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俊
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49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始终是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问题,而在当前高层、超高层建筑持续涌现的背景下,愈发复杂、多元的建筑结构使得工程建设难度增大,并对其工程检测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检测手段应用尽管可以获取相应参数数据,但在检测期间易出现建筑损坏、破坏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建筑整体质量控制。鉴于此,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分析入手,进一步阐明在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特点;应用
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促使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在现阶段民众生活生产中,多样化的建筑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建筑结构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下,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成为领域内的重点研究问题。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依托于先进科学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检测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在充分掌握建筑工程相关特性数据信息的前提下,采取适合的无损检测技术开展检测作业,可以做到对工程性能、质量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正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建筑施工建设水平,亟需借助无损检测技术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支撑。
一、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一)概念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损伤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借助相关技术手段以不接触建筑物的形式来实现有效监测,避免建筑结构因工程检测而受到影响[1]。实际检测过程中,借助物理、化学手段来探测结构内部学磁、光、热、电、声等元素,以此实现对结构内缺陷的有效诊断。此外,无论检测技术应用可以做到在诊断缺陷的同时,实现对构件性质、尺寸、状态、形态等参数的确定,进而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二)检测范围
相较于传统检测手段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涉及范围明显更广,具体体现为:(1)涉及到焊缝表面检查,即做到在检测时全面分析构件焊接是否存在焊漏、表面裂纹、未焊透等情况。(2)状态检查。检测期间可以做到对构件表面凸起、拉线、腐蚀、划痕、斑点、起皮等问题的诊断。(3)整体检测。即在完成相关工序后,借助内窥镜等设备进行构件全面检查,判断构件整体质量、性能等发面是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诊断构件内部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三)特点
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无损检测技术未来势必会做到对传统检测手段的全面取代[2]。相较于传统检测技术应用而言,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特点体现为:(1)高效率。检测期间借助相关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实时化解读、获取,避免出现相关信息重复多次分析的现象,在保证其检测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显著优化工程检测效率的目的。同时,在短时间条件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可以做到多次诊断检测,进而实现建筑工程检测的高效化、高质量进行。(2)无损化。建筑物构件在检测期间不会受到影响和破坏,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能量体检测的方式,在穿透结构时不会产生任何破坏性冲击。同时,检测期间能够实现对精准性的提升,能够在多种类型构件中应用。(3)远距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将无损检测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应用,能够做到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以远距离的形成进行建筑有效检测[3]。同时,工程检测期间可借助相关技术、设备应用进行检测信息的实时、动态接收,以便于检测人员借助计算机设备即可实现设备有效检测。(4)全面性。因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不会对检测对象造成结构破坏,所以可借助无损检测技术来实现全面化检测。(5)全程性。以往检测技术应用存在破坏性特点,以原材料检测为例,大部分项目会借助拉伸、冷弯等试验手段来测定材料参数性能,而检测期间被测材料极易出现破坏与损坏。而借助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可以在保证材料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以全过程的形式进行材料检测,真正做到将检测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阶段中[4]。
二、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一)砼检测
(1)超声检测
目前超声检测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作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应用可实现对砼强度的精准检测[5]。通常情况下,可借助超声回弹技术进行砼强度的检测。若采用牡丹石等进行底部设置,则可以利用有机超声波来达到有效检测的目的。因牡丹石存在结构厚的特点,所以在检测期间常规超声技术应用难以做到结构有效穿透,所以需借助穿透力较强的有机检测手段来达到全面检测的目的。如在某项目工程建设期间,依据对现场情况、砼资源类型等方面的分析,确定在工程检测期间应用有机超声波技术,综合分析所采集的反馈振幅、波动频率、传播速率等方面,判断砼资源质量、性能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另外,以减缓的形式进行超声波反馈速率的控制,再次对砼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检测,依托于图像分析来确定砼分子结构,将两次检测结构进行结合分析,确保砼检测的精准性得到提升。
(2)红外射线检测技术
红外射线检测技术目前多应用于建筑结构检测中,其检测原理体现为:依据检测对象温度分布来确定是否存在缺陷、损坏等。在实际检测期间,检测人员可以将红外射线检测技术应用于砼检测中,借助对红外摄像设备的应用,对检测对象进行红外辐射信号的获取,然后依托于信息系统应用进行温度场分布图像信息的转换,在此基础上评估、分析检测对象内部是否存在质量缺陷。
(3)雷达检测
