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奇
佛山市规划测信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大战略提出后,湾区内各城镇均在积极思考如何融入大湾区格局,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本文以顺德西南片区为例,针对湾区核心区的外围城镇,提出了区域统筹、空间布局、土地开发等方面的规划策略,供同类型城镇地区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区域统筹、战略留白
一、前言
顺德西南片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西南部,主要由勒流、杏坛、均安三个镇街构成,是顺德区主要的生态保育片区,生态本底资源较好,但发展相对落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出后,顺德西南片区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但其在湾区竞合的新格局中,属于核心区的外围城镇,需要针对性的思考该片区借力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路径。
图1 顺德西南片区规划范围示意
二、核心区外围城镇的定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提出,未来湾区将由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构成,而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将成为湾区重要的核心城市。而在紧临核心城市外围的城镇,可被称为核心区外围城镇,以顺德西南片区为例,其距离广州仅1小时车程,距深圳2小时车程,东侧又紧临顺德中心城区,是典型的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
三、顺德西南片区现状问题分析
(1)偏——是顺德区的西伯利亚
顺德西南片区远离顺德区国道G325和G105城镇主要发展轴,长期被边缘化,处在顺德中心城区的边缘地区。
(2)绿——是顺德绿肺,水乡特色浓郁,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地
顺德西南片区外围被东海水道、顺德支流、容桂水道包围,内部水网密布且互相连通,水乡风情浓郁。顺德西南片区的农林用地(桑基鱼塘)占比约50%,鱼米之乡特色鲜明,在珠三角弥足珍贵。
(3)低——地均产出低,开发强度低,经济密度低,人口密度低
西南片区在发展初期,在顺德区的经济总量相对靠后,近年有了较大改观。其中杏坛镇2011年GDP排名第8,2015年排名上升至第5。勒流街道2011年GDP排名第5,2015年排名下降至第7。均安镇则排名始终靠后。
顺德区北部、东部片区建设用地比例均达到了六成左右,而西南片区建设用地规模占比仅为30.28%。
图2 顺德十镇街GDP排名变化示意图 图3 顺德各片区土地开发强度示意图
顺德西南片区现状企业的品牌、产值、园区形象低,其中,约80%工业区产值规模集中在20亿元以下,主要分布于各村工业园内。
顺德西南片区88%工业用地的地均产值未达到顺德区的平均产值(即45亿元/平方公里);66%工业用地的地均产值在15亿元/平方公里以下。
(4)大——可连片开发利用土地规模大
顺德参与下一轮区域竞争,关键“瓶颈”是土地资源的稀缺。顺德西南片区的土地与空间承载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梦想。西南片先行发展区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已出让用地304公顷;近期可直接使用面积1669公顷;拟新征用地面积2369公顷;存量改造用地面积1144公顷,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充足。
(5)散——城市建设亮点多,但布局分散
从现状发展条件来看,顺德西南片区已形成了一些建设亮点。如规划区西侧已建成了顺德新港,未来有望成为顺德内河第一大港。规划区规划有肇顺南城际铁路穿过,并在东部、中部分别设有一处站点,西南片区通过城际铁路,可快速对接深圳、广州等湾区核心城市,进入了湾区核心都市圈的1.5小时经济圈;佛山高新区顺德园区有一部分位于规划区中部,其一期园区已初具规模。但上述建设亮点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
四、顺德西南片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1)新区开发建设对传统生态水乡的挑战
对于西南片区来说,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同等重要,西南片区的开发强度远低于顺德其他片区,因此承担了顺德大量的基本农田重任,在过往的规划中,西南片区承担了区域绿心的重任,是重要的生态保育区、水源地和小气候调节区,是东部和北部片区的后花园。
随着珠二环、太澳高速、佛山一环、江顺大桥等一系列的交通设施的落地,顺德西南片区可快速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生活圈、广佛肇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曾经的“西伯利亚”面临华丽转身的重大机遇。在下一轮的开发建设中,规划需要思考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怎样防范。
(2)统筹开发对多利益主体的挑战
顺德西南片区核心区由杏坛镇、均安镇、容桂、大良街道的各一部分构成。这些镇街过往的发展各自为政,形成产业集聚的专业镇。各镇发展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缺乏协同。
2016年12月28日,顺德区西南片区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拟整体统筹推进规划管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项目资金统筹和国有资产等。但不同镇街主体的发展阶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发展诉求各异。片区的一体化打造,无法避免功能的调整、土地的让渡等,各主体利益如何平衡,目前缺乏各主体均认同的做法。
(3)集约发展对“半城市化”的挑战
顺德西南片区“半城市化”特征浓郁,乡村社会特色鲜明,城乡冲突与融合并存。集体土地直接城市化,大量直接用于工业用地的发展,带来了城市风貌和乡村品质的恶化。大量的建设用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土地开发粗放,地均产出低。原有乡村的风貌被侵蚀,乡村与工业用地交织,半城半乡,整体开发呈现“夹生” 的状态。同时片区产业布局分散化、空间开发破碎化的现象严重。
