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新理念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10期   作者:谢小英
[导读]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开展。
        谢小英
        身份证: 43052519860519****
        摘要: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博物馆主要收藏和陈列文物。文物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参观文物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和情怀。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文物保护,运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实现博物馆的美好明天。论述了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阐述了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如何利用修复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希望对文物保护的研究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维修技术;新理念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参观博物馆的人也越来越多。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文物的主要场所,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让人们通过观看文物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然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受到管理体制、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服务质量不高。因此,博物馆必须重视文物保护,加强内部管理,有效运用新的修复技术,使博物馆更健康地发展。
        1文物保护修复发展现状
        1.1文物保护修复中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悠久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包括装饰、造型、焊接等。传统工艺在我国文物修复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传统工艺大多来源于工匠的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宣传和人文修养。因此,一些传统工艺逐渐失传,并最终影响我国传统工艺的发展。此外,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些地区的一些博物馆宣传工作却做不好,并未能引进数字化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有效保护文物的文化价值。
        1.2文物保护修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文物保护修复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也是考古学、历史学、环境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物保护提供了巨大的支撑。新时期文物保护要在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前提下,再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对文物进行有效修复,使文物价格值得反思。文物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可再生,所以在使用高端技术的过程中避免对文物的破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科学评价文物价值,分析文物的文化内涵,详细了解文物的结构、组成、材料和制作工艺,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文物材料的差异,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后期必须对文物进行长期跟踪检测,确保文物处于良好的保存环境。
        2加强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大量的文物。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发现。但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和馆内展品保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科学地保存发掘后的众多文物,已成为当今考古界和文化遗产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核心是尽量保持出土文物的原貌,为以后的信息提取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修复与保护有一定的区别。保存是指文物出土后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以进行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从修复的角度,在保护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延长文物的寿命。目前,我国博物馆主要采取预防性保护的方法,运用博物馆产品风险管理相关技术对馆藏环境进行监控,使文物处于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一方面,通过预防性保护措施,对博物馆文物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比如,通过合理控制博物馆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可以利用监控设施增强文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预防性保护措施,可以对文物的包装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3文物保护修复原则
        (1)真实性原则。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真实性原则是技术人员必须坚持的核心原则。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要求文物具有原始性和时代气息。因此,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不应破坏文物的原有风貌。(2)识别原理。可识别性原则是以真实性原则为基础,进一步保护文物。

在修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材料,使文物的原有结构和材料得以保存。(3)可逆性原则。可逆性原则为了避免文物不可逆转的破坏,相关结构恢复后可以更换。(4)最小干预原则。最低预防原则是在维修和保护过程中进行最低级别的干预。(5)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是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它体现在文物外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宗教价值上。(6)安全原则。由于几千年的风吹日晒,许多文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维修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复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影响文物的文化价值。因此,技术人员在修缮和保护文物时,应遵循安全原则,避免在制定保护方案时出错或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破坏。
        4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影响因素
        4.1文物类型的差异
        文物保护修复方式的选择受文物类型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文物保护修复没有统一的标准油,具体问题需要分析。在保护和修复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或观赏价值的文物时,要对文物表面进行精细处理,以便对文物的纹饰、工艺等信息有深刻的了解。在修复和保护大型青铜文物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文物表面的清理,使技术人员通过相关的技术措施获得更多的出土信息。
        4.2文物损坏程度的差异
        文物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受文物破坏程度的不同影响。文物损坏轻、对文物价值影响小的问题主要是防治。如果文物变色,实质上不会影响文物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不能过度使用相关技术手段,避免文物信息遭到破坏。
        5如何加强文物保护
        5.1明确保护与修复的原则
        以秦始皇兵马俑和陶器文物修复为例,技术人员在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旧为旧的原则,即掌握足够的研究资料,根据文物的形状、结构和装饰,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修缮,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展现文物自身的风貌。因此,有必要运用新的修复技术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使文物更真实地展现见义勇为的效果。此外,陶器文物的修复还应坚持补充性原则。技工在修陶时,应尽量减少对陶器的干预,如减少修陶面积和修陶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对原陶原材料和兼容材料的更换和选用。
        5.2加强博物馆管理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深刻认识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价值,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原貌。在人员管理方面,博物馆需要注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了解每件文物的物质构成和文物价值。技术人员在修复过程中要敬畏,结合专家建议,对文物进行精心修复。在环境管理方面,青城县博物馆仓库铺设混凝土地砖地面,采用led普通光源,仓库内设置恒温空调,可满足各类陶瓷文物的保存要求。在博物馆展厅、仓库设置监控和消防系统。展厅内全套人工照明,并配有中央空调,可根据温度开启或关闭。它能有效地保护文物,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此外,博物馆还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文物修复技术。与传统修复技术相比,运用现代文物修复技术,可以在恢复文物整体面貌的同时,为文物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表面上看,文物保护是确保文物完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实质上,更需要有效保存文物所蕴含的信息,才能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意每一步。按照旧有修复的原则,对不同的文物进行研究、测试和鉴定。通过运用文物保护技术,对文物保护环进行有效的改造,如对温度、光线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晓菊.基于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问题的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8):93-95.
        [2]孙治国.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94-196.
        [3]樊海涛.谈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新理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3):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