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张琦
[导读] 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
        张琦
        天津天发源环境保护事务代理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国家和人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的有力保障之一,响应“绿色时代”的号召,已经成为发展规划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适应环保新形势和当前国情,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起到预防不利影响的作用。基于此,就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思考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挑战分析;策略建议
        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提高,大家逐渐发现保护环境的重要。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给自己生活一个好的环境,就需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几年,各地方环保部门对于环境评价审批也是越来越严格,基于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随科学规定时间内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一定水平的影响评价,进而综合观察再预测分析,与此同时也要针对相关环境污染性问题提供更加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利用相关的评价审批结果对其环境污染进行一定的改善环节。一定程度上来讲,环境影响评价隶属大型的环境评价内容,它能够辅助人们对环境质量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并同时也了解其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性因素,从而根本上消除各种导致环境受到影响的因素,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起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一是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会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的项目或者活动,并能够针对所有可能做出识别、评估;二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方案、技术等进行对比,方可实施;三是对于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便于专家及时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四是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五是及时得出结论,为决策提供信息。另外,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还需要将其延伸至所评价的对象,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检测和信息反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具有循环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生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便于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了解到影响的特征及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3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分析
        3.1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为了通过减少环境影响评价的资源投入,降低实际成本来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恶性竞争不仅对环境影响评价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监控,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这一问题缺乏重视程度,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缺乏全面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监管机制,导致缺乏制定评价指标的有效依据。由于缺乏相关行业规范,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引发恶性竞争。此外,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市场准入资质混乱,相关机构评价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
        3.2环境评价不及时
        很多建设项目都是在项目结束后才开始环境评价工作的,这就对环评工作产生了不及时的弊端。在一个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就应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样才能降低项目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参考的标准是依据服务费的接收时间,一旦资金有延期或者没有全款交付的情况发生,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评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此便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不及时的现象,使环境评价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建议
        4.1设立公众参与制
        新时期下,相关部门应打破以往环评工作的局限,鼓励公众参与到环评中,以多角度地保证项目在实施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污染的情况缓解。相关部门需以长远的眼光而设公众参与的制度,寻求公众的帮助,在环评的检测和对工作的预测及后续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做到切实有效的补充,使环境影响评价突显出全面性并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契合,更是对以往工作缺陷的补足,不再脱离实际,使公众参与制度在实践中逐渐得到行之有效的健全。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凭最为全面的评价内容,为后续的工作做出相应的引导,使环评工作高质高效。
        4.2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管理力度还需加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是要依法治企,企业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可逾越法律法规。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定期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想要提高团队的管理能力就需要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以及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员工进行职业交流,并可采取一切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的工作效率。一旦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地方需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不会受到其影响。
        4.3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
        从本质上看,建筑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最末端,所以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仅仅是修补性的作用,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布局,在这整个决策链的顶端,包括战略、政策、规划等内容,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伏性等特点,对于经济的发展态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直接影响最终的生态格局。所以,仅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4.4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工作力度
        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法律制度,建立一定的导则体系,能够对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工作过程提供更加鲜明的导向和更加全面的保障,它不仅能够加速其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向更加科学、健康、高效、全面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加强工作力度,其导则体系的完善要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技术导则及专题环境影响评价就似乎导则三方面来逐一全面予以完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当下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大环境,并指出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按照我国国情的基本方向,来综合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工作细则,加大工作力度。此外,加强环境影响报告审议后的监测工作也是其加大工作力度的重要方式,在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报告书编撰完成后,要对其项目的实际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测,通过系统全面的监测来判定相关的建设是否符合当下我国的环境标准,若是不满足我国的环境标准,要对其进行改正措施及系列的管理手段。
        结语
        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正不断提高,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现状,制定有效的优化措施,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蕾.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2.
        [2]吴亚琦.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挑战及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7(15):12-14.
        [3]吴晓英.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8,30(3):17-18.
        [4]徐奕菲,华德尊,李春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和趋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0):45-46.
        [5]张舒云.探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和趋势[J].城市地理,2017(06):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