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陈磊
[导读]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陈磊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配电网络的性能和可控性提高了整体能源效率。因此,对主动配电网中的微电网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微电网技术在有源配电网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电网技术;主动配电网;应用
        引言
        配电系统是继输电系统之后向用户分配电力的系统。有源电网具有综合控制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能力,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先进阶段。同时,将微电网安装在有源配电网中,形成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概念引入后,由于当时分布在电网中的电源数量较少,管理难度较小,并没有立即得到行业的足够重视和发展。但是,随着新型发电、储能模块等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的兴起,有源配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得到迅速发展。
        一、微电网的定义和特点
        1.1微电网和有源配电网概述
        1.1.1微电网的含义
        根据我国国情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微电网定义为:区域性,是一种特殊的电网,与常规电源相比具有独立的特性。
        1.1.2主动配电网的含义
        与传统的单向传输可靠无源配电网相比,有源配电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实现对储能设备、DG、可控负载等电网的独立协调和控制管理。主动配电网通过试点电网结构的灵活改造,达到控制电网内潮流流向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优化和调节主动配电网的运行,保证电力的可靠性,基于网络的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率。
        二、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运用的作用
        2.1提高有源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稳定性
        有源配电网络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各种储能设备以及有源负载的集群接入,使得电压分配更加复杂。分布式电源的分散和不规则波动会影响电压稳定,接入和关闭过程也会对电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减少配网设备的使用时间,所以需要运用有效地管理措施,要积极治理配电网电压不稳问题。配电网接口处电压相关参数的控制及其平滑切换技术也可以减少由于分布式电源直接连接到配电网而造成的电压不稳定性。
        2.2减少主动配电网络的损耗
        在现实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不公平分配也会影响配网电压,无法达到降低网损的目的。微电网技术的用途是在有源配电网上合理分配分布式电源、储能和各种负载,使其能够单点接入有源配电网,有效调节配电。电网的功率也优化了电网的运行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调节器。
        2.3提高用户满意度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把用户满意度用来评价供电质量。微电网管理系统能够对太阳能发电、用户用电量、蓄电状态和入网电量的主要监控,确保相关用户制定相应的相对经济的用电、售电和储电模式,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天气条件恶劣时,微电网可实现有源配电网和联合发电储能,可确保用户的正常用电。
        三、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具体应用方式
        3.1在连接主动配电网的微电网结构中的应用
        近期,我国正在积极开展主动配电网研究和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

在将微电网接入有源配电网时,要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单点接入方式,严格控制接入点与相关设备的配合,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能耗。电网管理系统通过与电网运行和现有资源相结合,对配电、发电、用电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连接有源配电网和微电网形成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对各种储能设备、电源和负载进行主动调节,分析和管理电力传输和信息流的方向,实现双向流动。
        3.2降低运营管控难度
        由于分布式电源类型不同,可控性相对较弱,分散性相对较广,需要对相关分布式电源进行调整,以保证微电网的正常运行。我国的用电主体是广大群众,国家要保证所有家庭正常用电。控制和汇总与运营和管理增强相关的配电网络中的能源信息。微电网的引入可以有效、科学地整合相关用户信息与分布式电源,并具有非常智能的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相关用户信息与分布式电源整合的控制难度。提供与时间相关的传输和用户信息状态,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应用。微电网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它能够根据天气条件、电力需求和电价等相关参数调整分配和存储,同时可以进行与电力相关的处理、反馈、监控和存储,主动配电网管理中心的管理难度大大降低。
        3.3微电网控制连接到有源网络
        针对目前的情况,微电网群的控制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分布式控制、集中控制和集中控制。其中,集中控制可以利用控制中心对有源配电网的各个微电网进行综合控制,收集所有的网络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电计划,合理化网络群的出力。这种控制方案完美地优化了网络的调度,因此必须具有可扩展性并兼容大量数据信息的处理。分布式控制具有多种微电网控制中心,可以采集区域内的各种信息,对区域内的微电网进行综合控制。采用分布式控制模式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但不可能实现微电网与分布式发电的联合发展。此外,采用集中分布式控制方式对电网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微网控制过程中,应利用各个微网的控制中心,利用控制中心对整个电网的信息进行采集,配网系统控制整个电网的关键是合理分配微电网各控制中心的工作。采用集中分布式控制解决方案,促进电网项目良性发展。
        结语
        总之,当今微电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研究课题。通过在主动配电网中运用微电网技术,在确保主动配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因此,微电网技术在我国电网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推动了我国电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飞,王文涛.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03).
        [2]谭勇.论述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
        [3]杨柳,袁志,张晓冬,等.微电网技术进展及其对实现智能电网的影响[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4-8.
        [4]范明天,张祖平,苏傲雪等.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33(22):12-17.
        [5]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34(02):10-14.
        [6]张建华,曾博,张玉莹等.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问题与研究展望[J].电工技术学报,2020,29(02):13-23.
        [7]王国红.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231.
        [8]李鹏,窦鹏冲,李雨薇,周逢权,汪海蛟.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35(04):8-16.
        [9]陈俊桦,江修波,李功新.微电网技术应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分析与展望[J].电气应用,2020,36(11):33-39.
        [10]冯朝力,曹志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分析[J].电子世界,2020,(3):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