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生态发展理念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两个层面的需求,其彰显了可持续性的特征,具体至房屋建筑工程领域,贯彻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提高建筑综合品质的必要前提。鉴于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渗透力度不足、实际工作成效欠佳的局面,应当对其加以探讨,梳理应用思路,发挥该理念的引导作用。以城乡规划工作为背景,阐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和主要目标、设计原则,根据现有状况探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其中的应用要点,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
关键词:生态设计理念;房屋建筑;节能降耗
在乡村规划设计中,以生态化理念设计建筑,优化建筑的生态特征,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乡村生态状况的改善,打造绿色健康的乡村空间环境。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应当以生态及循环使用为设计原则,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势特点的优势,探索与使用经济实用型新能源,以加强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促使建筑的生态化发展。太阳能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公害等优点,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优点,将其运用到乡村生态建筑设计中,既能够减少农村生活成本的支出,减少能量使用导致的经济消耗,同时也能够加大清洁能源的运用力度,让零能耗建筑成为可能。此外也可以通过材料与结构的设计来体现生态环保理念,提升建筑的绿色水平,增加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感,打造自然环境下的生态建筑。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对城乡规划的作用
生态建筑是基于传统建筑而衍生出的新型形式,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征,在现阶段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项以建筑为本体、融入生态学的综合性工作,其探寻的是人、建筑、环境三要素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以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融为有机的整体,服务于用户的同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但同时也伴有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城市的居住环境恶化,河道水质每况愈下,城市上空被雾霾笼罩,生态危机加剧。资源的开采规模扩大,有限的资源供应与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间产生矛盾。作为在基础建设领域占比较大的房屋建筑,其自然也面临种种发展困境。为突破发展束缚,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以节能降耗为主要手段的建筑建设方法得以应用,给摆脱发展困境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2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应用目标
2.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易对周边环境造成较明显的破坏,虽然在竣工后周边生态有所好转,但依然无法弥补建设期间所造成的永久性影响,从而降低居住空间的品质。对此,在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应兼顾生态与人类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破坏,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2.2提高舒适性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下,建筑应彰显出人文关怀的特色,通过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均为关键要素,例如需要加强通风、改善采光效果等,给用户营造接近于自然般的体验感。在发挥出自然环境的优势后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例如提高采光效率可缩短灯具的照明时间,减少电力资源投入。
2.3实现节能环保
房屋建筑的设计需要在美观和节能环保间寻求均衡点,雍容华丽固然具有审美价值,但存在材料投入量增多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走简约化路线,以简单的材料为主,适度搭配其他材料,此举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美感。此外,在选材时应优先选择环保型材料,还要求此类材料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降低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2.4引入新技术
传统的房屋建筑方法存在粗放化的问题,随着社会各界对房屋建筑要求的提高,需要在既有建筑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发挥出前沿技术的驱动作用,引领房屋建筑超朝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3生态房屋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现阶段,房屋建筑并非完全是“钢筋水泥”层面的内容,其需要与周边环境、业主需求等相结合,创造包含建筑主体、人、环境三要素的整体系统,通过优质的建筑与环境为人服务,同时人在优质的环境下将进一步强化生态意识,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由此形成良性作用机制。在建筑设计中不可出现过度发展建筑而迫使周边环境受损的情况。
3.2低污染原则
从3个层面考虑:首先积极应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通过多种途径并行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的能耗,例如可结合房屋建筑现场的实际情况,发挥出阳光、雨水等自然资源的优势,将其用于发电、灌溉等场景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其次,尽可能实现建材的无害化,例如板材、管道等材料应具有环保的特点,避免在使用期间大量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最后,鉴于业主的室内活动较为频繁且在室内停留时间较长的特点,需深度优化室内环境,具体可从户型布局、门窗搭配等方面切入。
3.3耐久性原则
建筑是集钢筋、水泥等材料于一体的完整结构体系,各部分材料的质量均要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耐久性,使其在设计年限内可正常使用,减少维护工作量和材料废弃量。
4.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提高自然通风水平
通风对调节建筑的温度和湿度具有较突出的作用,基于人为手段所采取的通风措施虽然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存在能源消耗量偏高的问题。鉴于此,可充分采取自然通风措施,提高空气的流通效率,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实现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的优化,而在自然通风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再辅以设备通风手段。廊道是提高建筑通风水平的关键,其在加强空气流动、增加建筑内部新鲜空气注入量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城乡规划中,需要以现场地形、自然风的方向为主要考虑对象,合理规划通风廊道,利用建筑的结构优势塑造空气循环系统,将其作为主要通风手段。
4.2通过植物改善小环境气候
植物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调节小环境气候、提高美观感等方面均具有较显著的应用效果,因此可以将种植绿色植物作为改善建筑环境的重要途径。根据房屋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合理搭配适应于室内环境的植物,随着植物自然生理现象的发生,可改善环境品质,避免气候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例如,可以在建筑物表面铺设绿色植物,形成绿色屏障,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室内的环境品质。此外,绿色植物的合理配置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审美价值。
4.3应用节能环保型能源
传统能源在使用期间伴有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且过度利用传统能源必然加剧枯竭的局面,因此正确开发新能源成为重要的发展途径,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能源均是重要的应用对象。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动作用下,以房屋建筑现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立足点,充分收集自然资源,再用先进的工艺转化为可供用户使用的能源。太阳能的应用是重要方式,可在太阳能板的作用下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建筑的照明需求。由于太阳能的采集方式简单,因此可高效生产电能。但太阳能的采集与利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需要配套储能装置,以便在阴雨天气可向照明系统提供电能,若确实存在供应量不足的情况则接入电网,按常规方式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工作要点展开探讨,希望所提内容可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以促进生态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在结构设计上,以绿色建造为主要理念,考虑到建筑选址、整体布局、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能够充分获取自然光源,做到有效的通风散热作业。
参考文献
[1]毛洪宇.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9(23):193.
[2]何斌.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J].房地产导刊,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