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文化景观旅游产业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10期   作者:罗凤1 李江2 单宁3 王丝丝4 赵渺5
[导读] 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文旅融合发展是重要趋势。而川西具有悠久历史
        罗凤1 李江2 单宁3  王丝丝4  赵渺5
        1. 四川传媒学院 610599
        2.西南交通大学 611756
        3.四川旅游学院610100
        4.西南科技大学 621002
         5.四川传媒学院 610599


摘要
        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文旅融合发展是重要趋势。而川西具有悠久历史,具有多种文化基因,自然生态基础较好,因此以文化景观为基因,串联旅游资源,附加创意产业,覆盖休闲旅游,构建适宜当代的文旅产业和经济走廊。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旅游产业链。符合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能形成以生态为主,文化为辅的良好人居环境。


        四川通过对文化和旅游资源之间的产业延伸与融合,旅游产业已经达到 “万亿级”。而省委省政府也将目标定位为文旅强省,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一体两翼(文旅经济一体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两翼),文旅升级;五区联动,融入科技”为指导思路。
本文研究的四川省川西区域,包括阿坝州和川西高原甘孜州两个高原藏区所构成的经济、社会地理区域,整体的面积约23.72万平方千米。与青海、西藏两省交界,海拔4千米左右,地势上,自西向东倾斜,包括丘状高原和高平原。拥有长江的源头以及支流,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和藏、羌、彝族神秘原始的民族风貌。区域内自然风景秀丽,有卧龙、黄龙、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较好的区域,旅游资源较好。现今旅游开发无整体性,文化资源保护较差,利用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生活水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1.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成,融合了自然景观的人们社会活动的形态,形成和发展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有着较为典型的区域特征,其演化与当地的发展历史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文化景观概念"人类社会和聚落随着时间在自然环境提供的自然限制和机会以及延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影响下的有形证据"。可将文化景观视作以自然景观为基底经过人类活动改造的景观,文化景观既是历史发展至今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向未来前进的过程。
2.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核心是为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活动。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将会提高区域的价值、品牌、生态和幸福价值。如今,科技的发展推动产业运营方式,如旅游管理信息化、旅游规划决策科学化、旅游环境管理数字化、营销管理网络化等。旅游企业能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经营方式、产业链拓展模式,旅游服务内容更加人性化、多元化,文化内涵增加,注重深度优质的精神体验。

3.川西文化景观
        川西高原在历史的进程中,产生了民族文化、茶马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红军文化资源且独具特色。根据地域的特征,文章的文化景观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自然文化景观和人文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城镇、村落、建筑、古迹和遗址)。
        川西高原区域自然资源优越,环境与生物多样、人文与地理的交互,形成了丰富、交融的自然文化景观,如下表。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有房屋建筑、陶片等,证明此时已经有原始人类在此劳动、居住和繁衍。秦末汉初,地羌人发展农业,大杂居、小聚居。隋唐时期,逐渐与川西北地羌部落发展、融合,部落众多。宋朝追随唐,开辟了“茶马互市”,中原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了加强;元朝创土司制度,因自卫而形成了高碉林立、样式精美、风格各异的藏羌碉楼防御建筑;明朝川藏驿道开始被作为官道,逐步发展为贸易商道,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沟通加强,影响古道沿线地域面貌,也留下了较多遗址。佛教在公元七世纪时期开始传到青藏高原地域,融合当地特性,逐渐形成藏传佛教,结合世俗,演化为“政教合一”。保留了较多的佛教寺院,建筑规模较大、装饰华丽,也有关于宗教的石经墙、穴岩画、佛塔等遗址。两年长征,红军在四川地区也留下了较多的红色文化遗迹,如下表。

