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0期   作者:卢蔚
[导读] 环境监测作为保护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卢蔚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环境监测作为保护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仍有提高的空间。为了防止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正在积极进行环境治理,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代表的科学理念逐渐流行起来。在这种整体环境下,实施环境监测措施尤为必要,不仅可以为环境决策提供现实依据,还可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管理

        开展高水平的环境监测管理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我国长期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影响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监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必须合理考虑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监测管理的整体优化。
1、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监测和检测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活动,通过测量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典型指标来判断环境质量的高低和污染状况。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分为污染组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三个方面,又可进一步分为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五个方面。环境质量监测在监测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监测各种环境因素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后,应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各种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判断环境标准的实施状况,并通过集中整合和有效分析监测数据,对特定范围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分析。
2、环境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在环境监测管理中,由于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环境监测工作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方法的不确定性、不够科学的完整性,环境评价标准不够合理性,以及监测管理中标准对行业分类的模糊性等,都会导致环境监测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
2.2 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不到位
        环境监测发布的数据和信息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然而,由于技术和指标不明确等诸多制约因素,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环境监测机构都没有做好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人员态度和设备问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态度随意,不能按照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有些单位检测设备陈旧,检测技术落后,甚至有些人员对监测标准不是很了解,只是按老规矩办事。当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想而知。
3、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针对现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旧的和不再适用的规定,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使质量管理的权力和责任更加明确和具体,改变体系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情况,使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一个遵循的体系,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证明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整性。其次,完善和补充各监测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加强智能监测、在线监测和生态监测方面的体系建设。
3.2 加强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是衡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本标准。应将数据质量作为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做好质量监测控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实施工作,充分熟悉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然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所有工作环节得到控制。设备应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控设备使用不当、过时、维护不善,都会对数据生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环境监测单位应规范设备的使用,划拨足够的资金用于监测设备的更换,并向岗位和个人明确设备的维护。除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维护外,环境监测单位应逐步推进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并对监测场所、采样、现场检测等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为了更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监测质量要与责任挂钩,数据真实性要与绩效考核挂钩,才能有效减少人浮于事的情况。


3.3 改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目前,中国环境保护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确定特定地区的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案,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处理环境污染。为了正确分析和监测环境状况,需要建立全面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效果和效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要制定一系列环保政策,提高员工的系统意识,提高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环保实践经验,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和经验。在提高环保作业处理水平的同时,要努力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体员工都要承担起巨大的环保责任,增强环保责任感,监督检查员工的工作状况,实行奖惩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主观努力程度。
3.4 注重队伍专业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一线监测人员,因此监测人员是否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好坏。为了充分适应深化改革的背景,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单位应建立内部人员长期专业能力培训制度,使员工在参与工作后继续提高专业素质。鉴于当前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和检测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相关单位应注重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提高团队的整体专业能力。
3.5 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优化
        本质上,环境监测技术往往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要实现准确、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目标,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优化必不可少。首先,环境监测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核心专业标准,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实到实际需要中,同时也需要有效落实对人负责的制度理念,以确保每个环境监测人员能够明确界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其次,环境监测单位要全面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越来越强。相关单位需要全面创新优化环境监测技术,有效面对环保工作的多元化特点,构建更加完整庞大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3.6 做好应急能力建设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需要监测系统的支持。环境监测单位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应适当考虑应急能力建设。在应急能力建设过程中,环境监测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对成员、机构、职责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事故发生后监控部门的有序运行;二是加强装备能力建设和应急监测技术演练,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测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3.7 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环境监测的公开透明。通过监测信息的披露,普通人民群众也可以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同时也方便了环境管理部门及时开展相关治理措施。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在重点区域搭建实时监控平台,通过监控平台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反馈,环保管理部门收到信息后可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可见,监测平台本身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对于需要长期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预测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综合监测平台可以比较环境的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方便监测人员的检查和分析,快速掌握污染问题,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4、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看重,社会经济的腾飞也离不开优质环境的支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控制污染源,强化污染治理效果,提高城市规划质量,为环境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方面的有力支持。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应当认识到自身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采用合理的管理策略优化工作,提升自身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尽可能提升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争取早日全面普及环境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强化环境监测实效性,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清江.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地探讨[J].居舍,2020(15):111+95.
[2]王其臣.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地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7):69.
[3]顾红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1(08).
[4]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01).
[5]张揆(1993.3.13-),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本科,职称无,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监测)
[6]刘毛毛.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
[7]窦玲,柏超.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