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文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过度开发河流,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冲击,当下河流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的状态,河道内部污染物质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影响到河道流域附近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河道修防整治观念得以体现,河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关注。文章就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和景观设计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城市发展对河道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过往我国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出现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水污染范围逐渐变大、河道面积逐渐变小,如果任由此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当下必须响应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号召,关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结合地方环境特征优化河道系统,解决地域污染问题,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加快城市河道恢复能力,促使河道早日恢复原来的样貌[1]。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河道水资源治理让城市河道拥有抗洪、排水、排涝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护航。
2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措施
2.1合理选择堤型与堤线
建设河道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堤型与堤线的选取工作,应该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分析实地情况,为保持水系自然状态,需要尽可能控制人为干预的程度,自然水系拥有分散性、蜿蜒性的特征,与人工整齐划一的工程处置方式不同,但是最原始的生态才是生物生长最适宜的环境。堤型与堤线需要考虑到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与自然地理状况,确定工程滑动稳定与渗透稳定性的同时,从生态需求层面出发,对环境进行小范围的修改,在人为干预下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在河道建设中应该尽量土堤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因为与土堤与混凝土相比,对植草工作的进行更加有利,通过科学的设置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
2.2合理设计河流断面
遇到横断面或纵断面时,应以泄洪安全为前提,尽量保持河流的原来形态,合理设计河流断面,做到宽窄并存、浅深结合、曲直相映,设计工作应保证河道的基本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保证河床原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让河道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现代化发展需求,构建优美的天然水域景观。
2.3考量河流岸坡
河流岸坡于河道治理工程设计阶段,进行实地考察,在尽可能维持原来形态的基础上,考虑到此区域拥有部分原生植被,河流岸坡应该采用小规模削坡的方式,如果为了统一坡面破坏河流岸坡植被,反而得不偿失。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河流岸坡构筑材料灵活的选择,如果岸坡是土质材料应该减少浆砌石、混凝土、干砌石的使用量,还需要选择适宜在土壤中成长且与当地的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植被,采用植被可以巩固土壤,达到防冲固坡的工作效果。如果遇到容易遭受河水流动寝室或是雨水侵蚀的护坡,应该对坡岸的植物进行科学的布局,通过岸坡植物增强护坡抗冲击的能力,还可以削减河水与雨水对坡岸的侵蚀程度。
2.4科学管控护岸工程
护岸工程进行期间,掌握水域生态治理需求,结合堤内自然条件与水面线的情况,选择对生物栖息有利的工程方案,河道防护结构与河道堤身型式应该从建筑材料、当地交通条件、施工技术等层面考量,保证工程技术可以满足方案建设要求的同时,还应该选择经济性良好的方案,提升护岸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当下很多地区的水域生态环境处于极不合理的状态,因此在工程设计期间需要遵循河道自然规律,尽可能的减少石护坡与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量,让河道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形态。护岸工程进行期间,应重点关注河道在扩宽堵口与截弯取直方面的工作,前者会增加下游淹没的损失量,后者会进一步加剧水流冲刷河槽下切的程度,进行河道在扩宽堵口与截弯取直设计,需从下泄流量与经济损失层面进行权衡,通过平行比较,从众多方案中选择可实施性高,经济效益良好的方案。在河道治理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治理工程综合整治,打造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提升河道治理水平,间接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5灵活设置植物搭配方案
植物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与设置异常关键,可将河道视为小规模的生物圈,保证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也成为工程方案设计期间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河道范围中种植植物,从而可改善河道两岸环境,还可强化土壤的蓄水能够力,大幅度降低河水冲击两岸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河道两旁种植植物需要完成选型工作,从城市绿化层面出发,分析当地气候环境与土壤质量,在满足河道实际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植物配置可以达到美化效果,一般在工程中会选择防浪林带、水中绿化带等植物。
2.6强化河道社会服务能力
在河道工程进行期间,为提升污染源控制的合理性,建立小型生态链,让河岸两边的植物吸收河流过度的营养,从而可降低污染物质对河道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在河道中种植美人蕉、芦苇等水生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流对河岸的冲击与侵蚀程度,对水生环境协调有良好的治理效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城市河道整治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要点
3.1城市生态护坡
作为“水陆边际”的滨水绿地,生态护坡“既要达到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要维持河道系统生态平衡”。国外一般把生态护坡定义为“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绿化工作是生态护坡技术中的重中之重,生态护坡可以改善传统护坡中的不足,拉近河流与人类的距离。
3.2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
第一,彻底截污、治污,水在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后才能被允许排放到河道中;同时要定期清淤河床,保证源头干净,否则难见成效。第二,符合城市河道基本生态流量、流速等特性与性质参数,使河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第三,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净化水质,采用人工曝气方法解决短期内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问题,以设置生态浮岛、增强复氧等手段对河道进行长期生态修复。
3.3生态植物
在河道景观的生态性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重点。最优的景观格局——“集聚间有离析”,是生态学意义上的概念。整合城市河道区域中的绿地斑块,形成大的集中、小的分散的植物景观格局[3]。大的斑块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小的斑块可以形成河道边界的过渡带,同时起到大斑块之间的生态廊道的作用,供生物临时栖息。在河道植物的选择上,水草类植物既有生态、景观等功能,又有固淤防浊、吸附净化水质、抑制水生藻类生长等功能,可以营造良好的水下环境。
总之,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国内外城市大多沿河而建,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城市河道是城市中最具生命活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的生态走廊。开展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既要考虑河道本身的功能与作用,又要实现河道的基础功能,保证河道生态的完整性,完善河道的生态功能和作用,体现河道的文化底蕴,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洪松.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内蒙古水利,2019(05):46-48.
[2]蔡俊涛.生态设计理念含义及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珠江水运,2019(09):19-20.
[3]袁嘉佑.关于化学技术治理城市河道污水的方案探究[J].山东化工,2019,48(09):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