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4卷10期   作者:曹 红 沈 超 席晓光
[导读] 现代社会人们经济水平日渐提升,人们也从原来的追求物质变为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曹 红  沈 超  席晓光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经济水平日渐提升,人们也从原来的追求物质变为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现阶段社会对建筑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校园建筑也是如此。学校是进行人才综合性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合建筑美学和人情化,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们的成长所需,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利于推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第一步分析了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合建筑美学和人情化的重要性,就学校建筑设计人情化在国内外的体现进行论述,最后列举出建筑美学和人情化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合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国内校园建筑设计添砖加瓦。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人情化;融合
        引言:立足于实践角度分析,目前校园建筑设计中存在设计单一的问题,同时人性化设计不足,因此致使学生无法体会到建筑中暗含的美感,也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近年来由于建筑工艺的逐渐提高,建筑设计师慢慢意识到了建筑中加入情感设计的重要性,这可以让人的内心情感诉求得到满足[1]。在校园建筑设计中融入美学和人情化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教育品质与效果。
1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必要性
1.1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的必要性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需要在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才可以安心学习、工作,这就要求校园建筑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充当推行教育的载体。站在建筑美学的角度而言,需要建筑可以具备科学布局、协调统一且全方面展现美的功能,借助暗含美感的建筑设计来使学生在校园建筑内获得舒适温馨的感官体验,让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之中,免受周围环境的打扰,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美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1.2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人情化诉求的必要性
        校园中的建筑群主要是为了向校园内、外的人员提供服务,因此建筑的设计初衷就是“以人为本”。借助人情化的设计不光可以使建筑物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要求,还可以将要求与情感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针对学生们来讲,其还未真正进入社会中,思维观念还不够健全,借助人情化的建筑理念,也可以推动学生们思想方面的健康发展,使其成长为一名人格健全的人才,因此加入人情化的建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建筑设计人情化在国内外的体现
2.1国外学校建筑设计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校园建筑设计工艺相对成熟,就拿斯坦福大学来讲,其建筑设计人员利用数年时间来研究思考整体校园的设计研究,将充分体现人情化和让学生自由生活在学校中作为设计准则。一个完美的建筑需要其整体建设环节,从设计理念、开发和理想开始,到设计结束、建设和完成等步骤均要确保不发生任何差错,才可以切实展现出设计人员对设计工作的要求,并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大卫·乔丹校长对斯坦福的设计工作的评价是:这些长廊与庄严的柱子和这一池棕榈树均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就像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园中的每个石头无时无刻不在实施教育[2]。
2.2国内学校建筑设计
        现阶段我国的校园建筑设计水平较低,第一点我国教育步骤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在国内的学校建筑设计工作中,校园建筑的美学渗透和人情化设计依然停留在初始阶段。校园中的建筑一定要符合并满足建筑环境对教育的辅助需求,而就国内的建筑设计而言,学校蕴含教育的思想才初步建立,因此我国校园建筑中人文发展的美学设计开始也比较晚。

国内学校,在建筑设计中始终将重心放在校园建筑布局、使用功能以及楼层上面,没有站在学生和教师这些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考量,也缺乏人性化的思考。因为一些学校的设计不全面,致使在校园的二次扩建中,建筑物间无法呼应,更有甚者破坏了原有的校园建筑风格,因而使学生缺少亲切感。特别是部分中小学的建筑,受到土地和财政等环节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学校“有楼无院”。不过,学校建筑美学设计并非是让学校具备某种规模,而在建筑中加入人情设计也并不是受制于校园的规模,在进行设计时,要始终保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风格,在实际建设场地中,充分渗透进人文、美学、情感以及建筑元素[3]。
3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要点
3.1科学地制定设计目标
        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人文、环境和建筑的协调统一,平衡使用人员、空间和时间与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时,还需要强化其使用功能、资源与环境的适用性。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坚持建筑原理,将教学工作当作设计原则,同时契合人文景观与师生活动范围的需求。并且在建筑设计中深化“家校一体”的思想,可以大大强化学校的归属感,和学生建立起紧密地联系。
3.2功能布局的和谐美
        通过上文中描述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可以了解到,学校建筑在现实中不能由于场地的因素就降低对其功能的标准。不管什么情况下,功能性都是校园建筑设计工作要优先满足的准则之一。因此调整机械化建筑的布局、借助有限的空间开展合理的空间利用,同时注意学校建筑内部环境教学需求并满足学校对外部运动的需求。在照顾到教学的客观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大众对景观的要求。
将建筑与道路、运动场地、环境、地形充分融合起来,并增加其中的教育感与人文感。
3.3外观造型的人文美
        学校建筑可以客观地展现出校园建筑的风格,因此在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形式要多样。在进行建筑时要牢记建筑的意志性,注意方圆结合,才可以让建筑整体布局井井有条,独栋建筑简单化但可以体现出整体的美感。其次,要同时注意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要具有包罗万象的胸怀,因而,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充分展现出校园兼容并包的沉着感,在可以缅怀历史的同时,还可以紧跟时代潮流,向前进步。最后,要结合人文和艺术。学校建筑也是学校文化的分支,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文思想与美学的教育。
3.4设计以人的感受为主
        只有建筑物内的人才可以体现出学校建筑的价值,因此建筑设计必须要将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立足于人情化的设计角度,尽量展现建筑物的美感。建筑人员在确认好设计方案后,为了使其可以充分展现人情化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师也需要结合其设计方案在校园中进行调查访问,尽可能让学校内的师生都有机会加入到对校园建筑的设计工作中,之后设计人员结合调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充分满足在校师生对建筑物美学与人情化的要求。另外,在日常使用当中学校也需要打开意见反馈通道,让师生可以结合其对建筑的感受进行意见反馈,学校可根据这些内容对建筑进行二次调整,使校园建筑可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4]。
结语:综上所述,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加入人情化和建筑美学的设计可以提高校园建筑设计作业中人们对建筑美学的了解、强化校园建筑设计中的人情内涵。在此环节中,利用对学校建筑设计的现实应用分析再加以对国外校园建筑的实例分析,可以强化国内学校建筑的设计水平,使学校环境更具审美性和教育性。借助学校建筑的人情化设计提升,可以极大地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刘江乔.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7):71+74.
[2]王发堂.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立华.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建设科技,2017(20):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