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林业的服务地位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上)   作者:盘雄辉
[导读] 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林业的服务地位进行了深入研究,
        盘雄辉
        身份证号:45021119781008****
        广西北流市平政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537417
        摘要: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林业的服务地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介绍了其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林业;服务地位;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林业的范围主要在农村,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大力发展乡村林业,凸显其服务性地位,这既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中林业的服务地位
1.1服务乡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节奏下,乡村污染问题日益 凸显,尤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严重侵袭着土地和大气环境。农村相对分散的地理分布也使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清洁污水等难以集中处理,对当地的河湖生态系统存在破坏性的影响,直接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一些地方还存在滥砍滥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的现象,制约着发展。林业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屏障,可针对环境污染起着保护和修复的作用,还可以为居民的绿色生活提供保障。
1.2服务乡村农业生产
        农业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乡村农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产品种类较为单一,而林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比如通过经济林油茶、油桐、板栗、核桃、苹果、枣树等种植,对减轻粮油生产对耕地的压力和改善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的种植、养殖、采集等,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做强富民产业,提高林地的产出,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一条循环相生的生态产业链条,进而解放生产对耕地的压力。除此之外,林业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村发展提供生态保障,森林树木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既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还可以提高农业耕地的生产力。近些年来,国家实施平原绿化、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取得了较大进步,在降低区域风速、减少蒸发量、改善耕地的土壤结 构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
1.3服务乡村农民生活
        农民日常生活是乡村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前提,乡村活动基本围绕日常的生产生活而展开,包括农民的吃穿住用行、庄稼的种植收割、牲畜的繁育养殖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基本上与大自然规律相契合,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中离不开充足的绿色树木保障,离不开林业资源支撑。当然,这与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树木则乡村生产生活将毫无生态可言,可以说农民日常生活与林业发展是分不开的。通过林业绿色产业发展,不仅能创造乡村丰富的森林资源,还可以保障乡村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并形成良好的生态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1.4服务生态美丽乡村建设
        在工业化不断发展和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文明更能衡量乡村的价值,凸显乡村的地位,它以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为基础,在生产生活上体现着人与自然的融洽。 区别于城市的繁华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乡村所展现的是田园山水、花香鸟语的自然风貌,优美的生态、清澈的水源和蓝天白云。在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下,乡村的衰落以及出现的生态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乡村的可持续发展[1]。在铸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篇章里,植树造林、种草绿化、搞好水土保持,增加绿地面积是重要手段。如今全国各地围绕着生态美丽乡村的建设,涌现了一批批具有特色的“绿色乡村”。通过树木养护、整修河道、水土治理、绿化岸堤、道路两旁植树和景观建设等等,绿色生态的美丽乡村正在逐步呈现,而这真正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1.5服务乡村林业扶贫
        林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它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林业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林业扶贫,不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天然林资源保护、造林与森林抚育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对增加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和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很好作用。


2 乡村振兴战略中林业发展的思考
2.1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乡村林业规划的关系
        顶层设计着眼于全局和长远,这是国家林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而乡村规划侧重于基层,更详细和具体, 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指导和引领着后者的展开。关于林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央连续出台了多个文件,着重强调其在绿色生态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要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当下,一些地方缺乏总体的乡村林业规划,有的则偏离国家顶层设计的总体布局,不符合实事求是。整体上看,乡村林业规划因实践性比较强,各地具体情况不一样。既不能盲目追求超越客观的目标,也不能视野狭隘且缺乏操作性,理应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调研摸底而制定。这样对于林业建设的开展才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实践的可行性。
2.2 坚持政府主导林业建设
        乡村林业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服务性、大众性、公用性、非竞争性等基本特征,同时林业建设需要组织动员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整合相关部门之间的资源来完成,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以便进行统筹协调。政府在林业建设中具有政策制定的长远性、整合资源的强力性、动员群众的有效性、后勤保障的坚实性、服务大众的无私性、提供公共设施利用的非营利性等特点,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为此,结合林业自身的特征,通过政府主导,不仅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发展林业产业,而且也能对这些完工的林业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发挥效益,最终更好地服务民众和社会。所以,政府尤其基层应把乡村林业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做好规划,明确责任,稳步推进。
2.3 坚持生态绿化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乡村林业发展,一方面,可以不断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等总体布局,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的治理改善、村内绿化林建设和房前屋后、空闲地、村中道路、村外荒地等的植树造林,这样可从根本上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另一方面,在坚持生态绿化的同时,也应该从乡村实际出发,把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纳入进来,生态绿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苹果、板栗、油桃、核桃、速生用材林、林业育苗等林业产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把林业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培育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基地,达到典型示范带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发展森林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
2.4 明确农民的受益主体地位
        农民是乡村林业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早在革命根据地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农村的林业发展,并把农民组织起来植树造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发动农民群众搞好林业工作,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新时期,乡村林业发展重点就是积极引导农民向林业要绿色生态,向林业要脱贫致富,同时要不断推动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和所享有的受益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行林地经营权有偿转让,创新林地流转模式,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代耕等方式流转,使流转地域扩大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解决承包林地细碎、经营成本高的问题”。可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民在林业建设中的受益性,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他们在生态修复、经济林种植、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业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
2.5 充分发挥村组织或民间团体的桥梁作用
        如今,村组织和民间团体越来越成为联结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纽带。它们在乡村林业建设中可以大显身手,如在协调劳力、土地、资金、管理、开发、明晰产权等方面,还可以帮助农民组建自己的林业合作组织,争取把它们做大做强,并帮助林业专业户及时跟踪市场动向,为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提供条件[2]。同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林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应该鼓励更多的林业技术人才投身于乡村建设。可以引导本土人才致力于林业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较为符合乡村实际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林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还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不断引导和支持林业公司、林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党员干部、林业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创业办厂、资金支持、政策咨询、规划设计、科技帮扶等方式服务乡村林业。总之,让更多的林业技术人才参与到林业发展的事业中来,不仅能提升林业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且也能为当地的振兴做出贡献。
3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民族复兴而做出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理应凸显林业 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地位,积极探索多种路径,大力推进林业建设,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大林业扶贫力度,科学合理利用乡村林业资源,充分让林业 在建设生态美丽的农村中发挥绿色的保障性作用, 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郑敏全. 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 江西农业, 2017, (9): 124.
[2] 张红丽, 康茜. 中国林业生产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 32(3): 301-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