑工程BIM技术在造价管理环节的应用
        第一,构建BIM模型。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形成的二维图元数据,借助BIM软件,将其进行转化,使之变为三维数字信息,然后将这些包含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地貌实景、建筑主体结构、机电分项工程的属性信息输入BIM模型,通过BIM建筑模型的可视化特点,计算建筑工程主要项目的工程量,据此确定相应的造价区间范围。第二,BIM模型优化。同步采用限额设计及价值工程,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然后重点监控BIM模型中有关工程设计及施工签证变更信息,并同步在模型中修正。第三,造价确定。通过BIM技术确定项目造价,由造价人员及监理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测,控制项目造价支出,然后通过BIM模型下的造价文件,核算及确定工程进度款。第四,将造价信息上传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3.2在物料控制方面的应用
        BIM技术通过结合物料控制系统进行监督控制,实现全方位的物料管控,避免因物料浪费造成施工成本升高的问题。施工建筑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把关,不能让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运用到建筑施工项目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有不同的维护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会对运营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费用较高。BIM技术通过对建筑物料系统的管理,加强材料运营管理,有利于企业完善施工质量的控制流程,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标准执行减少经济损失。
        3.3建筑工程BIM技术在进度管理环节的应用
        通过构建建筑工程项目BIM模型,可对工程项目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储存及共享,可根据施工计划及资源制定更加精准的工程项目进度。一是通过BIM模型确定工程项目造价及质量管理的核心节点,然后在该节点上根据工程量确定进度指标,并细化到每日工程量。二是根据阶段的项目数量计算项目成本,然后快速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资金、资源筹备计划、资源分配计划,确定项目进度计划及项目完成时间节点,避免上述因素不协调不匹配而阻碍施工进度周期。三是将BIM3D模型与项目进度表进行连接,构建能够实现施工场地、施工设备、施工资源可视化的4D模型,如此可动态实现进度管理,提前制定施工预案。
        3.4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BIM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大的阻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第一,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的重要意义,并了解该技术运用的实际内容。第二,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所有管理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将BIM技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管理人员BIM技术的应用水平。第三,施工单位可以招聘综合型人才,不仅了解建筑工程相关知识,还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从而发挥BIM技术的更多优势,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语
        BIM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需要完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然而,这些都离不开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推动。面对信息革命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必须勇于创新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中,BIM技术引领建筑信息走向更高的层次,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丰富建筑工程管理所需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使建筑工程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拓宽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叶修记.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门窗,2019(14):28+31.
[2]肖国军.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28-129.
[3]王一举,邹新梅.新型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中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建材科技,2018(1):23+36.
[4]郑靓婧,庞俊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10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