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第4卷10期   作者:李婷
[导读] 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李婷
        广东南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市政工程越来越多。给排水是市政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程的好坏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城市防涝排涝、道路质量及地下水与土壤的生态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与城市道路、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燃气管线、绿化等交叉现象多,给市容、交通及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变。因此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其使用功能及减少后期维修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施工材料质量的影响。当前市场上,施工原材料市场良莠不齐,增加施工方的辨别难度,如果控制不严,一些劣质材料容易混入市政给排水施工现场,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巨大的质量隐患。
(2)施工技术操作影响。目前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技术操作人员水平仍相对较为欠缺,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表现。由此也就造成了相关的施工单位在开展市政给排水施工时不免会出现一些技术不规范的情形,并最终将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3)施工质量管理因素影响。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一些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做到从严出发,出现将项目的建设与监管相分离的不合理现象,这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埋下了巨大隐患。 

三、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一要编制施工计划,给排水工程开工目的是完成“三通一平”中的水通和场地平整,并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在编制给排水工程详细施工计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每条给水管线应在其服务的工号或装配试车之前完工;排水系统优先安排,其施工顺序为:排水泵房――排水主管线――排水支管线;凡是与混凝土水池相连接的各类管道,必须等待混凝土水池试水沉降合格后,再相互连接密封。二是重视图纸的熟悉、制作和会审,特别是与设备、管线和仪表等专业网存在交叉的地方必须保持一致性,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三是划分施工任务。明确划分各施工区域界线,并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各区域的施工单位。工程招投标书中对各区域内地下、地上工程由同一个单位施工,以利于地下与地上工程相互衔接性和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四是制订工程质量的详细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规定检验程序、检验报告的存档方法和填写方法。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和设计文件。结合本行业、本单位以往给排水工程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编制给排水工程质量计划,确定施工期间的检验程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点等级;质量检验方式与方法;质量检验记录与质量检验报告的填写、传递、存档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2)加强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阶段,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选取,并在施工时保证选取材料的质量。

首先依据有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材料的几何尺寸、强度和密封试验,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事件发生。其次对各类施工材料,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二是施工现场管理。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事故的因素大多潜存于施工环节的疏漏、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措施的不落实之中。因此,对施工准备期的一切与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必须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力求把导致质量事故的潜在因素消除在施工准备期,是项目办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在现场管理时,必须保证施工内容的落实、施工进度的掌握,同时,统一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协调、统一管理调度好用水和用电。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总承包单位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另外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办要严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进行跟踪巡视检查,并邀请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一同参与,发现问题立即指出,立即整改,避免了在工序结束验收时发现不合格时再进行返工。另外,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施工每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暂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联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运转和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施工纪律,并且定期开展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使用经济手段奖优罚劣。对给排水系统中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相应措施如下:①对已施工完毕的地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围墙,防止施工车辆碾压或撞坏和污水流入井内。对已施工完毕的非金属地下管线,应在管线回填土表面上,每间隔 20 m 长度插立一块警示牌,严禁大型车辆碾压。②对已施工完毕的消防器材四周设置临时护围栏杆和一块警示牌,防止来往的施工车辆碰撞。
(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各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之后和交付主管部门验收之前必须针对整个给排水工程进行验收和检验,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这一阶段的验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一是在管线试验期间,施工单位要设置专门的试验人员,及时记录和拆除管线的临时盲板。二是在进行排水管道的冲洗时,要在注水排水井壁和井底的水流冲击处采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工作。三是在进行循环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的管网冲洗时,应该与循环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的各种水泵运行试验相结合进行,使得两项工作同时施行。四是在对碳钢金属管道的强度和密封性进行分段试验,要针对无法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管段与管段相互连接的焊口,以及管网与管段相互连接的焊口进行焊缝的无探伤检验,以确保各焊口的质量。五是针对循环水管道中口径较大的管段,在对其进行人工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严格禁止单个人进入管道。六是当全部的设计内容完成、全部的技术资料达标且齐全、给排水工程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后,要及时清理机械设备,办理全部的交接手续。  

四、结语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保证着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运作,对维持正常的城市秩序,减少城市内涝危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涉及面比较广,需要施工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唯有如此,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高效的市政给排水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启麟.基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02).
[2]聂志安.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