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沙海辉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电气技术也在此大背景下飞速发展,带领我国进入电气发展新时代。
        沙海辉
        烟台长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电气技术也在此大背景下飞速发展,带领我国进入电气发展新时代。通过在电气技术融入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后,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实际工作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替代人工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气自动化这一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产行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当前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不断进步,其中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推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时间非常早,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当前社会之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强。其本身能够代替人脑进行相关的控制,在当前的几乎所有的领域之中,都可以得到推广应用,尤其是在现代工业中,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断扩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只有不断对当前的技术进行革新,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进而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
1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优势
        1.1无人化操控
        传统的设备自动化控制器需要有人时刻控制,或者用监控设备来时刻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说明控制器处于半自动状态,费时费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逐渐成为控制设备的主流。首先利用计算机对及其进行引导,接着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数据指令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加入,控制设备获得了一定的便利,可以实现计算和储备功能,但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计算机无法识别设备的危险程度,所以这部分仍然需要工作人员监控,还没有完全摆脱半自动的局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做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变量精确控制,从而使得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维持了系统的稳定。
        1.2节省人工成本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繁重的重复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大幅度降低了生产工作强度,同时也有效避免带电生产环境以及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对工人的安全威胁。而在实际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过程中,由于需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管理,因此无法避免在控制工作中出现控制误差或者控制失误。这种背景下,采用AI技术代替人工工作模式,能够确保每一条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都精准无误,使得电气设备能够始终依照生产规范工作,提升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1.3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AI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结合还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单一,仅在产品生产环节使用此项技术,并没有覆盖设备控制领域。这种背景下,故障维修、设备维护以及故障预防等工作均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一旦人工工作中出现了纰漏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借助AI技术能够全面、高效地收集电气设备运行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并通过AI技术内置的信息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与整理,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排查生产线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该隐患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当中,提升生产效率。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1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本身有着非常复杂的特点,完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涉及了诸多的行业以及学科,因此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需要操作人员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完善的培训才能上岗进行操作。同时,电气自动化本身较为复杂,因此在操作的时候,需要保证操作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减少操作失误以及不当操作造成的损失。这些都是当前电气自动化在运行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取代工作人员,需要克服的问题。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很好的应对这部分的问题。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依靠理论为核心,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依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智能控制,也就是说,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操作,取代了人脑劳动,并且由于计算机本身多线程以及快速的处理能力,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极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员的投入以及人员的培养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的投入。其次,人工智能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气自动化运行的可续行,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之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数据的采集,进行分析,从而将信号进行反馈,在数据收集以及反馈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主控中心的判断,这样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
        2.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设备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诊断当中。相比于人工智能技术,传统模式的设备诊断大部分是依靠于相关从业人员的经验和熟练度来进行,但这样的工作模式显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不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与此同时,传统的工作模式下需要逐步判断设备的情况,再进行分析处理,这也极大地消耗了工作的时间,从而严重影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第一,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地监测和跟踪,保证设备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处理;第二,根据所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信息进行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减少检查和维修设备的时间成本,极大地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3人工智能技术在操作控制与故障录制中的应用
        以电焊机执行电镀操作为例,传统使用电焊机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控制参数,认为操作设备完成统一电镀操作,因此,电镀产品难以保证生产成果的一致性,因此采用单一控制参数控制电焊机工作精度,避免出现产品损耗等情况的发生。针对此情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扫描和存储功能记录并模仿工作人员的操作动作,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将所得参数上传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电镀机发送控制指令,实现自动化电镀操作,并且在产品完成后会对产品进行一轮扫描,提取其相关参数,基于预设的程序进行一致性分析,判断成品是否满足一致性要求,不满足条件的产品还需要重新进行二次加工。另一方面,电焊机自我检修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检修的设备数量众多,人工检修效率不高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后,可以基于大数据算法安装分布式机械臂。在对其进行控制编程后,便可以替代人工检修,实现自动检修,并且可以通过扫描仪对分布式机械臂操作过程进行全程录制,为后续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了参考样本,大大提升了针对于重复性故障的检修速度。
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蓬勃发展,而且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复杂且影响深远的技术,这会极大地降低行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也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某些高危工作,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产业结构的进步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宋国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路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5):189-190.
[2]尹潇宇,田树森.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4):80-81.
[3]邢立波.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2):236-237+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