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诗洁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多种类型承保包模式得到推广应用,EPC模式作为一种有着明显使用优势的承包模式,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够提升对成本控制效果,以及工程整体建设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进行分析,从EPC模式下成本控制优势入手,探讨该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控制的思路,并从设计、采购个施工成本控制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成本控制有效措施。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思路
前言:现阶段,我国国内装配式建筑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实际经营建设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合理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长期存在成本资源浪费问题。而成本控制也成为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在工程中推广以及发展。对此,应加强对相关承包模式研究,EPC模式下应从设计、采购、施工建设方面考虑进行成本控制,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产业中,不仅可以提升集成化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减少了成本支出。
一、EPC模式下成本控制优势
在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中,采用传统管理方式,难以解决存在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成化四方面问题。而与之相比,使用EPC模式有着明显使用优势,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借助EPC模式优势可实现对资源配置及重新整合,并且通过合理设计、采购建设,利于实现全程一体化高效集成管理。二是,利用EPC模式,承包商能够带动规制设计部门、物流供应商构,推动建筑和装配企业缔结合作关系并形成产业条式,可加快实现EPC模式一体化管理,并逐步与装配式一体化相融合,在相互作用下,可提升成本合力控制效果,利于减少额外成本。三是,EPC模式下通过加强对各分包商管理,相比于传统承包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集约管理水平,促使各个阶段和环节衔接通畅性提升,可有效减少浪费现象。四是,EPC模式一体化管理下,承包商可通过统筹,并对机电结构建筑安装等部门进行调度,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同时可有效减少工期,降低成本。四是,在成本控制中,使用EPC模式能够在有效减少高额成本费用同时,加强对各个阶段工程控制,进而提升整体经济建设水平,实现对各类潜在风险管理,加强对成本支出控制,利于杜绝相关施工单位,为图便利而随意改变流程引发的费用增加问题。五是,并且在EPC模式下,建筑精益成本管理工作实施顺利性明显提升,合同总价前提下,承包商通过精益化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消除各个环节浪费问题,可提升成本控制主动性,并促使各个分包商专业部门主动参与到成本控制中[1]。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主要工作是设计预制构件,并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运输和安装,而涉及到的成本,综合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1)设计阶段:成本主要为人工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2)采购阶段:成本主要包含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用、厂房建设费用、企业管理和运输费用,以及税金等;(3)施工阶段:包含材料费、人工费、企业管理费、税费、施工机械费用以及模板支架等费用。
三、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思路
在EPC模式下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应从多个阶段进行考虑,并采用有效控制措施。
(一)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中,主要是从影响成本控制因素方面进行考虑,并采用相应措施加强控制力度,对此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预制率经济性测算。
提前预制不同位置和应用功能构件,加强对预制贡献率和成本增量控制。二是,设计指标限额。在建筑项目中,针对限额方面,设计建筑施工单位应将目标成本作为参考指标,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设计,先做好对分解项目整体成本核算等工作,然后逐级将各个项目分解成各个单元,并比较施工设计方案预算成本与各单元项目目标值。三是,PC构件标准化设计。在方案阶段标准设计,主要是对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并于后续进行施工对接,具体设计内容包含模数化、模块化和BIM精细化设计。构件加工标准化设计,是在批量化生产预制构件前,为减少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成本而采取的设计,主要包含内容有构件配筋标准化、预埋下料通用以及构件模板通用化。四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在设计阶段交流平台建立中,主要利用BIM技术,平台建设后可确保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有关单位与负责人,并进行设计方案调整。同时应赋予设计、生产、安装等人员有关专业方向操作权限,并提出相应问题,以此满足其工作需求。五是,建立设计责任制。将施工过程中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施工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应追究设计人员责任,并对预制构件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追责,提升其对具备设计内容关注程度,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合理性。
(二)采购阶段
一方面,应选择好预制构件供应商。可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建立供应商评估团队,为供应商选择提供支持;第二,建立供应商选择标准,减少主观因素对供应商选择影响;第三,做好对供应商实地考察工作,按照相应评价标准和原则,加强对供应商资料调查,切实掌握供应商状况;第四,进行多维度履约评价,从质量、成本、进度三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履约情况考核,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建立合作关系;第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一致追求为合作基础,形成承包商和预制构件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第六,落实供应商分级管理,通过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估,选择招标质量高优秀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阶段预制构件成本控制,该阶段主要包括构件加工设计、模具设计生产和使用、构件现场生产等环节,工作中需要对具体工作内容分析,明确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2]。
(三)施工阶段
在F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主要是将已经运输到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和拼接。而在整个工程实体建设中,为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严格控制荷香生产要素。在生产要素控制中,第一,应从施工人员方面考虑,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安装工序和施工要点,提升施工人员工作能力,从而保证装配工作开展效率;第二,加强对预制构件现场管理,对到达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进行科学合理存储,防止对构建造成损坏,保证其完整性;第三,选择适合类型机械运输方式,主要选择垂直运输机械。同时考虑每个阶段需求,根据施工情况调节臂长,并对控制方案进行优化,以此保证设备运行效果。其次,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仿真模型等,提前进行可视化技术与使用交底,以此保证后期工作顺利。再次,加强对签证变更严格控制,尤其是审批权限方面控制。最后,落实管理分包商。具体管理中,一方面,加强对分包商施工质量和进度方面管理,做好监督工作,防止施工出现较大偏差。另一方面,采用科学有效管理手段,建立适合管理模式,落实对整个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快速实现成本降低和利益共享型管理模式建立[3]。
结论:通过实施EPC模式并进行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落实成本控制体系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存在的成本增量问题。同时发挥该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优势,并借助信息化智能技术,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以及BIM技术等,能够建立立体成本控制方案,实现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浪费,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迎辉.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11):47-51.
[2]忽永锋.EPC模式下PC结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20.
[3]刘东.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成本管控分析[J].安装,2019,328(11):2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