该技术应用原理主要是以短脉冲的形式在地下发送10~1000MHz范围的电磁脉冲,而脉冲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会出现不同反应[6]。天线会对部分反射回的雷达波能量进行接收,通过分析、计算雷达波波幅、返回时间等相关信息,能够实现对介质分析的精准感知。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雷达波技术应用存在以下特点:(1)以更为精准的方式进行缺陷区大小、深度、位置等方面的确定;(2)无需采用相对复杂的操作和环节,能够以更为省时、省力的方式来开展建筑工程检测作业。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可实现对建筑结构厚度、病害等方面的检测。通过对结构裂缝分层结构的掌握,确保其工程质量控制达到预期标准要求。
(二)钢结构检测
(1)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在建筑钢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存在无损化特点,主要利用磁性原理来判断钢结构是否存在缺陷问题[7]。若检测对象内部存在缺陷,在使用磁粉检测技术时表面磁粉分布受到缺陷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若检测对象不存在质量缺陷,则磁粉分布不会产生明显变化。而要想最大化体现出磁粉检测技术的作用,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过程应用该技术。需注意,磁粉检测技术并非适用于全部结构中,检测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的分析,在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中进行磁粉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此判断钢材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缺陷。另外,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原材料、半成品检测可以借助磁粉检测技术,或者会以集中的形式进行板材、型材的有效检测。以期借助磁粉检测技术来确定材料裂纹等缺陷,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优化提供支撑。
(2)渗透检测技术
可以在具有渗透性质的材料检测中应用渗透检测技术,实际检测过程中,在被检测材料上进行荧光渗透液涂抹,建筑材料会保持对渗透液的持续吸收,若材料存在裂缝缺陷,渗透液则可以进行裂缝穿透,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液在材料吸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干燥的状态,然后将显像剂置入混凝土表面,缺陷部分渗透液会被显像剂所吸附,此时缺陷内的渗透液处于回渗状态,在光照条件下回渗的渗透液会被显像剂清晰的展示,以此帮助检测人员进行缺陷形状、大小的明确,确保其检测精准性达到预期要求。相较于其他检测技术应用,渗透检测技术在检测成本、检测便捷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并且渗透检测技术无需以先进技术设备为支撑,可以在无电条件下进行结构的有效检测[8]。但是渗透检测技术应用对于被检材料有一定要求,若钢筋结构内部在多方面影响下出现锈蚀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精准性。
(3)涡流检测
作为新型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涡流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实际检测期间,其检测原理体现为对不同类型构件的硬度、密度、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采取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构件性能质量的判断,进而实现对构件是否存在质量缺陷的确定。需注意,涡流检测技术应用要想发挥出最大作用,需要以多类型线圈形式的应用为支撑,通过合理选型俩保证检测的精准性,并提升其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建筑工程中涡流技术的应用,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在成本、效率等方面明显更优[8]。
三、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其改进
尽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均涉及到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但是仍有些许不足、弊端影响到无损检测技术作用及其功能的体现, 具体包括:(1)受限于人为、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可能存在些许误差问题。(2)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仍无法做到全面应用,针对部分局限性部位而言,难以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精准检测[9]。鉴于此,需继续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在充分掌握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的前提下,进行无损检测的持续优化与改进。同时,不同工程项目在特点、要求、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实际工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依据相关标准、要求的分析,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做到在检测期间在不同环节应用不同无损检测技术,以期获取支撑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的检测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离不开工程检测作业的开展,为进一步提升工程检测水平,需在明确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对不同无损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最大化发挥出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作用,以期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艾科热木江·安尼瓦尔.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 000(002):1-1.
[2] 周靖坤.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6, 000(006):141.
[3] 王茹, 郝保兴.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 000(005):00016-00016.
[4] 项成林. 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科技与创新, 2016, 000(008):136-137.
[5] 王兴隆, 姜荫泽.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求[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1):00171-00171.
[6] 黄金. 试论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00(014):3931-3931.
[7] 陈海明.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发展, 2020, 1(1):115-116.
[8] 高虎. 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环球市场, 2018, 000(012):391.
[9] 冉黎. 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J]. 商品与质量, 2017, 000(0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