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落
湖南省湘钧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边坡是公路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为确保边坡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在边坡施工中应合理应用适宜的支护技术方法进行防护,前期应做好公路工程现场地质勘测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支护施工方法,并加强各项技术应用过程管控,确保公路工程应用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我国公路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边坡施工技术;实践运用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处于黄土地区,工程路线起终点K15+145.791~K20+094.561,路线全长4.950㎞,工程公路等级达到二级,设计车速60㎞/h,双向两车道、路基、车道宽度分别是12m、3.5m。在本工程中新建2座桥梁,1座隧道,工程造价10488.5万元。本标段共计有5段属于高边坡防护工程,分别是:
1、K15+400~K15+525段;2、K16+640K16+740段;3、K17+501~K17+540段;
4、K17+700~K17+779段;5、K19+221~K19+260段。
公路黄土高边坡的形成和沿线的地形地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公路工程线型主要沿沟谷布置,并靠近自然斜坡坡脚位置,修建道路过程中对路段采用的是半填半挖及全挖工法,这是黄土高边坡形成的重要基础。本标段中形成的高边坡基本是由新、老黄土构成,局部深切沟谷路段形成了由老黄土和第三系红粘土与基岩构成的边坡。
二、在边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一)拦渣墙或挡土墙的应用
拦渣墙工法主要适用于高边坡开口之外还存有较高自然边坡,公路工程里程相对较长,沿线道路状况较复杂的工况中,用于高山、峡谷等地区公路建设中有相对较高陡的自然边坡,且边坡上存在着不能控制的危岩体,为规避岩石崩塌掉落而损坏公路工程,建议在和公路工程边坡开口线之外一定范围中布置长度适宜的拦渣墙,其对高边坡上岩石滚落过程能起到较好的拦截作用,进而使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得到更大保障。挡土墙工法主要被用在边坡开口线之外有一定面积的覆盖层前缘,在高边坡具体施工阶段,若不能彻底清理掉覆盖层,则施工方可以尝试将一道挡土墙布置在覆盖层的前缘,并配合使用“植草+框格梁”的固化方法。
(二)锚索框架梁施工的应用
本工程施工中,因为遇到了连续强降雨天气,K19+221~K19+260段边坡在K19+76部位坡顶上两处泉眼在极短时间中朝向外部冒水,并且还有断层生成的破碎带,雨水持续渗流到本段边坡坡体中,造成局部坡面发生溜塌情况。为应对上述问题,采用8m×8m预应力锚杆框架梁对区段进行防护。预应力锚索框架有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工期漫长等特征,本区段整个边坡长32m,配合应用4束钢绞线锚索,锚索长度共3034m,锚固段长8~12m,单孔拉力设计350kN,呈方形排布,设定间距4.0m×5.5m,截面规格0.5m×0.6m。锚索施工流程可以做出如下表述:锚索设计与加工→修筑坡面及测孔→钻孔→安装锚索→输注浆液→封孔→框架梁、锚斜托→张拉、锁定以及局部补浆→C30砼封锚处理。框架梁、自由段、锚固段组合制作预应力锚索,配合应用4束钢绞线锚索,沿着锚索体轴线方向在钢筋每间隔2m布置一道架线环,锚索体保护层厚度≥2cm;用HDPE管作为自由端套管,封堵自由端时应用防水胶布多层绑扎处理。手工安装锚索体过程中,配合使用高压风吹孔,缓缓将锚索安置进孔中,利用钢尺度量孔外露的预应力筋长度,据此测算出孔内锚索长,确保锚固长度的有效性。本工程中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水泥砂浆配比1:1,水灰比控制在0.4~0.5,强度≥40MPa。
