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锻件的锻造工艺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刘威 李新宇
[导读] 镦粗和拔长是大型锻件锻造的基本工序,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对二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刘威1  李新宇2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1041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工艺技术部,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161041
        摘要:镦粗和拔长是大型锻件锻造的基本工序,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对二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扭转镦粗将锻件与模具的摩擦力转化成利于锻件变形的剪切应力,从而提高锻件的等效应变值,提升锻件的力学性能。随着对扭转镦粗各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扭转镦粗设备的研发,扭转镦粗将在改善锻件质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大型锻件;锻造工艺;镦粗;拔长;研究进展
        大型锻件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国防、钢铁、石化等工业,通常是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例如:重型压力容器、水轮机大轴、汽轮机主轴、齿轮轴、发电机转子、船用大型曲轴、大型模块等,所以对大型锻件的晶粒组织和力学性能要求都比较高。在某种意义上,大型锻件的制造技术是衡量国家重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型锻件的尺寸越来越大,对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提高大型锻件的锻造水平,规范其生产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型锻件的锻造工艺
        大型锻件主要特点是体形大、质量要求高、批量小、生产费用高、周期长,其生产过程包括: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多道工序。钢锭在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偏析、缩孔、疏松等缺陷,并且钢锭体形越大,钢锭内部的缺陷就越明显,钢锭内部缺陷对大锻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锻造消除或改善钢锭内部缺陷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成形”和“改性”,前者将坯料变形到锻件所需要的形状,后者通过改变坯料的微观组织使锻件的力学性能达到要求。大型锻件所用到的基本锻造工序是镦粗和拔长。通过镦粗和拔长工序,能够改善坯料内部的疏松或孔洞等缺陷,以获得均质致密的微观组织,从而提升锻件的塑性和力学性能。由于大锻件的生产成本高,不可能做生产性试验来研究锻造工艺,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各种锻造技术在新的模拟条件下均得到较快的发展。
2镦粗的研究进展
        镦粗是材料塑性加工的基本变形方式,能够改善铸态组织,消除铸造缺陷。然而传统的镦粗工艺容易出现鼓形、应力应变分布不均、缺陷难以锻合等问题,这不但起不到改善铸锭质量的目的,还可能导致铸锭报废,造成巨大损失。研究较多的型砧镦粗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上述问题,包括锥形板、碟形板、球形板、M形板等多种型砧镦粗工艺]。型砧镦粗主要从下压载荷和砧子与锻件接触面形状的角度,考虑镦粗对锻件应力应变及改善缺陷的影响。然而在锻件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剪应力对锻件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个角度提出的扭转镦粗工艺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2.1扭转镦粗原理
        扭转镦粗是一种复合加载变形工艺,在砧下压的同时,通过上压头的扭转或者下砧处的旋转工作台的扭转,将模具和锻件间原本有害的摩擦力变成使锻件变形的剪切应力,从而提高锻件的应力应变状态使得锻件组织更加均匀。剪切应力的增加使得锻件的变形变得更加容易,轴向压应力也因此降低,能够增强非密实锻件的焊接性能;扭转镦粗使锻件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轴向压应力和径向剪切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提高等效应变值,使难变形区域减小。这样有利于打碎铸态组织,锻合内部孔洞缺陷,细化晶粒,从而使锻件内部组织变得更加致密,进而提升锻件的力学性能、减小鼓形和表面开裂。
2.2扭转镦粗的影响因素
