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预埋管道横穿已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邓伟津
[导读] 目前随着国内城市发展迅速,配套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步加大,
        邓伟津
        44018119780423****
        摘要:目前随着国内城市发展迅速,配套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步加大,新建市政工程预埋管线需经常性横穿已建市政道路。鉴于此,文章以某市政道路给排水及电力、信息管网工程为背景,首先提出两种横穿遁路管网施工方案并进行分析和选择,然后阐述了施工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对其横穿已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详细的探讨,包括交通导行布设、破除路面、沟槽开挖、国防军用光缆保护、管道安装等内容,希望能促进市政道路管网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管线复杂﹔交通导行;人工开挖;光缆保护
        1工程背景
        某市政道路管网工程,在平交路口需横穿已投人使用的市政道路,市政道路管网需横穿DN800mm 的污水管道、电力、信息管道、给水管道及交通管道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已建市政道路管网平面图及物探分析结果,已投入使用的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复杂,包括雨水管、污水管、电信、信息管线、路灯管线、国防光缆、军用光缆等,特别是国防、军用光缆具体埋设深度、数量不详。
        2横穿道路管网施工方案的选择
        国内目前横穿道路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开挖法,另一种是路面开挖法;前者不开挖路面施工法避免了路面开挖,不因管道埋深增加开挖土方,交叉施工时不互相影响,管道不需基础,环境污染小,不影响交通。但施工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施工机械和施工现阶段工程造价偏高,不开挖路面施工难度较大。后者地下管线横穿市政道路时采用较多,工程造价低,施工方法简单,对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要求不高,便于施工,施工时间较长,需全封闭道路或封闭半幅道路施工,影响交通(半幅道路通车时间至少15天)、后期修补路面影响美观,开挖泥土造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控制严格。根据横穿管网设计图纸及现状管网情况,由于横穿管线种类较多、已建道路管线复杂、国防、军用光缆埋深不详,故施工造价过高、安全风险较大。经综合考虑选用路面开挖施工。
        3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根据已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横穿道路管网施工所涉及的方案,绘制交通导行图,编制交通导行方案,根据国防军用光缆保护要求,编制国防军用光缆保护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编制管道横穿已建道路施工专项方案,完成各方案的报批工作。
        (2)交通导行方案报批后应向道路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道路开挖、交通导行施工许可证,签署安全保证协议。
        (3)编制国防军用光缆保护方案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通过后,报国防军用光缆管理单位审批通过,获得施工许可证,签署安全保证协议。
        (4)根据获批的施工方案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明确重难点、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对工人做好安全及注意事项交底,认识开挖沟槽军用光缆的重要性,加强工人在施工中的责任心意识。
        (5)施工前,请军用光缆相关单位相关人员提供军用光缆的走向、埋深,项目部测量员、技术员配合部队人员记录勘测数据,并用军用光缆专用警示牌标注出光缆的准确位置。
        4开挖已建道路预埋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4.1测量定位
        施工放样测量前测量人员先校核施工图纸,按施工图纸提供的位置和坐标,确定出开挖边线及开挖区域与光缆走向线,沟槽边线位置应弹出墨线或用油漆做好标记,明确标明施工区域距离光缆的距离。
        4.2交通导行布设
        根据交通导行布置图及导行方案,施工围挡沿已建道路中心设置,为方便后续施工,布置时向非施工区域偏移3m。水马沿剩余未封闭全部车道总宽的1/2中点处布设,保证左右两车道宽度相等。安全栏杆距离沟槽边0.5m:先破除右侧施工,左侧保持通行,待右侧施工完成恢复后再施工左侧。
        由于本工程分幅施工,交通组织措施尤为重要。围挡布置后,原有双向6车道将变为双向两车道通行。为了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围挡布置时在施工作业区两侧分别设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共6个区域。同时,在交叉口和沿路设置前方施工、限速20km/h .前方改道、减速慢行、施工结束、解除限速,夜间警示灯等交通标牌和安全标牌。并沿车流方向两侧各设置1名交通疏导员,使施工区域能够有序通过。
        4.3破除路面、沟槽开挖
        测量人员在开挖前先放出开挖线,现场施工员根据开挖线开挖基坑,先根据现场军用光缆的位置及周围的情况细致认真挖好探坑,确定地下军缆埋深,在施工前人工探挖,以探明地下军用电缆的实际走向和实际埋设深度。


        采用切割机沿开挖线切割沥青混合料路面,现场施工时尽量降低对道路的破坏程度,保证管道安装的工艺要求,根据设计图纸控制开挖面、开挖长度等要素,沥青路面及基层破除采用人工配合风镐,破除后用挖机装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开挖沟槽过程中,有地下管线的断面存在原有自米水管道、电信、通信等管线,应做安全保护措施。