注浆压力0.5~0.8MPa,具体操作时观察到孔口连续溢浆5min以后暂停注浆,砂浆凝固以后发现其体积收缩时,要尽早进行补浆,直到整体注满。钢筋砼框架梁施工阶段,控制框架梁坡度1:1,利用C30砼实现整体浇筑,竖梁浇筑在前,横梁浇筑随后,人工捆绑钢筋,立模板,钢筋锚固模板以后浇筑砼,确保以上操作的连贯性,拆模后持续养护7d。本工程中,锚索设计拉力350kN,张拉分级稳压3min,最末级稳压5min;封锚时采用的砼等应高出框架梁砼一级。
(三)坡体排水的应用
1、坡体内部排水。采用仰斜式排水孔能较好的排出坡体内部的地下水,且经济性较高。采用该种工法前,要全面掌握地下水的水量大小、补给始源、运动迁移规律及岩土赋水性。通常将仰斜排水孔的深度控制在30~50m。过长时不仅会增加钻孔方向的控制难度,也易造成孔中出现塌孔或堵塞情况,降低应用效果。仰斜排水孔的间距控制在5~10m内,孔上仰角度5~10°,孔径70~150mm,用直径60~100mm塑料或金属管插进孔中组作为滤水管。管底局部是流水槽,上部3/4范围中均匀预钻Φ5~12mm孔眼以促进集水过程。管壁外部包裹1~2层镀锌铁丝网或土工布,其对淤塞形成能起到一定防控作用。
本工程中滑面处于开挖面之下12~15m,结合监测资料发现整个滑坡均处于稳定状态。且路堑设计标高位处于地下水位之下3~8m,综合分析后认定地下水位偏高是造成坡体变形的一项敏感性因素,确定了如下的综合整治方案:顺沿路堑坡脚布置仰斜排水孔,孔深32.5m,仰角5°,孔口标高按路基设计高出1.2m,共计24根;边沟下方布置纵向排水盲沟,总长350m;对坡顶进行清方减载处理,削方平台上布置截水沟;坡脚处布置高度达5m的抗滑挡土墙,坡面均采用窗口式骨架护坡。
2、坡体浅层排水。主要用于排除挡土墙、护面墙后方的地下水,既往利用将泄水孔布设在以上构造上的方法,可能会因设计精确度不足、施工不规范等,导致泄水孔失效,还会在水流作用下导致墙体或坡体坍塌。鉴于以上情况,本公路工程建设阶段,决定应用PVC半花管将传统泄水孔取代,取得了较好的排水效果。PVC管材经济性较高,半花管加工操作简单,施工快捷,能取得较好的排水效果。
(四)植物防护坡技术应用
1、栽藤护坡。即将攀缘性藤蔓类植物栽种在护面墙、抗滑桩挡土墙等之上,用其遮挡和环境协调性较差的人造景观,对环境能起到较好的美化作用。藤蔓类植物自身有较强的覆盖性。在防控降水对坡面的击溅作用方面也表现出良好效能。在公路工程建设实践中,如果发现岩质或土石质等不适合栽种草树的低矮边坡上,可以尝试采用栽藤的方法,进而减轻降水对边坡造成的破坏。
2、三维网植草护坡。该项护坡技术主要是应用三维塑料网自身具备的固土能力,将单层适合植物生长的耕植土堆填在刚挖出的坡面上,而后将一些植物栽种在填土之上。具体施工过程可以做出如下阐述:坡面清理→开挖固定槽→铺筑三维网→填土撒种→管理养护。
3、厚层基材喷播。采用特定额度机械设备把植被种粒、肥料、土壤、保水料等混合物添水后,通过高压喷射至岩质坡面。在确定喷射层粘结硬化以后,便会在岩面上形成具备较强抗冲刷能力的硬化层,这种硬化层内具有连续空隙构造,为植被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具体工程项目为实例,较为详细的探究了黄土地质条件下高边坡施工的技术方法、应用要点等,主要包括挡渣墙或挡土墙、锚索框架梁施工、坡体排水以及植物防护技术等内容,希望能对同行实践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浩.公路工程高边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福建交通科技,2020(04):21-24.
[2]李秀荣.公路工程高边坡防护技术及施工探讨[J].交通世界,2020(1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