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兰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人民政府 251913)
摘要:小麦在不同生长期感染的病虫害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结合各个生长期生长状态和病虫害表现情况制定相关联的防治技术,调整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使得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和实际管理效果有所提升。本文将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进行研究,并从小麦各个生长期入手确定相关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并在保证各项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逐步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由于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需要考虑的要求比较多,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诸多误区干扰而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小麦在各个生长期感染不同病虫害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为此,必须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实际表现和相关要求确定针对合理的防治技术,并在可靠防治技术支持下维持小麦各个生长期病虫害实际治理效果和全面防治力度,为小麦种植和植株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1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
1.1防治时间误区
在进行小麦种植培育时,没有按照小麦植株生长状态和生长周期习性确定合理病虫害防治时间,同时小麦种植人员对该类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掌握力度不足,相关人员也没有按照合理要求和小麦植株生长状态对病虫害防治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小麦种植人员对不同病虫害的蔓延趋势和防治时间确定效果不够重视,导致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因为时间因素干扰而产生误区,各项技术和具体措施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大幅度下降。
1.2防治方法误区
由于小麦在不同生长期感染的病虫害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没有按照小麦病虫害表现情况和基础诱因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法,也会导致小麦病虫害防治面临较大误区,直接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和相关问题实际控制力度,继而导致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越来越严重。而且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合理还会对植株生长效果和整体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和植株生长健康性下降,农业行业发展对于小麦栽培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所提要求也难以落实。
1.3防治药剂误区
由于不同害虫的生长习性和繁衍渠道各不相同,这就需要结合小麦病虫害实际状态选择合理药剂,确保各类药剂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发挥最大作用。但是在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时还存在药剂选用误区,选择的药剂不能处理小麦各个时期感染的病虫害,直接影响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和相关工作实际开展水平。此外,杀虫剂和杀菌剂调配浓度和喷洒方式不合理也会影响各类药剂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继而导致小麦病虫害防治出现各类问题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2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播种期防治技术
在小麦播种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按照小麦种植要求对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和幼虫进行有效清理,并按照种植区域土壤环境和气候温度变化趋势等方面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小麦种子,这就可以避免小麦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因为不良因素干扰而产生病虫害现象。并利用多菌灵混合液对小麦种植区域进行有效喷洒,提升小麦种子抗病性和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效果,这对于提升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实际防治力度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小麦植株在初步生长期出现纹枯病现象,则需要在种植区域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左右时应用多抗霉素或者井冈霉素混合液对染病的小麦植株进行全面防治,控制小麦植株纹枯病恶化,使得小麦播种期纹枯病以及其他病虫害防治力度有所提升。
2.2返青期防治技术
由于小麦返青期会受到气候变化以及季节特征的影响,这就导致小麦返青期植株感染红蜘蛛和吸浆虫等病虫害问题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对于小麦返青期出现的红蜘蛛害虫来说,可以采用马拉·辛硫磷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并结合小麦返青期植株生长习性配合深耕、除草、增肥和灌溉等农业措施控制红蜘蛛病虫害恶化。提升小麦返青期红蜘蛛病虫害防治和综合治理力度。对于吸浆虫病虫害来说,应结合小麦返青期植株生长习性尽早选用辛硫磷、毒死婢等农药混合液进行全面喷洒防治,逐步提升小麦返青期各类病虫害实际治理力度和综合防治效果,保证农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改善小麦返青期病虫害防治误区。
2.3抽穗期防治技术
由于小麦抽穗期会因为环境状态和植株生长习性干扰而出现赤霉病,加上小麦抽穗期感染的赤霉病还具有爆发性强和流行性大的特点,如果不能在小麦抽穗期对已经出现的赤霉病进行有效治理,必然影响小麦种植效果和年均产量。为此,应结合小麦抽穗期植株生长状态以及赤霉病表现形式应用合理药剂,比如可以选取氰烯菌酯、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混合液对出现赤霉病的小麦植株区域进行全面喷洒,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对药剂混合液喷洒周期进行有效控制,做好符合性药剂调配工作。而在小麦抽穗期也需要结合植株生长情况对根系进行有效维护,增强小麦植株对各类病害的抵抗能力。
2.4灌溉期防治技术
在小麦灌溉期可能会因为根系养分供给不足而出现白粉病和条锈病等病虫害,这就应从灌溉期小麦植株生长情况确定相关联的防治措施。对小麦灌溉期出现的白粉病来说,应在白粉病感染率达到10%的条件下应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药剂混合液进行有效喷洒,保证药剂液量的充足性和喷洒的均匀效果,确保小麦灌溉期植株出现的白粉病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对于小麦植株感染的条锈病来说,可以按照种植区域现实状态实施分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田间病叶率达到0.5~1%这一范围内时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条锈病这种病虫害进行大面积应急防控和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各类混合杀菌剂在小麦灌溉期条锈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此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各项基础技术的应用价值。
结语:
为强化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应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强化各项技术在小麦各个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中的 作用,避免小麦病虫害防治受到阻碍,有效提升小麦生长期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实际管理水平,避免小麦病虫害防治因为各项误区干扰而出现不合理的地方,为推进小麦病虫害防治和栽培种植管理等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谢冰洁.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探究[J].种子科技,2019,37(16):117+119.
[2]杜爱红.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20(07):116-117.
[3]吴俊宇.小麦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171-172.
[4]张浩,黎雅.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J].河南农业,2021(02):22-23.
[5]马秀丽.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农家参谋,2021(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