        开挖到预埋管道基底设计标高后检测基禧地基承载力,其值应≥200kPa,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请建设、监理、设计等人员现场查勘,共同确定换填材料、换填深度,并及时采用换填、分层压实,按实收方。开挖完成后,自检验收高程、基底宽度、排水情况等,合格后通知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验槽,并形成记录。
        4.4国防军用光缆保护
        现状国防军用光缆沿道路两侧分别布置,采取现场施工悬吊保护措施,必须独立保护每根光缆。当两根光缆间距<0.5m时,现场三角支撑过于密集,可采取中间加设横梁木板,两根光缆一起悬吊的方式,从而节省材料和施工时间,有利于减小对开挖坡面的影响。
        悬吊保护统一采用刚性悬吊方式,并对光缆进行加固保护。在保护之前,采用PVC管或波纹管包裹跨越基坑部分的光缆,确保光缆在悬吊过程中不受损坏,待悬吊工程完工后方可进行后序工作。
        4.5管道安装
        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完成污水管道的安装作业。土方开挖完成后,在槽底高程经复核无误后捋沟槽基础填筑10cm砂垫层,砂垫层选用天然河沙,回填时适量洒水以便于夯实,必须用中粗砂填充插捣密实管道有效支承角范围,与管底紧密接触,不得用其他材料填充。下管前将承口内和插口表面及管身的泥土脏物清干净。混凝土管按规定选配合理的胶圈,套入插口端部,试其松紧度是否适应,做到松紧适中、平整、顺滑、无扭曲。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密实度及排水沟的完好程度、土基有无坍松等。下管时将管道一字排开,尽量一次就位,以减少槽下滑动。管段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保持两管中心线对准、间隙均匀,请专人察看胶圈滚人情况,如发生滚入不均匀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工作位置。管道安装后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回弹。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立即测定高程中心线,间隙量等质量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望。
        4.6沟槽回填
        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回填材料采用中粗砂或易密实材料。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物体。管、涵两侧对称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cm(虚铺)。管顶覆土50cm范围内不得用重型机械碾压,轻秀压实,管顶0.5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0.2m。回填应满足道路路基填土压实度要求,第一次回填至电力、信息管道底标高。根据设计图纸,铺设信息、电力管道、给水管道、交通管道等管线。中租砂回填至设计标高后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必要时采用洒水车进行水夯,不得碰撞已有管线,压实度应满足道路路基填土压实度要求。
        5注意事项
        (1)探明道路原有管线,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开挖原有道路,探明地下管线的地下管线布置情况尤为重要,施工前邀请管线所属单位人员现场监督与指导,遵照开挖方式的选择,必须采用的人工开挖的区域,切勿采用计划开挖。现场施工前组织管理人员、班组、工人及机械操作者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听从现场指挥,不得违章操作。
        (2)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得随意开挖及占用道路。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组织各类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并提前向道路主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及光缆管理部门报批,获得行政许可,签订安全保证协议。严格按照提交的方案实施,控制施工工期,占用道路的范围,并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交通通行。
        (3)文明施工,做好扬尘治理。因已建道路车流量较大,周边居民较多,施工前,道路围挡、出人口必须干净、整洁,每日派专人清洗。运输车辆必须覆盖防尘布,不得带泥土上路,现场土方必须做好覆盖,控制扬尘。夜间施工有效控制噪音,不得扰民。
        6结束语
        地下管线横穿市政道路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特点,从工程造价、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管材、管径、管线的长度、土层性质、交通影响及环境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在交通流量大、交通无法分流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非开挖路面施工方法;交通流量不大或交通可以分流的情况下,采用开挖已建道路预埋管道的施工方法。
        最优方法是市政道路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超前规划、提前设计,尽量减少地下管道横穿已建道路,避免对原有道路的破坏,保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彦辉,曹魏.市政工程预埋管道横穿已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6):261-262.
        [2]彭少龙,刘卓华.某电站引水管道横穿隧道保护涵处治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4):281-285.
        [3]丁红艳.高填方路堤下横穿管道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07):136-137+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