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谊
滕州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山东 滕州 277599
摘 要:由于极端天气条件的影响,暴雨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灾害,也增加了城市的排水困难。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在城市,城市建设用地也在扩大,但大多数城市防洪排水设施仍然落后,这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城市建设方面的各种问题和不足,防洪和排水建设方面也很难取得进展。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生态环境;人水和谐;
前 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防洪与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将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在分析城市防洪排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防洪要防排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要由单一的防灾减灾向综合治理转变,兼顾城市安全和改善城市环境。洪水应与水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和谐城市。
一、城市防洪排涝形势严峻
城市往往是周边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那里的财富高度集中。可以说,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辐射范围的核心,承担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一旦一个城市发生灾难,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洪水已成为威胁城市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城市拥挤的情况。在处理近年来的城市拥挤事件时,人们发现城市拥挤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造成了一些伤亡。例如,2005年夏季某市的城市拥挤造成1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20多人伤亡;2010年夏季临安水灾造成2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2011年夏季在北京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直接导致北京广大地区交通瘫痪,城市甚至瘫痪了一段时间;邢台洪水发生在2016年夏季,造成25人死亡,13人失踪,经济损失无法记录。从实实在在的事件不难发现,我国防洪排水问题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二、防洪排涝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防洪排水与全市建设规划有关。如果城市排水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城市建筑规划、铺设地面道路和设计污水管道。在中国,沿河流域受到洪水的严重影响以这些地区为例,由于城市位于低洼地区,流域两侧的河流网络密集,因此很容易将洪水引入这些地区的城市。一些严重地区几乎每年都遭受洪水袭击,但在季风和台风的影响下,降雨集中在这里,水资源潜力巨大,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强度洪水。目前,如果城市排水工程不到位,不仅会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周边地区居民,引发一连串的应对。如果前者仅仅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后者实际上是人类疏忽造成的。因此,只有认真研究和制定预防洪水和拥挤灾害的措施,并尽最大努力控制洪水和在城市建设排水系统,灾害造成的损失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三、中国城市防洪排涝面临的挑战
1.防洪和排水意识薄弱。对城市防洪和排水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城市正在建设大规模项目,年复一年地增加投资和城市发展和建设,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政府应重视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建设。从长远来看,城市防洪和排水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2.防洪排水支助设施不足,运作效率低下。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旧城防洪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雨水和污水的汇合造成管道堵塞和泄漏的严重问题,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没有到位,给供水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建设新的城市地区时对防洪和排水缺乏重视,出现了注重地面而忽视地下室的工作理念,这也将导致城市防洪和排水设施建设的延误。
3.城市防洪排水标准较低。在中国,城市防洪排涝设计标准落后于城市发展,标准相对较低。统计结果显示,迄今为止,中国近650个城市承担着防洪排涝任务,其中80%的城市按照防洪排涝标准每50年设计一次;60 %的城市控制和排水设计符合防洪和排水标准,不到20年;甚至有些城市根本没有设计防洪和排水系统。
4.城市防洪排水技术落后。加强城市防洪项目建设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城市洪水的发生。此外,它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来支持它,例如新的3S技术、预警系统和洪水预报。相反,这些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仍然不成熟,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布局、紧急救援和旧管网探测方面。
四、城市防洪排涝的对策
1.改变对洪水的认识,调整人与水的关系。洪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诱发因素非常广泛。洪水可能是供水系统的洪水、风暴、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造成的,甚至人为因素也可能造成洪水。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灾难性的。当洪水超过一定限度时,会破坏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清除上部的大量土壤,甚至损害水质;另一方面,它是有益的。适量的洪水能够涵养底下水源、清淤河道、带来的淤泥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改善生态环境等调整人与水之间的对立关系,建立人与水之间的新关系,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洪水提供空间,学会与洪水共存,并从简单的防洪转向适当的防洪、自然改造人与水之间的新关系包括三个含义:第一,预防和控制洪水;二是利用洪水;三是改善生态环境以人与水之间的新关系为基础的城市防洪规划旨在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审查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总体效益,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2.将防洪规划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城市防洪规划是指旨在组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以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的特别规划。它是受洪水威胁的城市总体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所在河流流域防洪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洪灾是客水入境造成的,涝灾是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的,洪灾和涝灾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并伴随着目前,我国城市防洪规划大多包括排水规划。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纳入了防洪排涝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建设是军事防御防洪工程的统一;第二,城市供水系统是一个多功能单元,它有许多功能,如供水、排水、运输、防火、环境美化、军事防御等。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系统主要由堵水、排水、运输、仓储四个系统组成。这些规划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值得强调。现代城市水利排水系统规划应包括:水利系统规划、排水系统规划、运输系统规划和存储系统规划。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对城市水灾的工作应该从以前的单一防洪项目建设转向综合处理保护城市安全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工作,将工程措施与水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结合起来。在防洪过程中,需要控制预防与避免、预防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现状,又要考虑城市社会长期发展的环境要求,树立防洪理念,有机结合城市防洪与长期环境保护。 倡导城市防洪建设与城市资源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规划设计,自然关心城市景观的变化。在保证城市防洪能力的原则下 尽可能降低路堤高度,将路堤与建筑、道路、景观小品、亲水设施、各种植物的选择相结合,打破单调冗长的路堤,打造多样化的滨河景观和滨水空间。
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防洪排涝技术措施和非技术措施的紧密结合,转变和更新观念,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防灾新思路,减灾救灾可以有效抑制我国洪涝灾害风险上升趋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对防洪排涝能力的要求,适应新时期科学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雄伟.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与对策.2019.
[2]黄忠盛.浅谈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