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明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基于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活动频繁和危害程度大的特征,本文分析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成因。通过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此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提出了针对性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与措施,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应急处置、气象预警、防灾减灾等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易发性评价;防治
引 言佛
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总面积为960km2。高明区主要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活动频繁和危害程度大的特征。本文在对该区地质灾害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成因。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并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与措施,为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层岩性
1.1.1 地层
高明区在构造单元上属华南褶皱系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的粤中拗陷区。地层发育较全,依次有新元古代南华纪大绀山组、活道组,出露面积48.68km2;寒武纪牛角河组、高滩组和水石组,出露面积45.41km2;泥盆纪杨溪组、老虎头组、春湾组、天子岭组和帽子峰组,出露面积68.15km2;石炭纪测水组、石磴子组和大赛坝组,出露面积38.42km2;三叠纪小坪组,出露面积29.89km2;侏罗纪金鸡组、桥源组,出露面积6.57km2;白垩纪三水组,出露面积20.77km2;第四纪桂洲组和大湾镇组,出露面积196.54km2。
1.1.2 岩浆岩
高明区内岩浆岩为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南部地区,岩性主要以二长花岗岩为主,总面积405.56km2,侵入时代包括早侏罗、世晚三叠世、晚志留世。
1.2 地质构造
高明区褶皱构造主要为轴向北东的明城隐伏向斜、双涌背斜、桂田西向斜等,其中明城隐伏向斜为高明区内与岩溶发育关系较密切的褶皱;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一般成组出现,北西向与近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断裂形成和活动具多期性和继承性特征。北东向断裂见长坑滑脱断裂带和桂田断裂组(属恩平—新丰断裂带),北西向断裂见西江断裂带。
2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主要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
高明区共发现地质灾害点135处,其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其中崩塌78处,占总灾害数的57.78%;滑坡23处,占总灾害数的17.04%;地面沉降9处,占总灾害数的6.67%;地面塌陷23处,占总灾害数的17.04%;泥石流2处占总灾害数的1.47%。
2.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2.1 规模特征
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征认定和地质灾害分级标准(试行)》(2014年1月)所规定的各灾种规模分级标准,对高明区地质灾害点规模进行划分。本次调查共发现135处地质灾害点,微型规模地灾点65处,占灾害点总数48.15%;小型规模地灾点57处,占灾害点总数42.22%;中型规模13处,占灾害点总数9.63%。
2.2.2 崩塌具体特征
崩塌地质灾害共78处,其各种类型特征详见表1,崩塌地质灾害斜坡形态多呈直线型,坡面多为裸露状,无任何防护措施。
2.2.3 滑坡具体特征
滑坡地质灾害点23处,其各种类型特征见表2;滑坡主要诱发的自然因素以暴雨、长时间连续降雨为主,人为因素大多数由人工坡后加载、坡脚开挖,以及生活用水排向地表引发。
2.2.4 地面沉降具体特征
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荷城街道,共发育9处地面沉降区。沉降主要发生在道路及老式民房所在位置,建筑物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目前沉降量不大,但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2.2.6 泥石流具体特征
泥石流地质灾害2处,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低山区,地形陡峭,沟谷汇水面积大,岩土体力学性质差,松散堆积,强降雨诱发。
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
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利的地形地面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控因素。影响滑坡、崩塌发育的主要地貌因素为地形坡度以及坡形,下面就以上二种因素对高明区滑坡、崩塌的影响进行分析。地形坡度与地质灾害坡度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很明显的控制作用。坡度不同,不仅会影响斜坡地质体重力稳定性,也影响到斜坡的变形失稳模式。总体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坡度为30~80°,滑坡主要发育在中—高坡度的斜坡中,崩塌主要发育在高坡度的斜坡中。
3.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通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构造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区内北东向、北西向大断层构造带与地质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断裂构造带的上下盘分布有较多的地质灾害点,有些地质灾害点呈团块状和长条形出现,其展布方向基本与断层构造带的方向一致。
4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
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修订稿,2007年4月)实施细则中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将高明区剖分成2×2km2单元格,对全部单元格定量评分;结合高明区地质灾害特征,赋予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权值(r1)为0.6,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权值(r2)为0.4;其中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各影响引述权值见表4,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取值见表5。
图1高明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总面积259.4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7.02%,区内有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及不稳定斜坡108个,已发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38.45万元;现存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口589人,潜在经济损失5032.0万元。
5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
5.1 防治分区
重点防治区总面积298.4km2,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各类已发地质灾害87处,已消除各类地质灾害61处,现存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11处,灾害隐患点密度0.37处/km2,受威胁总人口593人,预估威胁经济损失5136.0万元。
5.2 防治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明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突发性以及威胁人口多等特点,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群专结合,群测群防,依靠广大基层群众,以监测预警为基础,科学运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使地质灾害防与治达到协调统一。对重点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监管削坡建房、避让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对地质环境进行其他方面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易守勇,赖桂林,等.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R].佛山:广东省佛山地质局,2018.
[2]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陈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