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泽荣
云南京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建立体系时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加快应用体系的完善速度,提升体系在系统运行期间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的安全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引言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优化的关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1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意义
1.1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能够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管理长期缺乏科学的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地安全管理都是由工作人员负责,经常因为人员的疏忽、乘客管理不力和设备运行故障等问题而导致规模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引起一系列的经济财产和人们安全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为驾驶员、乘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2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的有效途径。必须要在轨道交通运输部门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的,促进轨道交通系统的现代化。
1.3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能够促进效益的提升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机制,既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可降低环境噪声问题和环境的污染问题,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增强安全,方便市民日常出行。
1.4城市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乘客的安全
乘客出行的过程中,安全事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城市人口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出行,必须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系统、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机制,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机制,可以充分的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需要。
2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
2.1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所以,人也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越来越依赖它们。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人们低着头玩手机游戏和聊天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轨道列车和站台上的安全标志往往被人们遗漏掉,人们甚至对此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它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乘客安全意识不强,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城市轨道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应急培训技能也不够。因此,在高峰期不能适当疏散乘客,造成一定的轨道交通乘车环境的混乱,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乘客的安全。
2.2环境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受到了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的环境一般包括区间、站内区域、设备和控制室等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标。这一系列的数据指标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和乘客生病,以及设备出现问题故障。外界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例如极端的气候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状况,而极端恐怖组织的恐怖袭击,主要有人为释放毒气、爆炸、纵火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由自然引发的,人类无法改变的环境,例如台风、暴雨、暴风雪等。
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应用要点
3.1明确分级标准
在体系应用期间,首要的工作任务便是明确分级标准,在实际应用环节中,需要参考既定的管理规定内容,以此为基础落实分级标准内容。常规情况下,针对轨道交通运营隐患可以根据严重情况将其分为严重隐患、中等隐患、一般隐患三个等级。
重大隐患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最大,一旦爆发,带来的危害性最大,是部门必须完成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消除的内容;中等隐患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属于中等,爆发带来的危害性属于中等,需要拟定可靠措施将隐患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隐患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隐患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的难度较小,爆发所带来的危害性比较小,可以酌情拟定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发现后也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整体处理难度相对较小。基于该分类标准开展后续的排查治理工作,提高最终的治理效果。
3.2确定排查治理流程
在体系应用过程中,明确排查治理流程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总结以往应用经验,制定科学的排查治理流程。
(1)数据上报。
针对排查出的故障进行上报处理,基于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对排查出的故障数据进行整理,依托通信系统完成故障数据上报工作。
(2)响应处理。
接收故障上报信息后,系统采用调度的方式向责任部门下达整改通知,明确隐患位置、隐患内容,为快速整改提供参考。
(3)问题整改。
根据系统给予的提示信息,抵达现场对系统的隐患内容进行消除,该步骤主要由责任部门完成。
(4)工作复核。
针对处理后的隐患问题进行检查,校验处理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整改要求,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处理,直至校核结果通过。
(5)销号处理。
所有工作完成并且满足要求后,可以进行整改指令的备份,随后消除已发指令,恢复到正常的监测体系。
3.3加强职责分配
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涉及许多管理内容,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效果,需要对职责分配进行合理优化,使各部门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工作中明确相应的工作要点,提高工作开展的应用效果。在具体的分配中,轨道交通集团公司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内容,并对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监督。运营分公司负责细致工作,如信号通信管理、车辆调度管理、生产技术调整等工作。
在此过程中,各部分也需要加强信息交互工作,对隐患排查工作的进程进行信息交流。遇到故障治理问题也可以向集团公司提出申请,委派专员辅助完成故障治理工作。已完成的隐患排查工作需要及时反馈到总公司,利用数据库对隐患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定期对数据进行整合,为后续完善应用体系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提升应用数据的使用价值。
3.4制定隐患清单
在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制定隐患清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做好清单分类工作。
在隐患清单编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应用因素,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提高隐患清单内容的实用价值,可以基于隐患的基础特点将其分为通用隐患与专业隐患。同时也需要对隐患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处理,如可以将其细分为三类应用标准,分别是专业类别、项目内容类别以及具体内容细化描述类别,以满足隐患清单的制备要求。
(2)建立清单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包含了隐患内容的类别、所排查的项目内容、排查的具体内容、隐患对应编码等,为后续隐患治理提供了数据参考,为抽调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决策内容的可靠性。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产业越来越发达,城市的交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私家车过多,道路基础设施有限而导致经常出现堵车的问题,使人们的出行无法舒心、安心、快捷,因此在城市的交通系统当中需要合理利用空间,把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紧密的联系起来,打造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施工单位没有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导致施工工作量大,这可能会导致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J].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报,2020(06):7-14.
[2]文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50-251+254.
[3]涂晓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