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月第12期   作者:蒋守杰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地震灾害频发,建筑的抗震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抗震技术及其要求也不断提高。
        蒋守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震灾害频发,建筑的抗震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抗震技术及其要求也不断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应用及其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要点;探析
        引言
        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建筑行业也随之得到极大的发展。就高层混凝土建筑来说,其不仅要保证施工的实际质量,同时注重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促使建筑抗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注意将其与建筑实际状况和当地地质环境相结合,进而寻求合理有效的结构设计改进措施,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
        1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不仅影响范围大,造成的伤亡也十分严重。在地震作用下,房屋大面积损毁坍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造成交通网断裂,使得人们无法正常生活。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级数较大的地震,例如汶川大地震、青海地震等。几乎每次发生地震,都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当地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的打击,对我国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近年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城市建筑物密集,一旦发生地震,相连的建筑物都会互相影响,人员逃脱及其困难。就地震灾害来说,产生破坏的因素主要是建筑的损毁坍塌。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一旦建筑受到地震影响而出现变形、坍塌问题,那么对处于其中的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地震灾害破坏力如此之强,引发了社会的恐慌。虽然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极快,地震灾害检测手段层出不穷,但即使能够准确预测地震,但要想阻止地震的发生却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够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地震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强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建筑具有可靠的稳固性,在地震发生时,强大的抗震能力能够使得建筑尽量屹立不倒。只要建筑不受到损毁,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就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优化改良,人们期望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结构不仅能够不倾倒,内部的各种装饰和设备也能维持原样,这就对建筑抗震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当今建筑行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技术具体应用分析
        2.1采用隔震层设计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隔震层设计来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房屋结构的破坏影响,通常是指在建筑房屋的主体结构部位进行隔震层设置和应用,即在建筑物顶部安装一个反摆装置,以在建筑房屋受到地震影响时,使建筑中心向与地震作用相反的一侧倾倒,利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中心受反摆力作用影响,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反方向加速度作用,从而在两种作用力的有效抵消下减少地震对房屋结构的破坏。隔震支座作为隔震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从建筑结构设计及其抗震技术应用实际情况来看,上述抗震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在实际工程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显著。
        2.2提高对填充墙裂缝的控制能力
        建筑规模通常较大,不同部位的结构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别。而填充墙结构则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特点十分明显。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填充墙的应用十分广泛。填充墙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填充墙的完整性,将会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也会使得建筑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填充墙施工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填充墙施工操作符合规范,避免墙体裂缝的情况出现,保障抗震技术能够顺利实施。同时,建筑设计人员还要加深对结构梁的认识,强化框架结构的稳固性和设计质量,因为框架结构决定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一旦框架结构出现问题,或者与抗震结构设计存在矛盾,那么施工进度将受到不利影响。

做好框架结构设计,就是为抗震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合理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
        在开展结构设计的相关工作时,重视建筑平面与立面的规整性,因为它是建筑物的重要且基础性的内容。进行建筑平面与立面相关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其规则与简洁的特点,促使刚度中心与结构质量的中心重合。另外,在建筑平面与立面的设计中,难免会使用相对严重的不规则设计方案,基于此,要注意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防震缝的设置,促使体型比较复杂并且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物可以分割成为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充分考虑到有关建筑的造型与实现使用功能满足等相关因素之后,在进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话语立面外观造型的设计之时一定要本着简洁与美观大方的原则,以此来促使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3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抗震技术主要类型及其技术要点分析
        3.1细致分析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因此,抗震技术的实施,是建立在建筑设计合理的基础上的。设计师在进行抗震设计前,需要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熟悉建筑的每一个结构和功能。首先,刚度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特性之一,而且结构的刚度与建筑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的稳定性都有紧密的联系。建筑结构的刚度过大,会导致建筑容易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但如果刚度过小,又容易发生变形等不良现象。因此,设计师要将建筑刚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实现建筑设计与抗震结构的平衡。其次,在建筑物结构中,存在非结构抗震设计的部分,其质量占比也与建筑抗震性息息相关。因此,非结构抗震设计的质量,也是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3.2不断强化抗震放线的相关设置
        从现代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实际要求角度来看,需要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以及要求充分满足安全的标准与设计规范要求,将其与设计的要求充分结合起来。另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多重防震防线。有了多重防线,才能在地震破坏完第一条防线之后还有第二三条防线守护着建筑物,避免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倒塌。另一方面,在开展设计的相关工作时,一定注意依据国家的实际标准要求设计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以此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使用,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3.3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设计人员要想充分的保证建筑物抗震结构的设计水平,提升各类型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为其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减轻地震灾害发生时对建筑结构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失。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以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针为依据,对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便可以保证设计出抗震能力和施工质量都可以满足国家要求。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和监理单位等都应该要做好相关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例如,监理单位要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监理规定、勘察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调查。
        结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要点分析,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水平提升,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绍斋.建筑工程抗震施工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1598.
        [2]陶文建.试析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技术与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3):175.
        [3]万明.新时期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质量控制要点[J].房地产导刊,2017(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