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舒
身份证号:45212619910410****
摘要: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关系着农村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已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多细节性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户进行实地入户调研,总结和分析了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实施影响因素和实际改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研究成果可以为争取扶贫攻坚保障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对策;研究
引言
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发达城市地区,“空心村”情况日益严重,部分原本质量不佳的农村住房和工具用房在长时间得不到修缮加固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不具备居住条件的危房,随时有坍塌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各省市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从而提升农村整体住房建设水平、改善了村容村貌、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1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重要性
紧紧围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针对各省市民风民俗及气候特点,聚焦农房设计、施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强化过程控制。
(1)突出源头管控,编制不同地区民居建设指引图集,要求各地按照指引图集新建房屋,或提供经审核后合格的建房图纸,明确风貌管控细则和质量安全标准,细化农村危房改造面积标准,推广家庭人数与建房面积相匹配的民房设计。
(2)突出质量管控,督促乡镇建设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村委会、建筑工匠、建房户等责任主体,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建筑放线、基槽验收、主体封顶、竣工验收等重要节点到场检查,确保改造品质。
(3)突出监督检查,要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尤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等群体房屋改造实行重点监管,并组织相关部门对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进行统一抽检,为农户免费提供建材质检和咨询服务,让贫困群众住安心房、放心房。
2农村危房改造特点
农村房屋多为自建类型,在建设过程中缺少质量检测,往往由于建筑标准不达标而导致危房,或者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危房。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危房是由于身残力缺、痴呆傻、受灾返贫、债务积压、鳏寡孤独、大病返贫等原因,农户由于贫困缺少资金和劳动力而没能力对房屋进行加固维修或翻建。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是我国伟大的脱贫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目的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质量,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保障住房安全。但是,农村危房改造具有周期长、覆盖面广、资金量大、情况复杂多样、政策性强等特点,涉及到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利益,基本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倍受国内外关注。
3农村危房改造关键步骤
3.1危房鉴定
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应由具有专业知识或经培训合格,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农村住房的安全性鉴定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等标准,按照房屋主要构件的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评定其危险程度等级,结合防灾措施鉴定对房屋的基本安全做出评估,鉴定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流程
危房鉴定主要将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危险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房屋整体危险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见表1),防灾措施分为具备防灾措施、部分具备防灾措施和完全不具备防灾措施三个等级。
3.2危房改造
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主要对象为C、D级危房。C级危房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加固维修,同时应综合考虑抗震、节能等措施,还要注意保护原有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加宜居性;D级危房若已无修缮价值,应拆除、置换或重建;若短期内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时,应暂时停止使用,不再居住。危房改造必须保证改造后农房正常使用安全与基本使用功能,对于一层农村C、D级危房改造应满足C级安全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D级安全使用年限不少于30年的基本要求。
3.3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要通过现场检查、问询相关对象、查阅记录与证明材料、核查材料来源与购买渠道等方法,对改造房屋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危房改造技术方案的落实情况和施工质量,重点检查涉及房屋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
4有效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措施
4.1因地制宜,创新决策方法
通过挂职锻炼、扶贫等方式,让政策决策者下到基层,还原政策执行标准模式,不仅能够消除实施政策过程中带来的偏差,还能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反馈到政策决策层面,从而达到决策、法律、程序三者相互作用,制定更加理想化的政策。此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长期坚守在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研究。
4.2强化监督,建立正负反馈机制
通过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对政府政策执行的行为和效果进行监督,建立正负反馈机制。建立正激励机制,对于基层执行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薪酬的杠杆作用,适度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农村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建立明确而又可行的晋升体系,促使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提高积极性;建立负激励机制,对于基本政策理论不扎实以及在工作中出现明显政策偏差的工作人员,要构建相应的追责机制。
4.3政策落实到底
无力支付自费部分、无智力或体力创收的群体,应是最需要住房保障的群体,也是精准扶贫政策最应该贯彻到的主体。
(1)坚持重点帮扶、精准帮扶,科学划分帮扶顺序,贫困程度深、危房程度高的家庭应优先改造;
(2)对于积贫积弱的群体,应主动对其开展帮扶计划,通过集中供养、建立共享厕所、共享厨房等方式,预留以后改扩建的接口,减少其重建住房的预算,最大程度上保障现有居住环境;
(3)扩大预算,加大倾斜力度,适当提高特困户的救助金额;其四,鼓励更多社会群体、资金和技术加入危房改造工作中,填补政府补助资金的不足。
4.4充分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
动员企业、社会各界的人士加入,建立公共配套设施,发展养老配套服务,创造再就业岗位。利用村里闲置房和闲置用地,通过新建或者改建农村商品房和公租房,签订房产置换协议,将无力支付改造费用但是迫切需要安全住宅的特困户安置其中,通过复垦或者出租的方式,将产生的收益用来抵扣租金。通过减税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农产加工业等适合坐落在农村的企业工厂租用特困户原来的宅基地,提供工作岗位。
4.5细化规则,公平高效
通过细化实施办法,规定各基层政府在确定改造对象的情况下先支付一部分资金用于启动工程。对于违规改造农房的家庭,如果及时中止违规行为,则按照原计划发放补贴;若违规行为既成事实,视情况实行半退出机制或者退出机制。
5结束语
农村危房改造是提升农村居民居住安全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程中,除了保障改造工程质量外,还要明确危房改造年度、类别、补助资金等内容,让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 张磊.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8(06)
[2] 王敬.分析农村危房改造的质量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8)
[3] 赵佳敏.农村危房改造问题探讨[J].广东蚕业,2018(05)
[4] 薛诗瀚.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思考及建议[J].农技服务,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