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哲文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新型城镇化主要是解决以前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乡镇发展不充分。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绿色发展的民生工程,本文以望宝川村为例,就规划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思考,旨在进一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内容,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望宝川村
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加以提炼和升华的具象概括,是美丽中国的坚实基础和良好铺垫,要继续大力、高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建造充满温馨、幸福美满的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绿色发展的民生工程,本着“先规划,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补短板,提质量;重管护,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效益,有效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快速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1美丽乡村的内涵
生态美。传统村落的形成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托,实现了山水田宅的有机结合,生态环境良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开展,需要重视生态美的创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美。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提高村庄环境卫生,结合农村实际,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安排专门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保洁,分类收集农户的生活垃圾,村集体组织人员定时定点清运生活垃圾。
生活美。近年来,农家乐,近郊游火爆,逆城市化初见端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应当将乡村景观与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彼此相辅相成。立足现实生活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基于土地流转促进其整合,通过集约化方式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1]
2望宝川概况
望宝川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位于京北燕山余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属于自然生态涵养区,浅山地形区。该区域以低山为主,村落大部分在低山丘陵宽谷台地上,环境秀丽宜人。
2.1地形地貌方面
望宝川村北高南低,村庄基本海拔在380-450米左右。该村落环山相报,是著名的盆底村、长寿村,成村于明代。村北山体石林耸立,山体土壤呈酸性。
2.2气候气温方面
望宝川村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的凉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天高气爽,雨热同季,日照充足。一月平均温度为-4.1°C,七月平均气温为25.8°C,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63 天,平均生长期为200 天,常年降雨量600 毫米。生长期较长,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2.3经济作物方面
望宝川村以林果业农业经济为主,盛产板栗、核桃、十里香香梨、红果、山楂等干鲜果品以及西兰花、土豆、芜菁等农作物,山地常见中草药有柴胡、远志等。
2.4文旅产业方面
目前望宝川村旅游业发展迟缓,登记的多家农家院,由于旅游设施不完善、游客量较少等因素,经营情况不理想。村庄希望能发展旅游业,带动村庄发展。
2.5经济收入方面
村庄人均收入相对较少,根据调研了解2019年村人均收入约56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及林果业种植,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3望宝川村规划设计要点
3.1保护村域生态环境
丰富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独有资源。传统乡村发展主要就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代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出乡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和生态保护之间能产生相互制约[2]。但是,规划团队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敬畏自然,减少生态破坏。村容村貌的改造手段尽量简洁,因地制宜取材,取可再生循环材料,减少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修缮穿村而过的河渠,改善微气候环境。
3.2调动村民自主活力
美丽乡村的体现不局限于自然和外观,更体现于社会层面,为强化美丽乡村的经济基础,需要高度重视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传承发展也具备优良条件。在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最大程度上保护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宣传工作,使得群众对此项工作有所了解,明确自身的作用,进而积极参与。村民们需要什么,规划师就规划什么。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并给予科学的判断,正确引导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望宝川村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服务村民听取建议,并不意味着跑马圈地,是为了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村庄社会的公平正义,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村容整治。[2]
3.3突出村庄特色文化
“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为避免在美丽乡村的建设浪潮中迷失,失去望宝川村的特色。望宝川村是长寿村。寿文化,作为望宝川村的特色文化资源,保留赓续。作为村庄的标签,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提炼,将地方特色寿文化与风格融入其中,各种景观不能与当地地域性文化产生冲突,尽量保持一致,赋予乡村以美丽的内涵。乡村景观应当注重乡土风情的融入,考虑以旅游实现景观的经济创收价值。[3]利用乡村景观小品,凸显望宝川村的寿文化,提升乡村辨识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的文化感染力,积极传播“寿文化、孝文化”等传统文化。
3.4规划村落合理布局
就当前望宝川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不足。需要我们村庄规划师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区域自然社会情况,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不盲目借鉴其他地区乡村规划设计方案,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能够适应望宝川村未来的发展。
充分考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不一味模仿城市形态,多层居民楼的建设虽然整洁规范,但对于乡村居民来说,其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住宅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并不能够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调研阶段,将村庄现有建筑根据表观质量状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提出明确的修缮方案,避免统一“刷大白”,作出特色,有区别。空闲宅基地,提出房屋建筑修建样式参考,提升村民建筑审美,引导自建房屋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由于望宝川村位于浅山区,夏季有山洪灾害风险,规划设计防灾减灾设施,设置应急疏散场地,房屋建筑布局与防灾减灾设施不冲突。
3.5提高村宅基础设施
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不能只关注生态环境美化、建筑环境美化,而是需要切实改变乡村被污染的生活环境。比如建造标准厕所、化粪池、沼气池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切实改变人居生活环境。望宝川村生活基础设施薄弱,给水管网年久失修,无污水管网,污水散排横流,夏季容易滋生蚊蝇,卫生状况差。规划设计中,首先考虑给排水管网规划的可操作性,将其列为急需解决问题,建设阶段优先考虑。整洁的卫生环境可以使人们在舒适的乡村环境中生活,有效分割开生态区和居住区,提高幸福指数。
结语:美丽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承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示范。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保护村域生态环境,深入挖掘村庄文化特色,运用专业的村庄规划知识和技术,采用微创手段,科学优化村落布局,树立村民文化自信,提高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状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1:141, 143.
[2] 王景峰.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及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1:35.
[3] 胡露天,陈贤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建筑·建材·装饰.202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