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川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基于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概况的分析,指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对其应用范围的明确,进一步提出从整体层面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更加准确地认识信息化建筑工程建设、提高施工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以及进行统一的信息化模式的制定等建议,以期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施工,作用,应用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HEN Gang
(Tongchuan Branch of Shaanxi Land Construction Group,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urther proposed from the overall lev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degree of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and unified information mode for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construction; Function; Application
引言
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要素,计算机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日益更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推动,同时,助推社会经济格局的转变[[作者简介:陈刚(1976-),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工程及研究。E-mail: 395304005@qq.com]]。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只在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及相关领域发挥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在当今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及其施工管理过程中,科学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地凸显,它的应用是提高工程现代化与科学合理化的必经之路,毋庸置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相应管理软件的应用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概况
1.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发展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最初体现在用计算机信息化的计算技术对人力计算的替代之上,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结构,采用人力计算方式难度非常大,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实现对计算困难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信息技术在我国呈现出非常快的发展之势,其应用领域与范围不断扩大,与这一现实情况相伴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同样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在不断地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多,地位不断提升。起初,建筑施工管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简单,以某一具体的单项程序为其主要表现,发展至80年代以后,建筑CAD、区域规划、工程计划网络制定等均开始了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地,在进入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又扩大至工程量计算、建筑物垂直测量等诸多领域,而与程序系统集成的出现与进一步发展相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以工程管理的集成发展为其重要表现。
1.2国内外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成功应用
以我国某建筑为例进行分析,在其施工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多的应用,总得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1)针对海量的工程资料,基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执行快速与有效获取及交换等操作,设定通用标准,同时,为数据处理相关设备或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持,便捷化数据信息的通信;(2)通过对数码技术等相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实施动态化的管理;(3)高效管理电子数据及相关资料,审查与管理工程图纸等。
以国外某建筑为例,信息技术在其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以对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推进为核心,有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出来:(1)整个生命周期的建筑是其具体的应用对象,实现所有信息的电子化;(2)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等的应用,执行对数据信息的接收以及发送等重要任务;(3)在数据库中进行建筑各相关数据的存储,提高数据提取及共享等的便捷性。总体而言,信息技术在该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目标可大致归纳为提高质量与效率、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增强建筑的竞争力。
2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2.1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其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项目的建设施工时间缩短,为工程业务流程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节省人力,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最优化配置与调整各项相关资源,在整个施工及管理环节,为各个部门工作进度计划的科学与有效调整提供便利,从宏观层面上调控,或是从微观层面上自控工作进度,以此实现对施工工期要求的有效满足。除此之外,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之中,还有利于施工单位在具体项目建设与实施工作中文件收发以及查阅等效率的提升。
2.2为信息的公开化提供相应的保证
在信息化工程管理的支持下,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成为可能。相关参与方如果能够在网上公开化处理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招标、投标、评标等各有关流程便都可以借助于网络而完成,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度的提升,为招标、投标、竞标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提供保证。此外,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对于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亦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构建工程财务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单位财务的监控,又有利于成本速算工作的开展,由此一来,企业或是单位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领导决策的科学性等均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信息化的普及背景之下,普通的管理人员以及重要的决策人员都能够实时了解相关信息,这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微观决策向宏观化转变,同时,还可以使宏观决策更加具体,这又十分有利于企业形象的积极与有效宣传。
2.3实现数据在合理范围内的共享
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现代智能化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在先进而又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支持下对建筑工程各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最为突出的优点体现在对数据的共享之上。智能化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对有效的查找算法加以采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以及海量的数据内实现对特定数据的精准查询,同时,还能将复杂化的组合条件查询以及模糊查询等功能发挥出来。
2.4为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在规定好的精确度条件下,借助于信息技术,建筑工程项目数据能够动态化、直接地呈现给工程项目的施工或管理人员,对人工层层汇总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加以规避,亦能避免情况误判以及时间延误等现象的发生。在模拟类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同一项目执行数以千次的操作,获得的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能够为项目施工及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数据参考与支持。
2.5完成数据的高效传输
借助于各种通信信息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人员能够无障碍地进行数据的传输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而在Internet与公用通讯传输手段等的支持下,施工单位本部同施工现场、业主、供货商等各个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数据交流均可以在第一时间被有效解决,这对于远程数据操纵的实现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3.1应用于工期管理
在建筑施工工期管理中,相关施工或是作业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总的建筑施工计划的制定,同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将阶段性的施工计划明确下来,采取有效措施科学与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在具体的施工环节,施工人员还可以运行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比照分析实际的施工进度以及计划的施工进度,若是发现两个进度之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偏差出现的原因进行把握,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3.2应用于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或作业人员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材料网络计划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动态监督与控制施工环节材料的购买及其使用等相关情况,为材料计划的科学与有效应用提供可靠保证。不仅如此,材料购买计划的生成同样可以通过材料网络技术而自动生成。对于设备管理工作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材料管理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明显的不同,通常也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设备采购或租赁等计划的编制,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设备使用与维修等各项相关工作的记录。
3.3应用于质量与安全管理
具体地,可以在对我国相关规定及标准的参照之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环节实施全方位的信息化及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国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质量管理子模块的设置与运行,以此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控制中心对相关传感器设备收集到的施工安全问题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此为依据制定与实施针对性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4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建议
4.1从整体层面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受到建筑施工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的影响,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通常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不同,为了从整体层面上提升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应对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当前的实际素质及知识水平有一个清楚的把握,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业化的讲座或是培训活动,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的构建,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抒发各自观点或是交流经验的场所,让他们相互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及素养的提升。
4.2更加准确地认识信息化建筑工程建设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内依旧有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存在着不能充分与准确认识信息化建筑工程建设重要性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会对整个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形成制约。领导以及决策管理人员思想是否正确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与有效开展下去产生直接而又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以管理人员为对象,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信息化认识培训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基础之上,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变,进而有利于其对信息化与信息技术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可促使他们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正确决策的制定,对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形成推动。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发展规划、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以及业务流程等均与信息化工程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对于建筑施工单位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都十分重大。
4.3提高施工环节的信息化程度
建筑施工相关单位及企业都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予以涉及。在执行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任务之时,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施工环节的关键工作、机动时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等显示出来,通过网络科学与有效安排管理相关进度,在第一时间调整各项资源,达到对时间的优化管理目的;在执行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任务时,必须将质量管理工作视作施工管理环节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质量控制表现出信息量大、综合性强且技术难度大等特点,需要对相关信息化软件加以运用,举例而言,可应用在施工各环节质量控制及评定上,通过对评定曲线的绘制,可为时间的缩短以及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保证。
4.4进行统一的信息化模式的制定
信息技术能够将建筑行业的运行模式改变,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主要以施工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为体现。对于建筑行业内的所有施工单位或企业而言,都需要与信息化特征以及施工管理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针对性战略计划的制定,打造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各部门之间构建统一性的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为信息数据的及时与有效传输提供支持,实现信息自动化收集、信息工具化检索等任务,在共享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5 总 结
与现阶段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剧相伴随,建筑施工单位与企业必须逐渐强化信息技术在其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此更好地将建筑施工科学化、合理化、信息化管理特点与趋向彰显出来,这不仅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与企业寻求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其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的大势所趋。总体而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之中,对于建筑施工单位与企业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谢琪.论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5):63-64.
[2]冯佑辉.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1,3(2):10-12.
[3]刘洋,何鑫.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5):110+112.
[4]王月红.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J]. 河南建材,2020(5):77-78.
[5]张宝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