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连平县为例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月10期   作者:武鹏
[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旅游发展面临新的空间治理要求。
        武鹏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旅游发展面临新的空间治理要求。本文以粤北生态发展区连平县为例,在研判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发展的若干空间性策略,为同类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1)全面融湾融深,发挥区域协同优势;(2)协调规划编制,优化旅游空间格局;(3)衔接管控要素,明确开发保护边界;(4)精准投放要素,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发展策略;生态发展区
引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空间制度安排,顺应空间规划从增量时代的“物质规划”向存量时代的“品质规划”转型,可以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加坚实的空间支撑,实现全域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1]。
        连平县地处粤北生态发展区,旅游资源丰富,同时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广阔客源市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土空间治理新理念和新要求下,谋划旅游发展的空间性策略,有助于优化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促进旅游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现状研判
1、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但影响力不足
        连平县是“广东省生态县”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拥有自然保护区4处,自然公园11处,生态环境优越,特色物产丰富。连平县历史悠久,文化绚烂,形成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佛教文化和花灯文化等文化名片。全县现有8个大类、19个亚类共计300余个资源点,涉及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物品、人文活动等多个方面。
        连平县旅游资源品质良好,但缺乏辨识度高、区域竞争力突出的资源项目。县域现状旅游资源在河源市各区县中影响力能级有限,与周边市县相比,亦存在同质化特征,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塑造旅游品牌。
2、旅游交通骨架已成形,但内部联通不足
        连平县扼守广东出省交通要道,可以快速联通大湾区与粤赣边区,目前县内已形成由大广高速、粤赣高速、武深高速和汕昆高速构成的“三纵一横”高速路网,全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1公里。国道105和省道341呈十字相交贯穿全县,近年来谋划建设的赣广高铁、龙韶铁路纵横穿境。未来,连平将打造成为北接大内陆、南连珠三角的粤东北部交通枢纽。
        依托高速和国省道交通骨架,连平境内各镇基本实现了快速通达,但各个景区景点之间仍然缺乏便捷的交通连线,通达性较差。风景化绿道网络暂未实现,旅游驿站、营地等游憩设施相对不足。未来需结合旅游公路、绿道、碧道和古驿道等线性旅游设施,整合串联景区资源,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3、客源市场潜力巨大,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连平位处大湾区“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为7264.92万人,同时,人口增长仍然保持较高速度。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总人口为7801.43万人,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5611.84万人),增速达到39.02%。此外,连平县“5小时出游圈”可以覆盖珠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我国南部四大重要城市群,同时还是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地区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
        目前全县旅游服务设施相对不足,缺少质量层次高、服务能力强的酒店以及高品位、特色化的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旅游产品季节性强,产品数量少、类型相对单一,造成过夜游客较少、旅游创收能力较弱。


二、发展策略
1、全面融湾融深,发挥区域协同优势
        深度融入“双区”建设,深化与“双区”生态产业合作互补,抓好两条纵横全县的高速公路沿线旅游产业带建设,努力打造大湾区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积极与大湾区政、企、学、研各类单位加强合作,提供生态康养体验基地、革命精神学习基地和农耕民俗研学基地等文旅服务平台,培育“两小时旅游休闲圈”。积极引进大湾区旅游产业资本和专业化人才,合作共建龙头引领型景区。
        联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苏区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客家千里文化旅游长廊、中央红色旅游联盟及周边省市合作,提升旅游协同规模效应。积极应对旅游产品合作竞争关系,错位营造九连山生态游、花灯非遗文化游、韵动连平户外游等特色化旅游品牌。
2、协调规划编制,优化旅游空间格局
        围绕打造“双区”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充分考虑连平县资源分布和发展基础,通过“区块带动+廊道串联”的思路,构建“五廊一镇多点”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围绕县城建设集旅游休闲、旅居康养、商务会展、产业博览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片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核心。由县城向外延伸五条旅游发展廊道:九连山自然探秘廊道、九连山水上秘境廊道、九连山蜜桃之乡廊道、九连山轻农业旅游廊道和九连山客家风情廊道,串联簇群状分布的多处旅游点。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推进忠信片区、上坪片区、陂头片区、隆街片区旅游规划建设。
        在谋划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同时,注重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体系相协调,在加快构建“县域中心-县域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城镇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重点旅游发展片区集中,构建旅游平台带动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2]。做好旅游专项规划与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绿地系统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序衔接,促进服务设施多渠道供给、旅游产品多维度共享。
3、衔接管控要素,明确开发保护边界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目的在于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导向[3]。旅游用地开发往往涉及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需要结合“双评价”做好选址布局,加强灾害和风险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旅游发展涉及城市游、景区游、乡村游和郊野游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旅游项目,需要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明确保护利用边界,遵循相关控制线内管控要求。
4、精准投放要素,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在国土空间治理新理念下,建设用地“增量”开发趋势向“存量”挖潜转型,旅游开发用地需要秉持精明集约的原则,向“存量”要规模。针对存量用地数量、权证情况、开发现状、利用规划开展摸排梳理,结合用地开发建设时序,加快处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为旅游平台建设腾挪用地空间。
        创新采取点状、定向等多种土地供地模式,精准投放土地要素,解决旅游项目落地难题,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精准化、集约化程度。
        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土地复垦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统筹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分类实施存量用地高效利用。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机遇,高效推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全域旅游高效高质发展。
三、总结
        连平县拥有优质山水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土空间治理新理念下,通过促进区域协同、优化旅游空间格局、明晰保护利用边界和精准投放土地要素等空间性策略,有助于加快形成高品质发展的“双区”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此外,为高水平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平台,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机制保障,完善多部门发力、多专项支撑的旅游发展配套体系。
参考文献
[1]朱鹤,张圆刚,林明水,刘敏,王立龙,王磊,龙飞,张书颖,余文婷,刘军胜.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J].经济地理,2021,41(03):1-15.
[2]彭敏学,隋玉亭,朱铭.支撑“两山理念转化”实践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中国土地,2021(05):28-30.
[3]郝庆,邓玲,封志明.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3):541-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