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欢
[导读]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刘欢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 营销部 副部长,100082,北京,高级工程师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当多条线路相交运营里程达到一定规模时,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网络化进程对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对运营组织及安全保障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快速、准时、便捷等运输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乘客乘坐轨道交通,旺盛的客流需求与有限运输能力间供需矛盾导致客流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客流在近似封闭的站内空间聚集,给运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为了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对大客流的应对尤其值得关注与研究。
本文介绍了大客流的概念,分析了大客流产生的原因,结合北京轨道交通应对大客流所积累的经验,对北京轨道交通大客流现行应对手段从客运组织措施、行车组织措施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现行手段的不足,对轨道交通形成线网效应后如何应对大客流进行了探讨。从建立路网协同限流机制、灵活调整列车运行、加强设备维修及技术人员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大客流应对优化措施,通过相关优化措施为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安全、有序可控提供保障。
关键词: 大客流,应对,措施
绪  论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轨道交通线网网络化的特征日益显现,旺盛的客流需求与有限运输能力间供需矛盾导致客流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典型的如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迅速增长,线网形成规模后,客流增长迅速,拥挤的轨道交通客流会相应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易发生乘客踩踏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易发生因站台拥挤乘客被挤落轨道风险或被站台门、车门夹伤;易发生乘客在扶梯摔倒导致伤亡事件。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将迅速成为公众舆论焦点,不仅严重影响轨道交通企业品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为确保大客流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安全、有序、可控,有效减少因大客流冲击导致乘客伤亡事故发生,本文对网络化进程中轨道交通大客流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加快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保障运输安全存在意义。
一、大客流的概念
大客流是指车站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主要表现为:非常拥挤或极度拥挤、乘客流动速度明显减缓、客流交叉干扰严重等。因此,大客流对乘客的出行造成不利影响,对运营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
受大型活动、突发事件、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短时范围内客流需求快速增长及波动,另外,高峰时段受工作出行客流影响,短时范围内出现明显的客流高峰,当既定运输计划条件下运输能力难以满足巨大的客流需求时,造成客流淤积和客流拥堵是最常见的大客流情况。
二、 大客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居民在分布区域以及出行流向上出现明显的方向性特征。对于“摊大饼式”的大城市,客流的向心性特征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区域之间的出行交换量很大,通常以通勤出行为典型代表。典型的如北京轨道交通大客流状态趋于常态化,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早高峰出现在 7:30—8:30,早高峰小时系数(早高峰小时进站客流量占全日进站客流量的比值)为15.2%;晚高峰出现在 17:30—18:30,晚高峰小时系数为 12.0%,早高峰两个小时(7:00—9:00)和晚高峰两个小时(17:00—19:00)的客流量占全日出行比例的47.8%。
二、线路规划设计的不合理。规划部门对客流需求的预测误差使得在进行车站能力设计时存在不足,部分线路在开通短时期内即达到中远期规划客流量,造成运输能力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如目前北京轨道交通10号线、4号线-大兴线、13号线和5号线现状客流均已提前实现或超出远期客流预测值,高峰时段列车最大满载率超过100%甚至达120%以上。
三、客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快速、准时、便捷等运输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另外,道路交通拥挤的日益严重使得部分客流转向轨道交通,旺盛的客流需求是导致客流控制问题的最直接原因。
四、大型社会活动。部分线路、车站因临近大型场地,受大型活动影响,短时范围内客流需求快速增长及波动。如2号线东四十条站因临近工人体育场,活动期间客流量较日常增长85.7%;8号线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站因临近国家体育场鸟巢,活动期间客流量较日常增长510.2%。
五、突发情况。
(1)瞬间集中客流进站。短时内进入轨道交通乘客十分之多,这样突如其来的大批客流要求及时进站乘车,车站的售检票效率一定,在乘客集中到达时售票处、进站闸机可能会出现混乱,大量乘客检票后到达站台等待列车,这就导致站台出现大客流现象。节假日期间邻近旅游景点车站易发生此种大客流情况,如8号线南锣鼓巷站、什刹海站遇旅游客流集中到达,车站安检、售检票区域受客流冲击。
(2)不确定因素。轨道交通运营涉及到的设备、环节多而且复杂,无论哪类设备或某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有可能引发大客流现象。最常遇到的就是车辆运行中出现信号设备故障或车辆故障无法继续运行,导致列车延误,长时间没有列车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等待乘客剧增现象而引发大客流。
三、 北京轨道交通大客流现行应对手段
通过分析大客流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大客流的发生可分为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工作日早晚高峰、大型活动大客流为可预见性的,突发情况大客流为不可预见性的,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应对大客流的手段为常态性限流和临时性限流。常态性限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时段釆用相同的限流措施,主要应用于早晚高峰时段,北京轨道交通目前有常态限流车站75座。

