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   作者:杨昱昊
[导读]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如果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弹性,
        杨昱昊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如果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弹性,不仅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也能平衡城市的生态系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海绵城市理念构建过程中,应与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进行充分衔接,同时满足绿化和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建设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达到吸收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和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1海绵城市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指在降雨时收集雨水,并对其进行净化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在降水量小的旱季为地表补充水分,维持水循环的正常进行。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维持良好的水循环是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水循环可在生态循环中作为动力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对于大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灵活地对水进行再处理,从而节省和排放生活用水。大城市中控制地下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当水量很大时,可以提供足够的供水和储存,也可以净化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清楚地展现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组合所带来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它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全面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使人和环境更加和谐相处。在地下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还可以改善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1]。当出现生态破坏和污染物问题时,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并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做出贡献。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2.1防涝原则
        我国城市化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排水设施较老旧,时常出现渍水以及洪涝等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防涝原则,有效预防洪涝的发生。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消除渍水是较为重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质量,还能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式回收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浪费。
        2.2尊重自然原则
        推动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建设是重要环节,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不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这是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在这一基础上,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尊重自然,在此前提下再完善设计。尊重自然的发展,可以有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设计人员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应该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为城市生态平衡奠定良好基础。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人行道应用
        人行道作为城市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也体现了城市功能。在设计人行道时,应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同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往的人行道建设多使用不透水材料,造成雨天会出现人行道出现积水、路面湿滑的现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人行道宜采用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具有透水性能的材料,以确保雨水可渗入地下,可防止产生积水影响居民出行。受土壤渗水性因素的影响,可在透水垫层设置渗透管,设计安装角度并就近与雨水井相连,以确保排水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强透水铺装的荷载能力。


        3.2车行道应用
        目前,大多数城市道路的施工材料吸水性较差,排水系统建设不够合理。一旦遭遇强降雨,极易产生城市内涝,甚至会出现雨水倒灌等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车行道不同于人行道,雨天路面湿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且积水过多容易导致车辆发生熄火故障,进而导致交通瘫痪。因此,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车行道建设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包括城市的地形、气候等,选择渗水性较强的环保材料[3]。例如,车行道的垫层应使用透水性较强的水泥混凝土,可以快速吸收雨水;还可以在施工时增设一层防水沥青,保障雨水顺着道路的斜坡流入下水道,不会在路面形成积水。另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对于吸收雨水、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车行道的排水设施可以有效维护车辆的安全行驶,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全新的规划,保障城市排水系统可不受外力干扰,在暴雨季节正常运行。还要根据城市的气候和排水量进行测试,确保排水系统的承载力。排水系统还要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经过收集、过滤、净化等环节,将雨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3.3绿化带应用
        绿化带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气候的调节和空气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绿化带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减少路面的积水的同时将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进而提升城市用水的效率。绿化带作为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雨水的蓄水工作,对雨水资源进行汇集。绿化带与道路的距离应保持在20cm以下,并确保绿化带的均匀分布。绿化带需要铺设透水性较强的空心砖,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溢流系统原理。在绿化带中设置雨水排放系统,将城市排水系统与绿化带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在降雨期间,绿化带可以帮助城市排水系统承担部分压力,并且雨水一旦超出绿化带的负荷,就会随着绿化带内的排水系统流入城市排水管道。实现绿化带与排水系统的同步运行。与此同时,绿化带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粗过滤。因此,在绿化带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绿化带中铺设一层种植土和砾石,再安装渗透管道。泥土和石子会对雨水进行有效过滤,过滤后的水资源会渗入地下,成为城市的地下水。
        3.4衔接带的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到道路建设方面,真正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个海绵体进行连接,还可以打造整体的城市渗水、储水系统。衔接带的设计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将道路、绿化带、建筑物进行有效的连接,是构建整体海绵城市的基础。在衔接带的设计工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在最节省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多个海绵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衔接带的设置可以利用中途渗透技术和源头渗透技术,或设置植草沟、湿地等进行雨水的排放与收集,不同的地区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可以利用雨水桶、蓄水模块等措施增加雨水的收集,等到干旱时节用于城市的灌溉、清洁等,可以有效缓解调节城市的湿度,节省水资源。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须加强基础设施的雨水转输能力,避免造成渍水,可借助雨水的截污净化技术实现上述目标。对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先净化雨水、治理污染,借助下凹绿化带、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源头措施和初雨厂等末端措施可较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绿地、饲养家畜、生态补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市政排水设计中,可以有效净化城市生态环境,这对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城市雾霾。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在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婷君,何伟.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系规划设计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201-202.
[2]刘斌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100-101.
[3]艾列奇.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施工要点初探[J].建筑科技,2019,3(06):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