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提质探究 ——以舟山定海公园提升改造为例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10期   作者:李巧玲 朱葛南
[导读] 品质城市建设背景下对老城区城市公园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
        李巧玲 朱葛南
        舟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
【文章摘要】
        品质城市建设背景下对老城区城市公园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高品质的城市特质集聚了饱满的人文品质、自然和谐的生态品质、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和高效公平的服务品质特点。而城市公园是呈现城市品质的最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本文以舟山定海公园提升改造为例,阐述公园提质应从提升文化饱和度、自然生态性、开放共享性、公共服务高效性四个方面展开,以实现高品质城市公园的建设目标,公园改造对于老城区城市品质提升的意义重大,起到先行引领作用,进而推动定海老城品质化城市更新。
【关键词】品质城市、城市公园、更新改造

1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品质追求日益增长,建设宜居舒适、自然生态、文明共享的高品质城市环境是现阶段的热点内容。近年来,舟山群岛新区从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环境、凸显文化特色等重点要素出发全力建设“海上花园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品质舟山”的概念越来越被提及和重视。    
        舟山为建设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正全力推进各类公园的建设与改造,构建“处处见绿、岛岛花园”的全域花园生态体系。舟山定海公园是定海老城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公园,本文以舟山定海公园改造为例,希望通过对城市品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探索以提升品质为目标、体现“绣花功夫”、适应新社会民众需求的城市公园提质改造策略,从而提升定海老城区的城市公共品质,推进定海老城品质化城市更新。
2 品质城市的内涵
        “品质城市”建设被逐渐重视,是由于城市发展思路由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开始转向对民生福祉的关注,规划理念也开始由注重速度的“增量扩张”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量的“存量优化”内涵式发展转型【1】,高品质的城市特质集聚了饱满的人文品质、自然和谐的生态品质、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和高效公平的服务品质特点。
3 定海公园改造提质策略
3.1提升文化饱和度
        定海公园是定海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建设的里程碑,是舟山第一座大型公园兼儿童游乐公园,自1989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承载了舟山市民很多美好的回忆,是舟山重要的城市记忆。但由于公园已开园近三十年,几十年前的设计运营理念、环境设施条件等已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活动需求,公园现状存在封闭化、界面开放性欠缺、空间体验感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公园的改造提升需要深度挖掘记忆点,对原有建筑、设施、场地进行提质改造再利用,使这座处于老城区核心位置的公园重现生机。
        经过调研发现定海公园内的几处IP已成为经典和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例如形象憨厚的大象雕塑,在征集老照片的活动中出现大量同一角度拍摄照片,是公园的热门拍照打卡点,也是人们心中重要的IP形象,在公园改造中,将原来的大象、乌龟、梅花鹿等雕塑被完整保留,当人们来到新公园后会惊喜的发现几十年前合影过的物件还在,这些宝贵的充满温度感与情感联结的片段被重新缝合,是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关键所在。
3.2提升自然生态性
        定海公园的自然生态性改造提升围绕植物绿化提升、水质提升及海绵城市设施应用等展开。首先,改造设计过程中对现状植物进行详实的统计定位,确定需要保留的植物,确保大树在公园改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同时,补充种植以丰富植物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绿化空间。植物选择上增加落叶、彩叶树种以提升公园的季相变化。

其次,针对水质提升,在公园改造中优化水景布局,疏通内湖与外部城市河道的连接口,建设生态水处理系统,通过埋地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处理自然湖水体,实现与生态水循环;通过改善池底土壤,添加生态养分等技术手段,创造适合沉水植物生长的池底环境,应用沉水植物打造“水下森林”,降低水体氨氮含量,抑制了藻类生长,避免水体富氧化,建立完备的水生态系统,使得水体能够保持清澈透底,水质优良。另外,在本次公园改造中运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公园内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经过水处理实现中水循环利用;并积极使用透水铺装材料,既能有效收集雨水,控制雨水径流,也满足路面的承载力需求;通过下凹式绿地自然渗透净化雨水,从而补充地下水。
3.3提升开放性与共享性
        80年代建造的公园是相对封闭的场所,四周围墙耸立需要购票进入,如今,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首先要开放公园边界,秉承“开放边界、拥抱自然、共享生活”的设计理念,将原封闭围墙拆除,加强公园边界与城市的互动关系,满足人们多元需求,使其融入城市整体环境。定海公园旧状功能单一,改造通过内部空间整合,注入多样的城市功能,主要包含特殊关爱、儿童游乐、文化娱乐、展览展示、停车等功能区块。
        改造后的定海公园突破了原公园主要服务于儿童的功能局限性,使设施更加完善全面,服务范围覆盖全年龄人群,定海公园北侧紧邻定海医院区域,此区块改造为特殊关爱区,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一个静谧的自然空间,突出无障碍设施在整体设计系统中的实现,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为特殊人群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一个人性化、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公园原儿童设施主要以有动力的为主,运营多年,设施陈旧,无法保障安全性和趣味性,基于儿童户外活动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特色的地面景观改造策略,打造成为更具包容性的无动力游乐场所,确保各年龄段儿童及青少年拥有安全、有趣、洁净的绿色空间。公园西北角规划为文化创意区块,通过民国风建筑群形式构建城市文化综合业态,可将城市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有机融合一体,成为定海古城文化传承和衍生的载体。
4 结语   
        城市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城市空间中最“近邻自然”的部分,具有景观、生态、文化、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文化联结、游憩社交、公共服务的场所,同时,也是形成场所依恋、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空间形式,公园能够给城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老城区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的改造提质为城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改造提质后的定海公园不仅保留了点滴城市记忆,城市文化传承、特色气质通过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得以多维展现;在自然生态方面,水体和植物绿化得到了全面提升,使公园成为改善定海老城生态环境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公共服务方面,改造后的定海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定海公园提质改造在舟山品质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先行实践引领的作用,这处公园以饱满的人文品质、自然和谐的生态品质、以人为本的空间品质和高效公平的服务品质创造高品质城市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钱才云,周扬.城市空间存量优化发展研究评述[J].华中建筑,2018.
        [2]鲍星羽,基于城市品质提升的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方案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中心城区为例[D].浙江大学,2019.
        [3]马晓,城市印迹: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娟,张菁,品质城市建设目标下的规划转型路径[J].品质规划,2018.
        [5]张翰,生态平衡视角下城市公园的水体设计和植物配置[J].智城建设,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