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蓓蕾
(中共瑞安市委党校 325200)
近年来,各级党委始终将关心关爱基层党务干部放在党建工作重要位置,从最初的政治经济待遇到现在的心理关爱服务,关心关爱的理念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从物质层面渗透到了精神层面。如何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务干部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关爱服务,真正做到“从心理上关怀”基层党务干部?以下是笔者在基层“党建+心理”工作中的一些实践思考。
一、时代背景
1、理论研究。目前,对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关爱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工作)压力状况和人格特征分析这三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都是来源于局部地区的抽样调查,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差异,并不能成为广泛开展基层心理党建工作的有效依据。由于缺少有着系统心理教育体系的干部心理关爱服务的党建基地,这些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干预策略大部分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真正有效落地、真正有效实施,能开展的大多只停留在心理讲座这一传统、单一的方式上,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2、现实问题。2019年2月,我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中提到,我国公务员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特别是一些乡镇干部普遍存在工作繁琐、检查繁杂、任务繁重、节日加班常态化、家庭关系边缘化、亲子交流微信化,严重缺乏锻炼和休息,出现职业倦怠、身心疲惫、情绪压抑,甚至出现严重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且,在2009-2018年底公开报道的自杀官员399人中,自杀原因不详的159人,在报告自杀原因的240人中,明确提到因抑郁或抑郁症自杀的75人。
3、党校要求。2016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2017年,瑞安市作为温州推动心理健康促进机制的试点单位,先行先试,依托党校这个干部培养基地率先成立干部心理健康促进中心这一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瑞安市基层党务干部心理服务的重要党建阵地,担负起保障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健康、促进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和谐的重要职责。
二、平台建设
1、教育平台。2018年11月,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把心理健康列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务干部的主渠道,为党务干部提供心理关爱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平台优势和操作优势。党校心理党建基地积极探索建立起多样化的心理培训课程,除了把心理课纳入到全市各主体班次的培训课程中,形成“有班次必有心理课”的态势之外,紧紧围绕基层党政干部的心理特点开发课程,如:干部的防御心较强,开发正念减压课程,让干部通过冥想自我探索、释放压力;干部的感受性较弱,通过巴林特小组的形式,让干部有更多的感受和视角;干部擅长发表观点,就让干部在心理电影沙龙中产生思想碰撞中,学习心理知识,等等。一场场活动的开展,一次次工作的反思,最终形成系统的基层党务干部减压“八法”。
2、科研平台。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党校充分利用贴近基层党务干部的优势,深化对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调研,深入分析各级党务干部的心理状态、影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党务干部心理服务的重难点、党务干部对心理服务内容与方式的获取偏好等,为课程开发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不断把心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不仅开展专题讲座、工作坊、心理读书会、心理沙龙、团体辅导等心理课程,还把智能宣泄、瑜伽练习、健身活动等运动项目与正念训练、艺术表达等心理体验相结合,让干部身体放松的同时,管理好情绪、缓解掉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3、咨询平台。心理培训往往只是对基层党务干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个别存在心理困惑的干部往往会在培训后产生寻求一对一心理咨询的需求。然而,在对干部调研访谈中发现,不少干部的压力源来自于心事无处倾诉,特别是领导岗位或公安系统等特殊岗位。有些领导干部就算觉察到自己状态不好,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也不敢轻易地找本地的心理专家,不知道该去哪里求助。党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专业性及规范性的心理咨询场所,干部也更愿意选择信任党校权威性。
4、宣传平台。党校心理党建基地搭建“线上线下”两大宣传平台。一是借助微信公众号,“一键互通”地将科普知识推送、个体咨询、课程预约等功能“装进口袋”,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为干部搭建释放压力、倾吐心声的现代化互动交流平台。二是采用心理课程“菜单式服务”,开展“三百三进”活动,推动百名专家顾问进机关部门上心理课、百名志愿者进基层站所送服务和百个团队进中心立体体验。同时,隔周开展一次中小型心理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大型心理专题讲座,每半年开展一次系列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多频度、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5、咨政平台。党校作为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领导干部学校,不仅要武装领导干部新时期马克思理论知识,还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定,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理论研究,通过党校心理党政基地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推动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并为市委提供咨政参考。
三、普查反馈
运用“大数据”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党务干部进行分层分时心理健康问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行保密管理。通过专业测评及时进行分析反馈,针对不同预警层级对象采取“三色”不同干预方法,必要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转介服务,预防和减少干部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多方合作
党校心理党建基地是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关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此为中心向全市辐射,建立“1+X”服务基地,既能保证心理服务质量,又有利于推动党务干部认同和接受心理服务。联合组织部共同健全心理联络员培养机制,加强党校与各个单位心理关爱工作的沟通与合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建立规范高效的基层党务干部心理健康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