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日明
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招远市 265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系统进入到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13年铁路系统体制改革后,我国铁路货运系统货发量增长迅速,随着货运作业量的增加,铁路货运安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围绕当前铁路货运系统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就如何有效提升高铁路货运系统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货运管理体制;货运安全
引言
伴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工作高速发展,铁路货运运输工作对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业人员面临的自身劳动人身安全问题的隐患和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保障铁路货运运输工作继续安全、平稳发展和畅通运输,保护铁路各岗位从业人员自身劳动人身安全,规避安全风险、减少各类隐患,远离各类违章违规行为的出现,需要制定出符合现时代铁路运输改革现状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等一系列防范措施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住问题的发生或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态的恶化。
1发生安全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
1.1人员因素
铁路货运运输过程中所指的“人员”主要是指在各岗位上工作的人,他是此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主体。“人员”中有各岗位上具体参与操作作业的人员、各岗位中指挥的人员以及管理决策的人员,各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责任。他们在上级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下在不同岗位上参与安全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他们是铁路货运系统完成安全运输任务各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直接影响铁路货运运输过程中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导致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员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群体素质等几个方面。
1.2人员培训因素
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一般包括人员入职前的个人的学历、入职后的通过单位各种形式培训及随着工作年限个人的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等。入职后无论是新入职到定职定岗、转岗、返岗等各阶段,都会有定期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的岗位专业培训来完成。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此类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是为人员后期参与工作中安全完成各项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恰恰这个问题从最初的新员工定职前的培训到后期常态化的周期性的适应性培训的完成质量、人员的吸收掌握程度均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后来参与作业过程中,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欠缺而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人员劳动人生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本的原因之一。
1.3设备(装备)质量因素
随着铁路货运量的日益增加和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铁路货运系统快速进入机械化、智能化阶段,每批作业都离不开设备(装备)的辅助完成。这些设备(装备)作为货运系统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参与货运运输作业工程中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设备(装备)存在隐患问题有多种,例如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的老化问题、不按规定时间进行保养所导致的问题、设备(装备)操作(使用)人员未按要求及时排除故障导致带病使用问题、未按要求正确选择设备(装备)问题、不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问题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对直接操作(使用)设备(装备)人员、周围参与作业的附属人员、指挥人员、管理人员甚至误闯入作业区域的其他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人身安全隐患,同时也可能给铁路货运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2铁路货运安全管理措施
2.1根据岗位特性选用适宜的人员
每个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特性,有不同的合适人群。因此岗位选用人员前做好充分的岗前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不能胜任人员决不能盲目安排在关键的重要岗位上。各国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统计研究表明,绝大数事故中主要参与者都是圈定在固定的少数人群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键少数”。
安全生产也符合“关键少数”这一规律,即少数的生产作业参与者发生了大部分的事故。少部分不具有良好心理特征的人员,往往是在作业过程中很容易犯下错误的人员。一旦发现有类似人员要重点对他们加强相应教育培训,甚至可以筛选出来,调整岗位,不能让他们在主要的岗位上继续从事作业,从而降低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2优化“设备(装备)”和“环境”的优化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造成有时就因为使用不适合或者不安全的“设备(装备)”,也有可能人处在不安全的“环境”或者不够理想的“环境”里继续作业。在发现性能状态不良的设备(装备)及时排除设备安全隐患,决不能“带病作业”;选用适合作业特性的附属科技设备(计量控制显示、安全报警、视觉显示等),保证良好设备操控性和提高作业安全性;有效控制设备(装备)、作业环境的噪音,选用适当光线亮度和周边环境色彩,避免和降低视觉、听觉疲劳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作业环境中安装必要的空气质量、温度控制设备,避免不良的空气和不适合的作业环境温度带来的安全隐患;选用适合各岗位作业安全的必要性的劳动防护用品来最大程度保护作业参与者。
2.3利用合理激励机制,强化安全管理
(1)合理设置目标。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生产经营任务,铁路货运运输也不例外。只有设置合理奋斗目标,才能更直接的带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当代“目标设置理论”中指出,困难的目标能够使激励效果最大化。而“三种需求理论”认为难度适中的目标能够激发成就动机,看似这两个理论结果存在着矛盾,但并不矛盾。“三中需求理论”中的成就动机的结论是给予高成就需求者得出的,而目标设置理论结论针对的是普通大众。所以定下的奋斗目标可以较大,但必须是切合实际,大家认可、所能接受的目标时,才能带来更高的绩效。反而不合理的、无法实现的奋斗目标往往从一开始就根本看不到目标完成希望和曙光,大大降低了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或者在被迫完成这种难以实现的任务过程中更容易犯下错误或者出现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是深入现场、结合于大多数职工反馈意见,做出合理、理性的制度。这种定下的制度标准会收到更多的员工认可、支持、拥护和服从。因为员工知道这是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被组织接受和采纳的结果。员工只有依附或归属于组织,才能更大地发展自我,从而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2.4重视安全运输的设计环节
当管理人员参与到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中,将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完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铁路运输部门凭借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的经营计划,其中需要包含对铁路安全运输工作领域的资金支出,最终是为了让铁路运输部门能够在合理的财务安排中发挥对运输过程的保护作用,让铁路运输工作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也需要肩负重大的使命,在铁路运输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保障整个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引起货运系统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管理”因素,而“管理”因素是所有引起铁路货运事故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控制住“管理”机制的不合理或不完善,控制住由“人”因素所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能控制住事故的发生。铁路货运系统随着货运改革和整个铁路系统快速发展,要及时有效地改善铁路货运作业场所基础设施,升级相关设备(装备),合理应用科技手段,优化管理机制,加大激励约束力度,降低设备(装备)、环境和人为安全影响因素“缺陷”,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制度来全面提高铁路货运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军.完善铁路运输系统人身安全保障的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8,8(04):217-219.
[2]王寄存,刘英伟,严川.铁路运输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铁道货运,2006(12):21-24+1.
[3]王春雷.浅谈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几点因素[J].东方企业文化,2013(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