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上)   作者:余祖根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独特的景观和地区文化风貌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
        余祖根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独特的景观和地区文化风貌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农村的改造和建设中,农业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冲突有所增加。绿色发展政策的理念指导下,合理地进行农村土地利用以及景观格局规划,维护农村整体的生态平衡及传统文化特色,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社会秩序成为新农村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到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协调统一,是现阶段新农村生态与文化景观建设中重点研究考虑的方向。
        关键词:乡村景观;社区公共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目前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原有的乡村生态景观不断被冲击。社会对农村的风貌建设要求也从以往单纯的文明、卫生要求转化为融合乡村文化与乡村特色、与城市和其他乡村风貌有所不同的、强调独特性的乡村景观建设要求。因此在开展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乡村景观特色,有针对性地融入乡村风光与乡村文化,设计出独具一格的乡村风景园林,从而满足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当地长远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乡村景观的简要概述
        所谓乡村景观就是根据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为前提,核心景观作为当地风土人情以及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由此,形成多样化的生态体系以及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的乡村景观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乡村景观的自身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经济、文化、自然以及生态等,所处地区不同,价值体现的方法也较不相同。聚落的出现,将城市及乡村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乡村景观,都促使当地自然环境得以真实体现,差异较不明显。然而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选用的环境往往过于人为化,由此与乡村自然景观存在较大差距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在运用乡村景观的过程中,应以建设场地为基础,结合建设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实际规划,将可再生资源和废弃材料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构建良性循环景观系统。
        2.2因地制宜原则
        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不但要考虑本土化的景观资源、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村庄经济产业的发展及乡村特殊的风俗习惯,更要以乡村的实际现状为出发点,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5]。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保留原有生物体系的特色物种是大自然的规律,更是生物物种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在进行乡村景观塑造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无机物、水、空气等物质的循环,还需有荠菜、马齿苋等植物以及昆虫、飞鸟等生物的存在,以保持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在开发建设乡村景观时,要对乡村景观的生态因素进行全面地把控,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发展乡村景观的重点。
        2.3地域特色原则
        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不可将乡村景观随意融入园林设计,应对园林设计场地的植物种类、地形地貌、地区历史文化等进行全面考虑,确保乡村景观可巧妙地融入风景园林建设中,避免影响风景园林景观的整体观感和感受。
        2.4尊重生活习惯原则
        所有设计都应以人为本,都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否则就毫无用处。因此,新农村的建设也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必须在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从农民的行为特征出发,为当地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只有维护好农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建设好新农村。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景观设计路径选择
        3.1推动风景园林规划与乡村的长远协调发展
        一个乡村是不断发展的综合体,因此无论是开展风景园林的建设还是推动当地景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要着眼于未来。在建设风景园林时,应当充分保障风景园林的可拓展性,并对某些外部效应较大但资金投入也较多的风景园林予以重视、进行设计和建设;在对乡村文化这些营造时,应当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避免急功近利、焦躁不安的社会风气、群体意识的形成,营造更加沉稳厚重的乡村底蕴。
        3.2凸显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发挥村庄经济载体效能
        乡村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都是乡村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伴随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风貌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很多参差不齐的自建房屋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已经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颜色统一的砖瓦房或者小别墅。但是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乡村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能被遗忘,而是应该成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参考。建议设计师按照乡村文化保护的原则,思考如何将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当地乡村人文景观情怀融合起来,保留城乡通端口,为游客建立风景园林景观与乡村生活融合的接入点,使游客在欣赏风景园林景观时,也能看到各类乡村文化元素。
        3.3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彻于城乡规划建设中
        城乡规划方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适当融入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同时也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彻于城乡规划建设中。由于乡村景观具备较强的人文性,换而言之,加强乡村景观建设的目的并非提升其观赏性,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乡村景观在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进行有效弥补,在设计景观框架时,避免将单一的建筑作为主体。与此同时,实际设计过程也要加强其功能性的体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也要充分了解乡村居民的居住特征,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同时也要保障乡村景观具备空间便利以及性能健全等优点。
        3.4以生态经济性为设计根本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可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具有优化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运用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考虑生态性、经济性。(1)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场所的地形、土壤、水资源等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确保乡村景观可与地区的自然元素有机融合,实现园林内的整体协调性,进而构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2)对景观园区内的经济效益进行整体规划,可采用农家餐厅、农家乐等具有农村气息的休闲场所,增加风景园林的吸引力,带动地区内农村场所的经济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渐提升,相应的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也不断升级。在乡村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规划意识与设计的融入和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利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不能完全以旅游开发作为导向,而是要遵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尊重当地乡村肌理,在进行大量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乡村需求来塑造特色乡村园林景观。在此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引入和开发旅游项目,而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历史文化、乡村民居、乡村农田等资源所具有的情感与文化传承优势。此外,设计师还需要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使乡村园林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当地生产生活特征得以融合,继而促进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陈鹏,邵钰涵.乡村产业发展与景观演变[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06):7-12.
[2]张菁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42-43.
[3]聂影.乡村景观重构与乡村文化更新[J].创意与设计,2019(06):12-24.
[4]翟美珠,刘娟,张圆圆.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生态景观的保护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212-213.
[5]白莉.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19(2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