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铃玉 梁汉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行为建筑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被初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随着建筑学家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行为建筑学成型于6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以建筑学为主体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对行为建筑学视角下当代养老设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建筑学;养老设施;发展现状
引言
当前我国老龄化人口明显加速,问题非同寻常。建设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设施是老龄化越来越尖锐时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前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只有一种安装类型,并且缺少现有安装服务。除了两个要强制入住的老年设施外,老年人对老年设施的实际需求更大。
1居家养老需求的核心原则
1.1基本需求为先
老年护理服务首先旨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3M需求和老年人需求的高度重要性,对设施护理需求顺序进行汇总。研究结果表明,为老年人配置的最佳服务按生命维持、身体、精神、医疗和营养分类。青年人对老年设施的需求是设施是否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舒适度。总体而言,护理、精神、身体医疗和物质需要是老年之家应关注的人的基本需要。
1.2行之有效的优势
混合年龄组的社区,凡混合年龄组的住房,都有共同的社会服务,继续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而年龄组的住房则是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有效激励措施,充分保护老年人的需要,如生活、休闲和老龄,并增加所有年龄组老年人的需要。
2加快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委员会、100度主任兼首席执行官李延洪建议,通过技术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从而促进社区的智能老龄化。国家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悦就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应对老年人的挑战和弥合“数字鸿沟”提出了建议。国家人民代表和小额供资机构Raye的创始人建议利用智能技术,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并在制定基于年龄的智能标准系统方面提供咨询。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老龄化制度,以加快智能退休制度的建设,促进老年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去年的两届会议上在一份关于促进智能服务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智能工具不会妨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该委员会建议各公司开发更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智能最终产品,促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可用性各不相同。过时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异步且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旧智能电源产品的使用。建议有关部门满足制定良好和过时技术标准的一般要求,并建议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制定具体的标准系统。此前,中央和外交部长发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长期议程》,建议更好地利用老龄化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和广泛地区提供适合年龄的产品和服务;加强社区养老保险机构,加快建设分散、多功能和专门的社区养老保险机构,制定和完善适合年龄的住房法规和标准。
3养老设施的空间均衡性
住宅区街道内外的连通性对公用设施的可用性和可用性产生了明显影响。公共住宅的短期供应虽然会导致养老院需求的波动,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供求平衡。大多数养恤金基金现在更加依赖基本保健资源,特别是社区保健站,从而能够探索如何将养恤金基金与社区机构结合起来,从而改善医疗服务。开放的数字地理数据,如人口普查和住房数量,虽然能够对老年人口进行少量评估,但受到道路层面“真实居民”等数据的限制,这些数据未能将道路层面的非私人居民纳入研究,而且基于六点人口数据的估计未能使老年人口的年增长率增加好几倍。此外,由于年龄、房地产率和邻里关系、个人经济背景等因素影响老年人人数的其他因素也无法分类,但根据城市地理结构理论,同一个可用土地更像是一种“功能区”,因此具有同心协力的性质,因此街道上居住区的分布应更加集中。
城市老年设施作为住宅区的后勤基地,往往复盖一定数量的住宅区,客观地平滑较小群体之间的异性。尽管存在一些数据错误,但基于较小尺度的空间数据提高了老年人的估计精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行为建筑学视角下当代养老设施发展现状探析
缺乏人道主义援助,老年设施需要“恢复”和“澄清”。对于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精神和情感上的照顾。今天,大多数老年国家机构的特点是,为了安全和方便管理,采取传统的集体措施,更严格地管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虽然便于管理,但忽视了老年人的个性,缺乏文化关怀。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往往以“照顾老人”为职责、行为、表达方式和冷漠态度,很少与老人保持情感交流,忽视老人的情感需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一些老年人机构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大规模压缩,客厅组织得像医院或社区空间一样,房间条件寒冷而压抑,家里的气氛缺乏,生活在其中的老年人很难积极地相互交流,加深了医院的忧虑。
5日本中泽养老设施实例解析
5.1项目概况
建在东京多摩市的7层中泽老年设施,涵盖了住宅、医疗、短期照料等多样化功能,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提供综合性服务。设施占地面积3511平方米,建筑面积7336平方米,包括两大功能板块,分别是住宅和老年设施。其中,老年设施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周边的自理能力有限的老年人。
5.2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中泽老年设施在首层设有社区医疗站、访问看护站和食堂,三者各自设有独立出入口,面向社区打开。二、三、四层设置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每层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公共空间的室内装修风格与家具布置方式都有所不同,以形成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比如二层是失智老人护理组团,室内设计以营造淡雅温馨的氛围为目的,同时布置桌角圆润的木制桌椅,方便老人们在此休息。在失智老人护理组团的公共起居厅设计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站被设置在房间一角,视线可覆盖整个房间,以方便对失智老人的日常照料与看护。
5.35分钟生活圈养老设施类型
根据一项研究,5分钟内的服务人员是老年人和中年人的理性能力。对人口需求及其旅游目的地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保健、身体、精神和生命维持服务的需求很高,例如,设施位于休闲室、多用途房间、教室、地图室、食堂、饭厅或治疗医院。对设施多用途房间的满意度较高,象棋和舞厅的空间也较大,而对人的满意度较低,治疗室也较低。结合各年龄组的需要,5分钟的居住空间应提供预防性服务、小型保健设施和日常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可提供休闲空间、多用途空间、活动中心、空间、空间、饭厅和治疗室等功能。
结束语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态势日渐明显的特征。北京作为首都和世界特大城市,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标准,按常住人口统计已属中度老龄化城市;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处于深度老龄化状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82.2岁,抚养系数42.2%。随着能够展现群体特征的手机信令、公交一卡通等大数据的开放,小尺度人口数据的空间栅格化及其估算精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为深化城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撑,也可为各级政府及民政部门制定社区养老设施服务半径和覆盖人口时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以整体提升全社会的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饶益.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8.
[2]李佳婧.养老设施适应性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8.
[3]王晨曦.养老设施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7.
[4]吴晓萍.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域既有社区的养老设施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
[5]余涵.关于日本养老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