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10期   作者:杜彬彬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杜彬彬
        身份证号码:37152419900226****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难度以及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设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的力度。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行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引言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领域分支,项目管理业务更是工程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建设领域是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与服务发展比较充分的领域之一,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业务成果。总体来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学术与业务服务两条主线,期间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项目管理总体发展阶段
        尽管两条主线发展阶段脉络的决定因素不同,但两者均在我国历经计划经济、改革开放、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相伴发展。也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原理,探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阶段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两主线发展叠合考虑。总体来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年至1990年,可称为初步探索阶段。在这四十年间,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比较缓慢,但初步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特色。在这一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形成了基础理论,借鉴了国外的项目管理思想,完成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第二阶段为1991年至2002年,可称为体系确立阶段。虽只有短暂十年,却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该阶段,学术与行业组织宣告成立,两条主线发展高速并进,在引入国外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与服务体系。并且在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形成了项目管理相关主体制度与法律体系,学术活动与行业交流初步展开。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2012年,可称为全面发展阶段。同样虽只有十年,却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最充分的阶段,有关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机制走向成熟,学科体系更加完备,学术与行业交流十分活跃,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和服务体系成果更加丰富。第四阶段为2013年至今,乃至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均称为高质量发展变革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根据国家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论在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机制上,还是在建设单位组织的科学管理中,以及广大参建单位提供服务方面,都将彻底实现深刻变革。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新技术创新驱动,全面带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学术与服务发展实现质量、动力和效率变革。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部分工程项目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违法转包和分包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不具备施工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存在野蛮施工,给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有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度不高,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缺失,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
        2.2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
        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工作任务,其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整个建设期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合同框架和指导下开展,但是部分企业对合同管理没有完整的制度建设,只限于投标、中标、签合同流程;合同只限于管理人员清楚具体的条款和内容,项目管理人员大多对不清楚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存在主体不适应,条款不合理和不对等情况,更有甚者存在歧义和文字表述错误;缺乏合同管理流程和有效地管控,在履行合同过程缺乏对合同基本的履约精神。


        2.3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成本控制意识缺乏,没有有效地成本控制计划和制度,成本控制方法原始和低效;没有成本控制的机制和专业人员,部分项目成本完全依靠经验和项目经理、财务等进行表单控制;成本控制具有滞后性,不能进行过程控制和有效地约束,一旦造成损失找不到责任人。
        2.4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
        涉及质量问题因素众多,工程设计、工程材料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作业环境到不到条件,质量监督检查不到位,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领导不重视,出现问题领导不出面制止协调反而妥,为了抢进度丢失质量,最后反过来再维修;施工作业人员自觉性差、自身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缺乏,施工工艺落后,造成施工质量差;低价中标的工程也只能降低劳动强度和标准,节约成本也就牺牲了质量。
        3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为充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首先需
        从制度层面入手,充分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烦琐且复杂,且施工工期大多较长,因此,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大多覆盖较广泛的人员范围,施工管理的难度也因人员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有效约束施工现场人员的行为,对提高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善管理制度过程中,施工单位可明确职责划分,充分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此外,施工企业还需为施工人员科学规划具体工作,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个人工作能力,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上,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热情,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最后,为充分保障施工质量管理的水平,参加项目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施工企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加强对管理工作的全面监督,以便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2丰富管理技术手段,科学应对质量问题
        丰富管理技术手段也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充分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其次,加大精细化管理方式的使用力度,科学设置管理流程,落实管理工作,充分提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科学应对质量问题。
        3.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专业管理技术团队
        首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也将直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须高度重视对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大对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及相关行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专业支持,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其次,施工企业还需完善薪酬激励及责任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培养其责任意识,促使施工质量管理更科学化。最后,施工企业需规范施工队伍招聘标准,仔细审查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资历及专业技能,建设更专业的管理技术团队。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在新形势和国家政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起点和严要求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不断考验,要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理念和形式,就需要项目管理者有工匠精神和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进步,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具备履约精神、具备成本管控能力、具有项目进度规划和协调能力、具备质量意识和管控能力;提高项目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养和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21(19).
        [2]王俊峰.关于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20,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