临时性限流是对车站进行短时不确定限流,主要受突发事件、恶劣天气原因而形成突发大客流的影响,根据实时客流状态设定限流措施。限流措施主要包括:
1、客运组织措施
(1)疏解,即在客流交织处加强引导,保持客流行走顺畅,防止客流滞留或阻塞。包括组织乘客分散、均衡、排队候车;引导乘客分散使用客运设施,加快通行速度;进、出站分流组织,避免客流交叉。
(2)控制,即调整售检票或扶梯等设备,减缓乘客进站速度。包括关闭自动售票机,减缓购票乘客进站速度;关闭部分进站闸机,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速度;关闭运行扶梯,减缓乘客走行速度。
(3)限制,即利用车站限流设施,限制乘客进站或换乘。包括启动车站出入口导流设施,限制或组织乘客分批进站;启动换乘导流设施,限制换乘或引导乘客站外换乘。
(4)封闭,即采取措施阻止乘客进站或换乘。包括封闭车站部分出入口(只出不进);封闭车站;关闭换乘通道入口,暂停换乘。
2、行车组织措施
(1)及时使用备用车。根据现场客流情况,灵活安排备用车在高峰时段上线输运。备用车投入服务站点需结合车站客流、站台大小、是否是换乘站等因素综合考虑。
(2)合理组织空客车。受备用车数量限制,对高峰时段客流与运能矛盾异常突出的大客流车站,尤其是换乘站,抽取终点站部分列车不载客直接运行到大客流车站投入服务的方式进行缓解。
(3)组织列车越站运行。对于换乘车站,在站台出现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不可控局面时,及时组织列车越站运行,避免因乘客下车对车站站台造成进一步冲击。
四、轨道交通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
目前北京轨道交通采取的大客流应对手段多为车站控制策略,此种手段中对于客流控制的车站选取、控流时间确定以及控流强度设定主要依据现场工作人员的现场观察以及日常工作经验,缺乏合理的科学性解释。对于车站是否限流的判断主要考虑单个车站客流承载能力,此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某些车站的拥挤状态,但一些车站的大客流措施可能导致其他车站出现大客流现象,且可能导致整个运输线路或线网性能下降。在应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大客流时,车站依据现场客流情况采取限流措施,对于事发车站及突发事件可能对路网造成的客流波动信息不能实时获取,造成车站应急响应滞后。上文中应对大客流采取的行车组织措施,目前执行过程中大多通过车站现场提出需求,调度中心依据车站需求对列车运行进行调整,行车组织调整过程易错过最需要对客流控制的时机,且由于以满足单个车站客流控制为目的,易造成前后方车站、相邻线路的大客流现象。
通过分析现行大客流应对手段的不足,结合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点,建议大客流应对措施从以下方面优化:
一、把握全局,建立路网协同限流机制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阶段后,单从自身车站客流状况来进行控流并不能很好地缓解客流压力,需对本线前方车站或者相邻线路车站进行协同限流,在复杂客流特征下从线路、网络整体角度考虑车站间的协同客流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自动检票、列车运行动控制、视频客流釆集等系统的应用,使得以实时客流分布状态为依据的动态运营管理与控制成为可能。建立适用于轨道交通运输特点的综合智能客流监控系统将是提高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路网协同限流,有必要建立路网客流监控系统,通过对局部视频监控和历史客流辅助监控实现路网客流实时监控、突发情况信息发布、突发事件造成路网客流波动情况预测、对突发情况下可能发生大客流的车站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策略,在客流监控系统能提供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度人员可对客流控制的车站选取、控流时间确定以及控流强度进行统一指挥。
二、以客流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列车运行
目前对于可预见性的大客流,行车组织采取的加开临时列车或调整列车运行图提高运输能力可有效缓解大客流,但对于不可预见的大客流行车组织调整局限性明显、灵活性差。突发情况下调度人员对于列车的调整原则大多为回归运行图,并未从客流与运力匹配的角度考虑,且目前限流采取的行车组织措施以车站现场需求为依据,执行时机滞后,且未考虑对相关车站造成的不利影响。路网客流监控系统建立后,调度人员可通过掌握的实时客流信息,更科学的对行车组织作出调整,调度人员可通过统一指挥,及时对大客流车站采取开行空车、越站运行、灵活调整行车交路等,加大客流密集区段行车密度,疏导大客流。
三、加强设备维修及技术人员保障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扩大,线路、站点不断延伸,为加强对现场作业指导,加快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有必要在关键部位加强各设备以及站务、乘务技术骨干保障力量。支援保障点设置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在线路两端终点站设置支援保障点,遇临时任务、终点站折返道岔故障或其他突发情况时,及时应对,满足运营需求。(2)在各大换乘站点或特殊服务保障点(如举办临时活动的站点)设置值班点,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情况,遇客流骤增或其他突发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处置,确保行车和客流有序、可控。(3)在各区域设备集中车站设置值班点,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临时指令,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及时调整运力运能。



结  论
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的持续发展,轨道交通将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工具。为应对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后急剧增长的客流,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需从建立路网协同限流机制、灵活调整列车运行、加强设备维修及技术人员保障等方面,优化大客流应对措施,确保在面对线网大客流时能够安全、有序、顺畅地进行客流疏导,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便捷、人性化特点,更好地提升企业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邵伟中,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及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6):17.
[2] 张铭,徐瑞华,杨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协调性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1):44.
[3] 黄宏伟,叶永峰,胡群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