        扭转镦粗工艺是在镦粗的同时,通过上下模的扭转来实现扭转镦粗的。扭转装置可分为两种类型。通过上压头做扭转运动,在给锻件以下压载荷的同时施加扭矩。扭转镦粗的影响因素除了要考虑高径比、下压速度等传统镦粗的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摩擦力和扭转角度的影响。

考察各因素对镦粗质量的影响多是通过数值模拟实验来完成的,常用的软件主要为DEFORM-3D模拟软件。通过对42CrMo大型铸锭的扭转镦粗模拟实验认为,上模扭转镦粗能够使锻件应变分布变得更加均匀、载荷变小,并且随着扭转角速度的增大,应变分布变得更均匀,鼓形和损伤逐渐减小;同时,还考察了上下模同时反向扭转对镦粗质量的影响。上下模同时扭转可以增大有效应变值,应变也变得均匀,但锻件鼓形和载荷均有所增大。通过正交试验后认为,对扭转镦粗质量影响因素的次序为:摩擦因子>高径比>扭转角度>下压速度,并得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摩擦因子在保证不发生相对滑动的前提下,取值越小锻件变形越均匀;高径比越小,变形均匀性越好,但载荷会增大;扭转角度处于30°~45°之间,均匀性最好;下压速度的增大会引起载荷和扭矩的增大,因而不宜过快。扭转镦粗将原本有害的摩擦力转变为促进锻件应变均匀化的力,对改善大型铸锭内部质量有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思路对其他锻造工序也有借鉴意义。当前限于压力机的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扭转镦粗需要,其应用也就受到了限制。随着对扭转镦粗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扭转镦粗设备的开发,扭转镦粗在大型锻件的锻造工艺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拔长的研究进展
        拔长是将坯料增加长度、减少横截面积同时改善锻件内部质量的主要锻造方法。对于大型锻件,拔长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内部质量。传统拔长工艺最常用的方法有:FM法、WHF法和JTS法等。这些拔长变形的共同特点是锻件内部会形成方向性明显的纤维组织、锻件与上下砧接触的区域存在难变形区。这会使锻件在纵、横向力学性能存在严重的差异。对于轴向受载为主的锻件,锻件的轴向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其需要,但是现在很多大型轴类锻件受力情况复杂,会出现横向受载的情况,因此不仅对锻件的轴向力学性能有要求,还对横向力学性能有一定要求。
3.1型砧拔长
        在拔长锻造过程中,型砧比平砧能使钢锭产生三向压应力,从而使坯料内部获得较大的变形量和静水压力,改善大锻件中心区域的缺陷。型砧按几何形状可以分为V型砧、梯型砧、凸面锥型砧等类型,上下砧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组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各种砧型拔长进行深入研究,型砧拔长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3.2砧面形状对拔长的影响
        V型砧对坯料心部孔洞有较好的锻合效果,且不同夹角V型砧对锻件应力应变的影响也不同,以125°~135°为最佳。V型砧有上平下V型组合砧、上下V型砧等两种形式,两种形式都能改善轴类锻件的横向力学性能,但上下V型砧比上平下V组合砧能使锻件得到更均匀的应力应变和孔洞锻合能力[14]。此外,对于上平下V型砧,新的“三压法”翻转方式可以提高锻件截面周向变形的均匀性。对于上下V型砧,难变形区主要位于V型砧夹角处,为了使坯料心部和次表层金属能得到更大的变形量,研究者将V型砧夹角处进行改进,变为凸型平砧面,这称为梯型砧或者M型砧。与V型砧相比,这种复合曲面型砧,能够增大锻件心部的变形程度,坯料内部能获得较大且均匀的压应力,利于内部孔洞缺陷的锻合,同时也能使与型砧接触区的金属变形更加均匀。
4结语
        拔长在消除锻件内部缺陷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大型锻件受力情况复杂,有些以横向受载为主,这对锻件横向力学性能有一定要求。型砧拔长通过改变砧子的形状,控制锻件内部纤维流向,从而改变轴类锻件的力学异向性。V型砧、梯型砧、凸面锥型砧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对不同型砧的深入研究,能够使锻件变形更均匀,对孔洞有更好的锻合能力。随着对镦粗和拔长等锻造基本工序的深入研究,大型锻件的锻造质量将得到提高,这对各相关工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会光.大型锻件制造核心技术的进展[J].金属加工,2012(1):19-20.
[2]徐戊矫,王鹏程,丁永峰.基于Deform-3D的齿轮箱输出轴锻造成形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42(3):111-112.
[3]刘国晖.大型锻件锻造的关键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22):2037-2040.
[4]陆卫倩,陈映川.60Si2Mn长轴大锻件淬火爆裂分析与研究[J].铸造技术,2012,33(5):550-552.
[5]李琼.锥形板镦粗在大锻件锻造中的应用[J].锻压技术,1999(3):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