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孙川
[导读] 车身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整机生产为基础的汽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整车有着非常宝贵的影响,必须对车身结构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孙川
        河北瑞腾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车身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整机生产为基础的汽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整车有着非常宝贵的影响,必须对车身结构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汽车的整体生产效果,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漂亮的外观和仿真是必要的,然而,目前的车身设计质量并不是很有效,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保证车身能够得到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整车的整体性能汽车。作为保证车身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企业必须有效地促进车身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文章研究了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制造;车身质量;控制措施
        1车身结构质量要求
        车身作为整个汽车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侧壁设计、覆盖设计等,在设计汽车时必须考虑汽车空间、人机工程学等因素。为了保证车辆的基本功能,在基本功能基础设施设计完成后,应提高车身的相应性能,以满足车辆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设计人员应考虑车辆的安全性能,安全带的强度直接关系到座椅的冲击性能和强度。车身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满足用户的要求,包括与车辆性能直接相关的压缩涂层设计和局部刚度设计。汽车的一般性能直接取决于其零部件的质量,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制造商必须有效地提高零部件的质量,以保证质量,确保所使用的零部件满足车辆的长期要求,在车身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有效考虑运输强度,所使用的设备设计合理,加上运营要求和实际运营时限,否则无法满足车辆和目标客户的需求,汽车设计没有作为一种工作工具来实现,这就导致了相关建筑材料的不当使用,资源和人员的浪费。
        2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偏差分析
        2.1车身制造中尺寸偏差的来源
        车身一般是由大量板材冲压件在生产线上高速焊接而成,车身装配分为几个阶段和几个阶段。一般来说,车身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通常涉及多个中间环节,这大大增加了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处理的难度。造成尺寸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模具尺寸偏差、焊接变形、端子定位不稳以及使用过程的影响。另外,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试制阶段和转盘生产阶段,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车身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2.2尺寸偏差对车身制造过程的影响
        一般来说,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车身的密封性和舒适性,如风噪和车窗尺寸偏差;车身性能降低,如玻璃升降不良,两盖四门难以关闭;起落架、发动机、内饰及附件固定不良;油漆、门窗、灯具等工具的表面质量,以及缝隙的平整度。
        3汽车车身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3.1采用先进的车身制造工艺
        3.1.1改进车身组装工艺
        钢板是汽车车身零件的主要构成材料,因而传统的车身组装大都会采取点焊工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铝合金已逐步应用到车身材料中,此时点焊工艺已不再适合,基于这一点,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应用一些新的车身组装工艺,比如溶融焊接、机械联接、压接、摩擦搅拌联接等。实践证明,这些新型组装工艺能够产生与点焊工艺相当甚至高于点焊工艺的联接强度,车身组装效果良好。以机械联接工艺下的自穿铆接工艺为例,该工艺能够对材质不同的金属板件进行联接,而且不会对零件表面产生任何破坏,作业环境好,能够产生较高的联接强度,不会产生热辐射、火焰及飞溅的火花;当然,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之处,比如对设备专业性要求较高、联接件表面不平整、铆钉尾部比零件表面高、铆钉输送不方便等问题。
        3.1.2加强车身表面分块的合理化
        合理的车身分块对车身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大体积甚至一体化的零件。现阶段,汽车整体顶盖以及整体侧围在车身制造过程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谓整体侧围是集成了传统意义上分散制造的A、B、C柱,门槛、顶盖边梁及后翼子板,实现了零件的一体化。而对于车身其它部位的零件,也应尽量采取一体化的设计方式。相比分块组装工艺,一体化结构的零件设计与组装工艺能够节省设计图纸与相关费用成本、提高车身焊装尺寸及表面精度、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汽车车身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3.2强化模具设计的质量
        在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模具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直接关系到汽车车身制造的质量。因此,在汽车车身制造的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汽车生产厂家,必须重视模具的设计工作,强化其设计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相关汽车生产厂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提升模具设计的效果。为此,汽车生产厂家的设计工作人员应从工艺设计着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分析汽车数学模型及相关的产品图,从而科学确定车身的相关工艺参数,明确工艺补充面、整形模与成型模之间的关系及冲压的方向等相关的工艺参数,避免车身零部件在冲压过程中出现表面回弹、拉裂及损伤等问题。只有这样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模具的设计,能有效提升模具设计的精密度,避免在后期冲断锻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而不得不依靠手工方式进行修正,真正提高汽车车身制造的质量。
        3.3科学选用相匹配的零件
        在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要想强化质量控制,还应科学选用相匹配的零件。在实际生产中,汽车车身的分块也是影响汽车车身制造质量关键的因素之一,如果汽车生产厂家拥有强大的实力,就可以在这一环节选择体积较大的零件进行加工,或者是使用一体化的车身零件。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在车身制造工作中,大都应用了汽车的整体侧围与整体顶盖,这两种方式都具有零件一体化的使用效果。和传统的分块组装工艺手段相比较,这种一体化零件设计和组织工艺,不仅可以帮助生产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费用,而且还能大幅度提升车身焊接时表面的精度以及焊接尺寸的精度,从而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控制汽车车身制造的质量。
        3.4优化汽车车身焊接组装工艺
        汽车车身的制造过程,涵盖了冲压和焊接这两大工艺。要想强化其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应优化焊接组装工艺。在实际生产制造中,钢板是汽车车身零件中核心的构建材料,在组装环节大都是运用电焊的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轻量化设计和生产的要求,当前的汽车车身材料逐步变成铝合金材料,针对这种新材料,传统的焊接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要想有效控制生产质量,就必须优化焊接组装工艺,积极采用摩擦搅拌联接和机械联接等工艺手段。例如,运用机械联接这种工艺时,其所属的自穿铆接工艺能够很好地联结不同材质的金属板件,不断连接度更加强劲,同时还不会对零件表面造成破坏。此外,这种焊接组装方式,还不会产生热辐射,从而创造出良好的作业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在汽车成产制造过程中,车身的生产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表观质量及其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度。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必须应重视车身制造的质量控制,通过严格控制汽车车身生产制造的质量,逐步增强汽车整车的生产制造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交通工具。
        参考文献
        [1]韩双,石磊.汽车车身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导向,2015,(1).
        [2]王宇翔,李珊珊,宋晓萌,等.浅谈汽车制造精度控制的数字化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4,(3).
        [3]许瑞麟,朱品朝,于成哉,等.汽车车身焊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焊机,2010,(5).
        [4]卢晓亮.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J].时代汽车,2019(1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