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
身份证号码 13042119890104****
【摘要】太多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给了建筑行业深刻的教训及启示,如防护不足高空坠落,封闭不严落物伤人,违规用电触电伤人,违反规程机械伤害,不按规范标准及技术方案、交底作业造成架体、模板及基坑坍塌等,以及由于作业现场乱、脏、差,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差造成安全伤害等等,代价巨大,损失的不仅仅是财物,更多的是造成家庭惨境。
【关键词】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概念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他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确保安全生产。通过概念分析,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的工作内容是一致的,都是查找施工现场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之间的不符合。安全检查是过程,隐患是检查的结果,之所以称事故隐患排查,是对安全检查的结果进行强调,通过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照等级分类统计、上报,组织整改。
2隐患的分类及相关规定
2.1一般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通过各类检查发现的一般隐患,由检查组成员进行综合分析后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项目或班组按照“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的三定原则,实施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向检查组上报安全隐患整改回执单,检查组安排专人进行整改验证,并在复查栏注明验证结果。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否则,在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中责令限期改正,同时可以处生产经营单位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2重大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通过各类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治理的方案。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治理的措施应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负责人必须到现场带班监督治理情况,必须保证资金充足,专款专用。
3隐患的表现形式及管理措施
3.1一般隐患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隐患经常表现为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等。管理上的缺陷通常表现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徒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不安全装束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等。环境因素有地面滑、作业场所杂乱、采光照明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狭窄、安全通道不畅等。
3.2重大隐患
建筑施工项目重大隐患表现形式主要有周围环境因素、项目施工过程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周围环境因素包括高边坡、易滑坡的山体;石油天然气管道;高压配电线路等。管理措施如下:高边坡、易滑坡的山体应建立监控制度和应急预案,派专人进行监控、巡视,尤其在雨季和冬融季节要加大巡视力度,发现隐患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石油天然气管道附近施工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做好标识标牌,严格遵守《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规定,不得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等。高压配电线路附近施工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的安全距离,当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搭设隔离防护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防护设施与配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
项目施工过程因素包括: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未落实工作票上的安全预控措施;挡土墙、围墙基础下沉、开裂;基坑、沟槽土体开裂;深基坑支护结构开裂、模板支撑体系未按方案施工;钢筋绑扎工程材料集中堆放,严重超载;脚手架未按方案施工,整体变形、倾斜,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支撑体系、安全装置失效,提升机构缺陷;塔吊、施工电梯安全装置失效,附着装置连接不可靠,构件脱焊、金属开裂,基础下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方案施工等。其管理措施就是建立健全工作票制度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事前预控和事中控制。工作票制度是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的一项安全管理措施,提前进行危险分析,制定安全预控技术措施,通过工作过程监护人的监护、指导,及时纠正一切不安全的动作和行为,发现违章违规行为第一时间进行制止,杜绝事故发生的苗头。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应在项目施工前进行辨识,确定本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别制定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从管理机构、相关人员职责、工作程序、验收程序、过程监控、违章违规行为处罚等方面明确要求。作业期间,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到场带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按制度严格验收程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
自然灾害因素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等。它的管理措施就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管理制度,明确与自然灾害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措施、日常工作内容和标准,编制与政府有关部门接轨的应急预案,按照政府公布的预警等级启动应急响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其工作要求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辨识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行为,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的不符合,按照规定进行治理,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促进企业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S].
[3]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