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0期   作者:张光年,
[导读] 近年来在河道工程中经常会有不能良好清淤疏浚的现象,

        张光年,
        北京市朝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近年来在河道工程中经常会有不能良好清淤疏浚的现象,缺少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不能保证河道的良好施工处理,因此在河道工程领域中应积极运用先进的清淤疏浚施工技术,严格进行控制,保证工程的良好处理。
关键词: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经济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系统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但是在河道治理方向,水利工程一直处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当中,缺乏过程管控和预防管理、建设,造成地表水的河流生态系统不稳定,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生态问题。鉴于此,在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需要建立防治一体理念,并纠正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保证生态治理的效果,让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可持续发展增添助力。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1.1河道被占用情况严重
        河道分布较广,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河道。但是随着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对河道治理不重视的情况,河道被占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防洪作用,也造成区域性的河流生态缺失,只具备单一性的水利功能。这种情况的产生让河道治理一直处于边污染边治理的过程中,河道的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1.2缺乏生态治理的分析
        在河道治理中还存在单一性功能管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河道治理只关注岸堤建设,没有考虑到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并且随着农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河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农业发展和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中的河道治理也缺乏整体考虑,在城镇中的污水排放较为明显,水质恶化,水污染严重,而在大型城市中,河道治理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综合来看,这是河道治理中缺乏生态治理分析的后果。河道治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最终的目标是维护河流生态环境,提升河道功能。
        1.3河道治理技术不规范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需要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但是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技术应用不规范,技术应用打折扣,特别在网格生态技术、断面整治过程中,存在忽视河道实际生态环境,缺乏整体设计的问题,影响了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要综合处理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河道建设保护三个方面,所以需要在治理技术的运用中做规范化落实。
2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控制方法
        2.1抓斗船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对于抓斗船来讲,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抓斗自重切土挖泥,在施工之前、之后都要设置八字锚定位,利用对锚链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船体的移动目的,自航泥驳靠于抓斗船旁,将泥土挖出来卸到泥驳舱内,在装满之后运输到指定的区域。在施工技术控制的工作中,应该使用分条、分段、分层的施工工艺,保证相关技术的严格控制。
        2.2耙吸船施工技术的控制
        此类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在挖泥船的设备上配置带有耙投的挖掘器具、水力吸泥的器具,通过DGPS技术、电子海图等准确性的进行定位处理,确保在开挖区中能够使得耙臂放入水下一定深度,耙头可以和泥面之间互相接触,利用潮位遥报仪设备、明确潮汐水位,合理进行挖掘深度的管控,利用推进装置设备,使得挖泥船能够在航行的过程中,对耙头进行拖带使其处于前移的状态,然后挖掘水下土层的泥沙,之后利用泥泵的抽吸作用从耙头的吸口吸入挖掘的泥浆,经过泥泵的排出端和排泥管将泥浆装入挖泥船自身的泥舱中。

施工技术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当船舱装满泥沙后,停止挖泥,起耙航行到指定的抛泥区处理疏浚土,再返航施工。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着完善的自挖功能、自装功能、自卸功能,施工技术控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在船舶进入现场之前,需要准确定位校准耙投的部分、平面的部分,在合理记录、改正误差的情况下,结合设计图纸的内容分层次、分段性的进行开挖处理,绘制相应的施工图纸,同时还应利用潮位遥报仪实时进行水位变化信息的接收处理,动态性的调整耙头具体下放的深度。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通过疏浚监测系统与平台,对水下地形状况进行实时性的监测分析,完善耙头三维空间显示功能,为开挖施工、其他施工提供一定的支持。具体的工作中还应注意,边坡区域应在缓流的部分合理处理,预防因为流急的问题出现船体部分、耙头部分的位置变化现象,保证耙行走方向的良好控制。具体工作中还需合理应用船舶的动力定位系统、跟踪系统等,预先性的进行边坡开挖线的设定处理,智能化控制风、流的外力因素,保证施工技术的良好协调控制。
        2.3排干清淤
        渠道清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而且往往工程量比较大,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在具体实践中,排干清淤是一种使用较多的方法。排干清淤法,又可以分为干挖法和水力冲挖法两种模式。干挖法,就是在出现淤积的渠道,对两侧进行封堵,然后排干淤积段内的积水,将淤积物暴露出来,然后通过挖掘机或是人力开挖的方法,将淤积段内的淤积物挖出来,将渠道内部清理干净之后,撤出两段的封闭设施,让渠道恢复通畅。而水力冲挖法,就是现在渠道内寻找一个低洼地区,通过水力冲刷设备,对渠道内部的淤泥进行冲刷,将淤泥全部冲刷到事先确定的低洼区域内,然后再通过泥浆泵抽吸,将低洼区域内汇集的泥浆全部吸出来。总的来说,排汗清淤,都不适合在汛期使用,一般需要在非汛期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2.4水下清淤
        相较于排干清淤,水下清淤是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清淤技术,能够在汛期使用,局限性相对小一些。水下清淤不需要排干渠道内的水,可以直接进行疏浚清淤作业。水下清淤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技术,比如泵吸法、挖机法等。
        泵吸式,就是通过泥浆泵设备,直接从渠道内将淤积物吸出来。而具体的作业形式,可以采取前文提到的水力冲挖法。也就是将渠道内的淤积物通过水力冲刷堆积到一起,然后在岸边通过泵设备直接将淤积物吸出来。
        挖机法,就是通过挖掘机设备,在渠道边直进行挖掘,从渠道内将底部的淤积物挖出来。需要注意,通过挖机进行挖掘清淤,在原则上不得超过设计深度。如果清理至设计深度时,依然存在不良土质,则需要监理、设计代表以及业主等现场勘查和协商,确认是否继续往下清挖。
        2.5重视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治理中应落实以环境促进环境发展的思想,加强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保证生态治理河道的思想落实。生态护岸工程是以建设良好河道岸堤生态环境来保证防洪、水利和水资源的功能。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当中,而农村则应注重生活垃圾的管理,建立集体垃圾处理点,发展绿色农业技术等,减少生活和种植对地表水的污染程度。然后主要开展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这其中要将防洪需求作为核心,做好河道弯曲度的控制,以此调节水流速度,提升防洪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河道清淤疏浚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有施工难点问题、其他的问题,不能保证清淤疏浚的安全性,也很容易引发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不能保证清淤疏浚的合理处理、施工操作。在此情况下,企业应形成正确的施工技术控制观念,在各个阶段结合清淤疏浚的难点情况、技术应用特征等,严格进行技术的控制和协调管理,在增强施工有效性的同时发挥不同技术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艳.龙滩水电站下游河道疏浚治理工程效益分析[J].水力发电,2017,13(04):79-81.
[2]文国来,马永志,王婷.河道清淤及淤泥制混凝土砌块技术——以深圳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J].环境工程,2018,46(12):39-42+47.
[3]夏祖伟,杨平,朱,等.城市内河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及措施研究[J].人民黄河,2020,22(10)13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