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越
身份证号: 44018419930502****
摘要: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而为了在施工管理工作完成施工技术的调整以及施工人员的管控,需要使用适用性及易行性较强的施工管理方案,由此可见,无论是精细化管理的成本控制使用,还是对现场施工的质量把控,都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有效应用
引言
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同时满足一下四大条件:高标准、系统性强、管理稳定、执行成本低。围绕这四大要素,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进行管理方案的划分,并按照目前主流的管理模式,解决具体施工环节下的典型性问题。其次,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优劣势明显,此种管理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拓展,所以在过去相关建设单位追求高质量、高收益的背景之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可见,对进度、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划分单一,是普通管理工作的弱项,而在管理工作的执行层面,精细化管理的易行性相对较高。
1、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1.1系统规划性不足
精细化管理的系统规划不足,将对导致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出现赋偏差,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中上的应用性相对较差,不易于整合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问题,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对施工成本起到约束的作用。其次,精细化管理缺乏系统性,将会使得管理效果产生严重的下降,继而降低精细化管理的稳定性。因而,在管理工作的执行中,需要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典型问题,进行管理报告的整理以便降低管理内容复杂,管理方向多样对整体管理效果的影响。而从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空间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问题,改变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工作方向,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建设性的意义。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经常陷入矛盾的局面,只有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对现场施工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兼顾进度管理要求的同时,落实治质量管理工作,是在精细化管理中降低管理差异的核心所在。
1.2相关人员的专业性问题
造成精细化管理模式失去管理效果的核心原因在于,人员专业性的影响,还在于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的差异所致。进度、质量及成本管理,都属于精细化管理的范畴,影响精细化管理效果的内容通常存在人员、管理路径等多个层面上,在其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问题尤为关键,直接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方向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解决管理人员的重视性问题,可极大提高精细化管理的适用范围。同时,精细化管理涵了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是当前阶段,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施工经济效益需求的主要方式。最后,随着工艺技术的改良以及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提升,这对执行精细化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日益提升,这正是因为人员的素质水平与精细化管理质量关系密切的侧面体现。最后,由于不同施工管理的内容不同,同样也造成了精细化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那就是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方向性问题。
1.3监督机制的落实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追求的管理方向不同,精细化监督机制所侧重的执行点也存在差异,导致建筑施工管理易行性降低的问题,通常出现在监督机制的落实问题上,但随着管理模式的进步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易于达成质量控制的目标,以增加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收益。通过监督机制的落实,施工管理工作的易行性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频繁出现的问题有安全隐患的规避问题,施工效率的提升问题,只有通过监督机制的落实问题解决,才能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事故问题,继而把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提升到更高的维度。
同时,质量及进度的管理虽然是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建筑工程施工对降低投入成本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需要在监督机制的落实中进行问题的解决。
2、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2.1科学规划施工管理工作
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这三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需要依靠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的执行,只有按照实际施工环节的现场需求,按照不同的管理领域进行工作的划分,才能在管理结构的分化中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其次,不论是施工资源的调配工作,还是针对施工问题在管理方案中进行分割,都需要捋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执行次序,妥善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按照材料管理及进度管理的方向不同,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划分。然而,不论是对施工量的计算工作,还是对工艺技术的较低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弱项,只有在确定的施工管理方案中,解决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性问题,并在多种管理方案的尝试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维持施工现场的条件稳定。
2.2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
相关人员在管理工作的落实与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否在固有的管理模式上,拓展精细化管理的执行空间,是重新定义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必要条件,也是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结合ERP系统处理施工问题的首要选择。另外,ERP管理系统在精细化管理中被寄予厚望,而数字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相互结合的施工方法,同样被视为未来的建筑施工的主流方向之一,这其中很多数字管理平台的应用,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人为的操作,这对执行精细化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而,相关建设单位需要在相关的技术培训以及操作指导中,降低人员层面的问题,对执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影响,这是推动技术进步,达成精细化管理目标的重要动力。可见,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最大的影响变量当属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按照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对执行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技术考核,可以使其发挥自身的价值,提升管理质量。
2.3完善监督机制
精细化管理中监督机制的确立以及管理工作的执行,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管理路线,对精细化管理中的监督机制进行优化,是提升施工管理效果的主流方案。其次,将质量管理目标及成本管理目标融入管理评价之中,并将其作为考核标准,以此来执行相关的奖惩制度,易于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在固有的管理格局上完成工作的转换,由技术路线转变为质量及成本多元化管理的路线,易于在监督机制的应用中,帮助相关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状况,改变管理方向。可以见得,不仅是精细化管理流程会对管理有效性产生影响,在其中相关的监督机制以及奖惩制度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应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重视相关领域的内容,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放置于可控的范围内,发现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要素外,解决现场施工管理的复杂性问题,才能凸显监督机制的完善,对精细化管理工作带来的价值。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追求高质量、高收益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固有模式,解决具体施工环节下的典型性问题,并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拓展,易于提升管理质量。同时,进度、质量及成本管理,都属于精细化管理的范畴,在其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问题尤为关键。最后,由于不同施工管理的内容不同,同样也造成了精细化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那就是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方向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初晓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浅述[J]. 中国高新区,2018(08):194.
[2]韩广照,任少华.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8(39):184-185.
[3]孙斌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J]. 居舍,2018(30):139+169.
[4]邢家明. 探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