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李金凤
[导读] 从播种期至苗期落实好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播种后小麦实现高产,提升小麦后期产量意义显著。
        李金凤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码头镇政府  256214
        摘要:从播种期至苗期落实好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播种后小麦实现高产,提升小麦后期产量意义显著。从综合性防病措施的落实来看,原则上,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应用”。本文就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至苗期发生的病虫草害,严重影响小麦出苗质量,是造成后期减产的重要诱因。依据“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应用”的原则,努力做到苗壮、苗全,为来年小麦的丰产优产做保障。着力从提高整地质量,选用抗病品种,精选麦种、晒种,播种前除草荒,合理轮作倒茬,药剂拌种或包衣以及秋苗期药防等几个方面强化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以为小麦高质高产奠定基础。
1 提高整地质量
        提高整地质量,营造好的生长环境,对保苗壮、苗全、增强抗病效果明显。要求做到深耕,整地做到上虚下实,破坏虫害、杂草等适生环境[1]。同时,配用有机复合肥,后期适当追肥。或者,收获后形成的秸秆,经腐烂剂转化为小麦生长急需的硼、锌、锰等微量元素,以培肥地力增强小麦抗病体质。
2 选用抗病品种
        运旱618、临丰3号等品种,对抗白粉病、锈病等效果不错。此外,近些年,不同麦种的调运,频繁有全蚀病、野燕麦等危险麦种出现,对此务必要禁用,妥善处理,避免病害物种扩散蔓延
        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是检疫对象,严禁在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2];凡未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种子不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繁育小麦种子必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调运种子必须严格检疫,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检疫性病害的传播。
3 精选麦种、晒种
        选用的麦种,务必严格筛选,剔除病变、烂种,控制在田间病虫草害的密度。选种后,做好晒种,激发种子活力,确保后期好的长势[3]。晒种一般要2~3天,不要在柏油路、水泥地等晾晒,避免伤害种子影响发芽率。
4 播种前除草荒
        彻底清除田间地头、道路两边的杂草。杂草是土蝗、灰飞虱等虫害的栖息地,及时清理集中销毁,往往有利于降低虫源基数,控制丛矮病毒的发生概率[4]。
5 合理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是控制某些病虫害的重要措施。比如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等等,可尝试与非禾本科作物,比如棉花、甘薯等轮作2~3年,能起到根除上述病害的目的。适期播种,尽量晚播,降低与晚秋作物共生的机会,对控制病菌内侵,降低某些虫害效果不错。合适种植期,应选在10月5日~10月10日之间。 6 药剂拌种或包衣
        准备播种前,经杀虫剂、杀菌剂等混合拌种,或者用种衣剂拌种,对兼除病虫害效果不错。有效的杀虫剂有甲基异柳磷、甲基硫环磷等等,有效的杀菌剂有适乐时、立克秀和敌萎丹等等[5]。上述杀虫剂和杀菌剂,任选混合拌种。比如浓度40%的辛硫磷乳油或者浓度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照浓度0.1%~0.2%的比例兑水搅拌均匀后晾干。而后,用浓度3%敌萎丹或浓度2.5%适乐时。任选其一,按照种重量计的0.2%拌种或包衣,对控制地下害中、黑穗病、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等效果不错。为单独防纹枯病,可直接用浓度0.2%的立克秀拌种或包衣,防治效果会更好些。播种后,待出苗前,用浓度50%异丙隆,用250 g/667m2兑水每次用40~50 kg,封闭喷施,对控制达碗花、田悬花等杂草效果不错。


7 秋苗期药防
        丛矮病防治,田间、地头、沟渠等处杂草,彻底清除销毁,破坏病虫害的滋生环境[6]。处于防控此病考虑,待出苗率50%时,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杀虫剂,经1 000倍液稀释后喷施杂草高发地区。同时,延伸7~10 m的保护带喷施,对防治灰飞虱的效果不错。大田此虫害高发区,注意做到全田普施。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防治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 g/667m2或20%井冈霉素40 g/667m2对水50 kg顺垄喷施,效果很好。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l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用l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 g/667m2或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 g对水50 kg进行喷雾,发现-株防-片,发现-片防-块。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小麦苗期即能浸染,出苗后20~30天是浸染病高峰期。对于过去发生过小麦全蚀病的地块,用l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 g/667m2或20%粉锈宁乳油l20~200 ml/667m2对水40~50 g,顺麦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的发病率。
        苗期草害,随着农艺水平的提升,尤其多种化学药剂的滥用,导致麦田杂草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农机的跨区域作业、未检疫麦种的引进,恶性杂草及虫害的发病率逐年高升。目前,本地发现危害严重的草害,有节节麦、猪殃殃、看麦娘、雀麦和野麦等等,近些年草害范围在逐年扩大,危害更是日趋严重[7]。为此,做到杂草冬治,合理用成本低、高药效的化学药剂很重要。对看麦娘、野燕麦重发区,可使用6.9%骠马,用50 ml/667m2兑水30 kg,均匀喷雾。对雀麦、节节麦重发区可用3%世玛油悬浮乳剂20~30 ml/667m2加助剂伴宝6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配药时要先用少量水配成。
        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当死苗率达 3% 时,要进行药剂防治,可用 50% 辛硫磷乳剂或 20% 甲基异柳磷乳油 1000~1500 倍液,浇灌在受害麦苗附近,严重地块顺垄浇灌;每667?m2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粉剂 3?kg,拌细土30~40?kg,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蚜虫除直接为害小麦造成减产外,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当蚜株率超过 5%、百株蚜量达到1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虫螨克2000~3000倍液喷雾。
8 结语
        播种至苗期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后期小麦高产的成效。为此,早期务必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措施应用,尤其注意优化田间作业环境,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禁用高残留药剂,避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劳晓梅, 曹雅云, 卢子双, 陈斌. 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4): 758-759+762.
[2] 王艳云. 菏泽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农技推广, 2021, 37(2): 85-87.
[3] 殷宪超, 武德亮, 孟旭, 张海燕, 吴季荣, 刘馨, 徐剑宏, 史建荣. 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在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防治中德作用[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40(10): 1275-1280.
[4]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胡宇峰. 生物与化学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6): 1148-1150+1153.
[5] 李晓华, 于勇鑫, 倪运东, 马学文, 陈思宏. 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10): 90-92.
[6] 耿辉辉, 蒋晴, 杨本香, 秦建华. 全丰自由鹰IS植保无人机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效果试验[J]. 安徽农业学报, 2020, 26(4): 84+90.
[7] 赵云娟, 尹祥杰, 朱艳天, 牛坤管. 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的思考及防治建议——以临汾市为例[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 (10): 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