图4 顺德西南片区土地低效利用的实景
为集约利用土地,势必要推动片区村庄和村级工业园的整合,但集体土地在整合开发时,产权不统一,经营者复杂性,导致村居工业区的改造难以“摆平”;普遍面临招商引资难等问题。在政策上,存在着违法用地、工业园无土规等问题;在市场动力方面,则存在“工改工”成本难以打平,土地整理成本高等问题。几个因素的叠加使得村级工业区改造推进困难。
五、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的规划策略
(1)依托区域大交通,积极融入大湾区
从日本东京湾区的建设实践来看,发达成熟的湾区将通过发达的高铁、城轨以及地铁线路构成轨道交通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湾区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一体化。因此规划提出要重点利用好两个城轨站点,围绕站点布局高新产业集聚平台,让西南片区的新型产业站在湾区区域合作的进沿。
图6 肇顺南城际铁路联系区域示意图
此外,综观世界主要湾区的发展经验,发达的港口群是大湾区立足世界之本。而西南片区西侧的顺德新港是招商局国际布局内河航运第一港,有望成为深圳、南沙的主要喂给港。因此,规划提出围绕顺德新港打造区域综合物流枢纽,利用其航运优势,打造”顺货顺运”综合航运平台,同时还可与湾区自贸区合作,建设“内河港自贸试验区”。
最终西南片区依托两站一港,可形成东中西三大综合发展平台,包括东侧的创智创新发展平台、中部的产城融合衔接平台与东侧的临港经济发展平台。
图7 顺德西南片三大综合发展平台示意
(2)区域统筹,融入顺德产城融合大格局
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普遍面临着如何统筹分散的片区,是否要打造强中心的矛盾与问题。规划认为,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一般离中心城区较近,且通过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可快速对接核心城市,若建设新中心,必然造成区域层面的功能重复与土地浪费,影响片区的发展进程。
规划提出西南片区应立足顺德,积极的融入顺德“井”字形产城融合大格局,规划区自身无需建设新中心。具体而言,即强化东西向交通联系,使西南片区成为顺德南部东西向产业发展轴上的重要一环,通过强化东西向的交通衔接,形成从南沙到顺德新城,再到先行发展区的广佛第三条黄金走廊。
图8 顺德西南片区区域统筹发展示意图
(3)立足湾区,突出生态与文化特色
在新一轮的湾区竞争格局中,各地市的高新产业集聚平台层出不穷,各大平台要在激烈的湾区竞争中立住阵脚,需要有足够的优势。园区竞争不仅看“硬环境”,更看“软”环境。湾区背景下,各发展平台的竞争要素呈现由浅入深,递进发展的特点,大部分发展平台主要关注政策、配套,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少数的成功园区在生态、文化方面特色明显。
西南片区的产业是基础,生态是优势,文化是亮点。西南要发展,产业是基础,产业要做强,一定要特色化,而特色化产业的引进,除了靠“硬环境”,更要靠生态、文化方面的软实力。
顺德北部正在打造潭洲湾国际创新带,对标国际,聚焦创新。东部正在推动城市升级+产业升级。为此,西南片区应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即要服务于顺德区的整体发展,又要支撑顺德北部、东部城市升级,打造生态示范区、文化本源地、健康宜居产业新城。
图9 顺德西南片区区域分工特色示意图
(4)慎重开发、战略留白,有序推进园区开发
作为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由于与核心城市尚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因此在近期的湾区竞合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大过机遇。为此,规划提出“守住优势,积极作为,慎重开发”的实施策略。即一方面,坚持守住先行区在土地储备、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慎重出让土地,防止低效开发;另一方面,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旅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提升西南片整体竞争力,等待优质项目入驻。为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划创新性的提出了战略留白的开发策略,划定了约17平方公里的留白开发区,近期不开发,等未来重大项目明确引进后再建设,为西南片发展留出战略空间。
图10 顺德西南片区战略留白区域示意图
六、结语
综上所述,顺德西南片区是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类型区域普遍存在着发展边缘化,空间破碎化,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空间整合开发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在站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对湾区核心区外围城镇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总结出依托大交通集聚高新产业,强化区域统筹,找准自身定位,突出生态与文化特色,慎重开发、战略留白,有序推进片区建设等一系列的规划策略。这些对未来同类型区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宗财, 陈婷婷, 刘玉亭. 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地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佛为例[J]. 城市规划, 2019, 43(01):33-40.
[2]姚江春, 池葆春, 刘中毅,等.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治理与协作策略[J]. 规划师, 2018, 34(004):13-19.
[3]王静田. 国际湾区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J]. 经济师, 2017, 000(011):1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