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辉
23232519840808**** 河北三河
摘要:随着国家对建筑工程的关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更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比如研究边坡治理技术,以提高建筑基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特征制定合理科学的边坡治理方针。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边坡支护
引言
随着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力度加大,边坡支护发展潜力日益体现,立足施工现状,必须研究边坡支护技术的改进措施。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土木工程施工经验,从土木工程角度,探讨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
1边坡支护技术概述分析
建筑工程边坡是否安全稳定,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建筑边坡进行支挡和加固,这就考验施工人员是否掌握边坡支护技术以及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是否符合标准。边坡支护工作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开展,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应用边坡支护技术的环节比较多,通常采用的支护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锚杆施工支护技术、喷射混凝土施工支护技术以及扶壁式挡墙施工技术,下面就将围绕这三种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建筑边坡治理工程的重要性。
2土木工程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
2.1土钉墙施工技术
在土钉墙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土钉结构的制作,要每相隔2米就焊接一个对中支架,从而形成一个锥形的滑撬,在该种结构形式的作用下,能大大减小土钉进入土体中的阻力,还能使进入土体中的土钉始终处于中间位置。在土钉制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土钉的成孔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洛阳铲进行成孔操作,同时要把握好孔的倾角和直径,要将孔的直径控制在100mm以上。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屏障阻碍,需要及时对成孔的角度进行修正。
2.2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连续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其技术的要点在于,一是应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并预留一定的泥浆,确保施工面的平整。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导墙深度要合理控制,减少渗水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连续墙的厚度必须合理,减少坍塌问题出现,更好地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二是在选择相应材料过程中,要保证水泥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严禁出现不合格的水泥,造成强度出现质量问题,失去防护效果。在配比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设计各原材料的比例,配比保持精准,才能够避免地下水的渗漏。三是在成槽施工过程中,要对地质情况和深度加以考虑,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开工时间。在浇筑混凝土前,为了避免泥浆外漏,应在导管中设计管塞,让连续墙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更好地保证连续墙的稳定性。四是在地下连续墙出现裂缝或存在渗水问题时,应先明确位置,再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
2.3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在当前阶段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土层锚杆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支护结构安全性和实际性能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层锚杆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施工测量,在结合相关测量标准的基础上,对锚杆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在锚杆机到达预期位置后,需要对钻杆的倾角以及锚杆的标高等关键数据进行确认;其次,如果在钻孔的过程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则要立即停止钻孔操作,待障碍物清除后方可继续开展。
2.4排桩式支护形式
排桩式支护方式主要是建立支护桩的形式,通过沿着基坑周围打桩,并利用锚固构件共同作用形成支护结构,从而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采用排桩支护形式对基坑深度有一定要求,一般在基坑深度6m以上采用排桩锚固的边坡支护方式。由于采用排桩+锚固构件组成,对排桩的变形控制要求较高,因此对排桩平面布局形式的选择要慎重考虑。
目前,常见的排桩形式分为隔排列、一字形排列、交错相切排列等,具体可根据不同土质、地下水防渗要求等选用不同的布置方式,并确保排桩支护在控制变形量上满足相应的技术条件。
3实现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条件
3.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土木工程支护施工中,由于支护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支护效果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明确不同支护技术的使用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价值,同时要制定科学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确保边坡支护施工质量。施工准备阶段应首先收集工程周围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影响施工的其他资料,对工程施工进行统筹与测算,据此筛选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及边坡支护技术,为土木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另外,还应注重边坡支护技术相关材料的选择,将适用理念贯彻到支护施工全过程,在选择混凝土材料、钢筋结构和水泥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材料搭配方案。按工程支护施工进度,规范材料运输方式,合理汇总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流程能相互衔接,做到有条不紊,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工程构件大量堆积,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构件不能发挥自身性能,间接降低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2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边坡施工中,环境因素最为危险。因此,在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工程环境分析,合理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分析和防范,做到施工环节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把握,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升环境控制水平。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及时处理。而对于生产中存在的客观性危险源和实际性危险源,必须加强宣传。
3.3做好防水措施
由于地下水渗透区域会存在下沉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做好防水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因为各类原因导致不能通过正常的方法进行防水,就需要使用帷幕的方法挡水。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破坏较大,容易导致土体失去平衡,可以利用相应结构来加以优化。针对裂缝问题,应及时做好堵塞工作,并排出积水。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监测技术了解基坑是否稳定,明确土体的土质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会受到深基坑支护的影响。
3.4明确施工责任
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确定具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责任机制,各施工人员需明确各自工程责任,按照自身工序和职责,落实到岗、到人,提升经营与生产管理,了解现场施工实际状况,最小化施工风险。同时,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针对施工责任人,在边坡支护的放线、测量、轴线控制等各个环节,需强化施工技术培训,做到权责明晰,保障施工安全效果。
3.5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发挥积极作用,了解土质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影响,保证整个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此外,还应对施工流程和技术加以监督,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管理人员从实际情况考虑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并时刻了解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地下管道情况进行明确,确保施工作业不会破坏地下管道。
结束语
现代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规模和工程形式的要求,往往应用边坡支护技术。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是工程施工安全稳固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对边坡支护技术的实施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了提高边坡支护技术应用质量,施工单位应及时总结相关工程经验,加强边坡支护技术培训,合理选择边坡支护施工形式,确定边坡支护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技术、机械等各方面的管理井然有序,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冉,刘振宇.建筑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19,26(11):173-174.
[2]曹正茂,沈勇.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居,2019(30):39.
[3]吕良宇.建筑边坡支护技术[J].城市住宅,2019,26(10):169-170.
[4]刘鹏.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筑,2019,16(20):177-178.
[5]杨海巍.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