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月第12期   作者:刘景青
[导读]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莒南县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府部门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落实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刘景青
        莒南县涝坡水利服务中心,山东  莒南  276628
        摘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莒南县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府部门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落实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新设备、新技术,鼓励、支持工农业发展节水产业和进行节水改造。严把审批关,拧紧水龙头,全方位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缓解了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
        关键词:莒南县   节水制度   水资源  水环境治理
        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各类水库100多座、河流200多条,分两大水系:沭河水系居县境西、北部,流域面积9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4%,主要支流有浔河、鸡龙河、武阳河、鲁沟河、汀水河。滨海水系位于县境东、南部,主要河流有龙王河、洙溪河、绣针河。三河均系单独入海水系。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6%,属典型的库区县、水利大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莒南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 310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相对短缺。长期以来,莒南县委、县改府始终把安全供水、节约用水作为工作重点、头等大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控水量、护水质、提水效为核心,严把审批关,拧紧水龙头,全方位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缓解了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
        1 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节水“三同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同时,全面启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以建设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取用水户水量监测网、地表水位和流量监测网、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网、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简称“四网一平台”)建设为载体的水资源管理监控体系建设,实施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水域监控,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在水资源节约管理方面,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1)是制度先行,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财改、发改、水利、环保等多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地下水取水的管理规定》、《莒南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见》等制度文件,为统筹推进地表水保护、农业节水技术改造、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冶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组织保障。以莒南县召开农村生活用水节水试点工作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了改革试点进度,出台了水价补贴、到户节水奖励等政策,为有序推进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数字化”的要求,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落实责任单位和项目载体,一月通报,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核,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良好机制;(2)是双控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认真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年度用水控制指标,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工作中抓好“年计划、季考核、月调度”三个关键环节,科学制定下达年度用水计划,严格监督、定期调度用水计划执行情况,对超计划用水行为严格落实累进加价制度。

按照双控行动要求,从严执行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以及用水计量、水价机制等各项制度要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步提高。(3)是立足县情,建设节水农业。莒南县是农业大县,推行节水农业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基于这一认识,莒南整合了水利、发改、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涉水农业项目,高效节水灌概率达65.7%。同时创新了小农水管护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了“中心+协会”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得以长期高效运行。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明确农业初始水价,采用“一提一补、限额返还”的水价改革模式,实施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提高了农民节水积极性,促进了节水型农业建设;(4)是统筹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水资源管控信息化建设,围绕鲁东南部生态功能区建设,认落实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了水功能区达标治理、水源地规范建设、饮水安全信息采集、涵闸启闭远程控制和大中型企业取水井远程监控,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调控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了地表水利用率。通过河道综合治理,置换工业用水水源,推进工业供水工程,封停地下深层机井81眼,实现了地下水水位回升、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工业用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5)是宣传动员,营造节水氛围。常态化开展节水“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广泛普及节水知识,着力增强全社会节水、惜水、护水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节水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打造了一批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
    2 推进水生态修复,提升水环境质量。坚持“一河(库)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的原则,按照“保护河库风貌、传承生态文明”的工作思路,利用政府专项资金、PPP融资、县乡自筹资金等方式,投入资金实行精准治河,实施了鸡龙河县城段河上游段、龙王河、洙溪河、沭河等生态河道修复工程,以及其它多条生态河道提升改造工程,对56.9余公里河道进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系统治理,提高了全县水资源的拦蓄能力和雨洪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将塘坝汪塘治理作为镶嵌在“美丽生态河道”的明珠进行打造,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方式,治理塘坝及汪塘70座,乡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生态供水上,充分利用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发挥河湖渠沟密集、纵横交织的优势,建设灌排畅通的分凌补水通道,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品位。
        3  推进工程化推进蓄水,实现了雨水综合利用。节水优先,就要牢牢抓住问题的症结,理清用水矛盾。近年来莒南县积极推进工程节水措施,留住“天上水”,通过集雨蓄水解决区域缺水难题,累计建成水窖490眼、集雨池46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建成各类涝池32座。一系列工程措施持续发挥效益,为区域新增年蓄引提能力28.6万 立方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42万亩。 依托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1850万元新建1万立方米生态调蓄池1座,用于收集鸡龙河经济开发区及周边雨水,有效缓解了城区雨洪压力,实现了雨水综合利用。
        4   打击水事违法行为,提升水资源执法效能。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清单制度,转变职能为全县水资源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莒南县坚持以水法规宣传为先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强化手段,提高效能,认真履行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双重职责,实现双赢。着力水法规宣传,水利干部职工,历来把水法规宣传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先导和重点,坚持“抓细、抓实、抓好”的原则,做好“一个贯穿、一个集中”。常年进行 《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定于每周日为学习日;“一个集中”是以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契机,集中宣传水法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成立专门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及早部署,科学安排,散发传单,形成人人珍惜水、爱护水的良好氛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