4.川西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生态文化环境保护、合理开发为原则,进行文化景观旅游产业新布局,将其构建为文化化、艺术化、科技化多位一体的文化景观旅游产业格局,形成新型产业化的智慧文化旅游地,得到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效益。
4.1依据经济学-增长极理论,建构文化景观旅游空间格局
        文本将以法国经济学家·佩罗克斯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构文化景观旅游空间布局。理论认为,高度工业化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在形成工业生产集聚并产生经济发展冲动的地点首先实现的。作为增长极发展的产业被称为关键产业,其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有很强的增长推动力并且与其他产业有广泛的关联。当关键产业开始增长时,该企业或部门所在区域的其他产业也开始增长。随着增长过程的深入和普遍化,经济增长的动力会逐步渗透,最终波及整个地区。增长极理论揭示社会经济课题在空间中集聚分布的规律,各自形成增长点并进行局部扩散。当体系中若干个点发生相互作用时,空间的扩散就具有总体的性质了。这就形成了增长点带动整个体系发展的效果。
        依据经济学-增长极理论, 以具有相同文化景观特征的点之间相互作用串联为轴,轴串联为网络,形成体系发展,构建川西文化景观旅游格局网络,覆盖和带动周围旅游资源的网络模式为川西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4.1.1以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为基础,形成增长极
        在历史文化中选取川西文化景观中最具影响力、资源价值最高、最具吸引力的文化点作为增长极。如带有民族特色的城镇、著名自然文化景观。对文化景观及周围的功能区间的边缘空间同步打造基础设施、文化环境,进而巩固、拓展增长极的地位,增加资源的影响。由增长极、内部边缘和影响点所构成的影响范围,能整合成统一资源,与周边环境联动发展,并依据相关规定划定保护措施和规范。
4.1.2以增长极联动周边发展,相似文化景观的点联成轴,建立文化景观资源之间的点轴联系。
        以文化景观资源中的各个增长极之间关联性,以相似文化内涵或资源价值的增长极,为点轴关联发展的基础。将相似文化性增长极之间的边缘空间,通过基础设施和环境设计加强视觉(直观)、交通(通达性)、景观三方面联系,形成多条历史文化联系轴。比如城镇文化景观旅游线、民族文化景观旅游线、红色文化旅游线等。
4.1.3网络模式重塑川西文化景观旅游空间格局
        加强各轴线之间的联系,形成文化景观的彼此关联,以文化增长轴影响范围及大小,进行分层分级的梯度发展,以此对川西区域文化景观交通布局、文化景观环境设施、文化景观环境空间重构和内部空间序列的重构,构建整体川西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对整体环境创新设计,完善整体文化景观旅游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形成文化景观网络,获得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收益。

4.2以创新驱动战略,融合新型数字科技,进行智慧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布局  
        创新驱动,科技融入,提供多元化的数字文化旅游产品、服务。发展文化景观旅游产业新业态,打造智慧化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智慧川西文化景观旅游新品牌。
4.2.1扩展文化景观旅游产品种类和品质丰富旅游产业布局,实现多元化经营,产业链式的扩张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技术创新,结合民族性、地域性设计、开发出新型的文化景观旅游产品种类,多元化、个性化,注重深度体验、高质量的精神体验,得到更高的产品品质,再通过新媒体营销,形成文化景观旅游新品牌。包括文化内容融合、演艺展现等内容。
        可建设旅游文化商品创意园区,将各类民族文化产品和传统工艺作品进行创意展览和销售。并打造出完备的展览、销售、创作、培训、研究和收藏中心,具备演示、销售、服务、体验等多种功能,并对有潜力发展的产品,不断延伸产品链、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大规模、高效益的“链式经济”产业,拓展、增强文化景观旅游功能。
        将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旅游品类,如自然文化景观旅游、特色文旅小镇文化体验旅游、传统的古村落文化体验旅游、川西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川西红色文化体验旅游等方式。强化地区跨产业的资源对接,旅游业与医疗保健、康养体育、科教研学等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将会增多,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民俗文化、运动康养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形成综合性和复合型的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可联合相关机构开展教育、商务、公务和旅游等形式,发展的旅游业态。

4.2.2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旅游服务内容更人性化多元化
        服务质量水平提升能较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建构智慧化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包括游客中心智慧化设施、服务网络智慧化、统一信息符号、多语种信息查询、特色民居客栈酒店住宿系统。将“文旅”机构、场所、管理等深度融合。
4.3制定有效措施,形成有效的政府组织和管理
        政府应从市县、村寨、文化景观区域各个层面出台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和法律保障,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项目行使统一审批、规划、管理和服务等职能。
        技术支持有:建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利用技术智慧化,统一智慧数字化文化景观管理平台,统计数据,形成在线观看(3D实时模型或实时信息传递)、在线智慧服务、智慧交通、智慧景点、智慧住宿等基础信息,建构基础服务设施科技智慧化。也可通过川西文化景观宣传作品,加强宣传。
        政策支持具体方式有:提供优惠政策:发展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和税收等,如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鼓励 “节庆展会”相关活动举办;给予资金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会展基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和旅游演艺发展基金等; 法律保障:包括创意成果及其衍生的知识产权、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4.4联动周边相关旅游产业和品牌,形成大范围旅游增长极
        构建以文化景观为基础的川西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在“南方丝绸之路”中有重要的位置,能有效的推动四川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度融合,联动周边相关旅游产业和品牌,推动长江上游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大范围旅游增长极。
五.总结与展望
        对文化景观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此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战略可以使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延伸和传承。也为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将川西区域发展成为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文化产业态三位一体,形成新型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旅游的互补性和有机性,促进文化、旅游共同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形成整体发展的良性趋势。促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必由之路。川西特色民族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建设有效支撑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此外,可积极切入藏羌彝族文化旅游产业走廊、国家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
        
参考文献:
[1]黄耘慧.四川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2]宋慧娟.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
[3]王雄.论四川藏区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J].现代商业.2017
[4]李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本文系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编号WHCY2019B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