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胡涛
[导读] 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是重要内容之一,
        胡涛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嘉兴 314050
        摘要: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是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决定着景观的观赏性,且也直接影响着园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需予以重视。本文主要围绕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针对城市生态园林而言,其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着改善城市环、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等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循环的关键。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主要由四要素构成,即山石、植物、水体及建筑,其中植物的配置需严格遵守生态学原理,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完成,以充分展现园林的设计理念,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城市的发展。
1、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作用与原则
(1)植物配置作用
        首先,合理的配置,可促进植物成活率的提高。在实际的配置过程中,需在基于科学性及规律性的前提下进行,根据植物的特点、规律等予以优化选择,促使植物间形成相互依存关系。例如,针对寄生植物的配置,就需充分考虑其特点,与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实现相互共存,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且在生态园林绿色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可提高植物的观赏性。一般而言,人们在参观生态园林时,往往会先关注园林的布局,而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在促进植物良好生长的同时,也能提高园林整体规律性及观赏性,有利于更快的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强化其继续观赏欲望。最后,可实现对资源的节省。通过对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可促进植物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这既能节省植物资源,且也可进一步降低水、肥料等资源的使用,从而规避浪费、减轻污染,充分展现生态园林设计理念[1]。
(2)植物配置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需严格遵循统一性、调和性、均衡性、生态位、韵律及节奏原则,基于统一性原则的前提下来说,主要是指在配置过程中,要留意植物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及差别,避免生动活泼感的不足,保持和谐统一,充分的展现出植物间种植的美感、和谐;基于调和性来说,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充分考虑植物间配合与联系,提高观赏性,促使观赏者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观赏园林景观,同时植物间不仅要有一致性,且还需具备相似性,要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协调美;均衡性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轻盈感(色彩素养、体积娇小等)及厚重、压抑感(色彩鲜艳、体积大等)的植物,基于实际环境的前提下,均衡的进行搭配,以达到减轻植物吼住、压抑感,抑或是轻盈感的目的;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相邻植物的相互依赖、共同生存,避免植物间出现争夺阳光,抑或是水源的现象,这也是确保植物良好生长的关键;韵律及节奏主要就是确保为观赏者提供整齐、舒适感,如对于大道两旁,就可相同树种的行道树,严格控制树间距,并在行道树间穿插种植一些灌木球,抑或是小灌木,以避免节奏与韵律感的缺失[2]。
2、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1)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的配置
        在城市生态园林中,往往有非常多种颜色多变的植物,可确保观赏者能够同时观赏到颜色鲜艳的花及颜色淡雅的叶,这也是促进园林舒适性提高的关键。例如,可在园林中种植红枫树、红叶李等,抑或是基于植物颜色深浅的前提下进行,以避免种植出来的植物缺乏层次感;也可将绿色草坪、深绿色樟树及暗绿色油松进行合理配置,可体现出植物色彩的对比感,从而改善观赏意境,避免观赏的单一性。


(2)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通过对花木层次和色彩的合理配置,就可确保园林景观的舒适性,反之如若搭配不合理就体现出杂乱感,观赏者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例如,可将高杨树、高枫树和高松树进行搭配,遵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这样观赏者不仅可看到不同颜色的植物,且也可充分的感受不同植物间形成的层次性,有利于提高景观的观赏美[3]。
(3)植物色彩的配置
        针对城生态园林设计而言,植物色彩的配置主要包含了四种,即单色、双色、多色及类似色,其中单色配置往往适用于大面积园林设计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大色块景观极易产生单调感;双色配置主要是指两种色彩间要呈现出互补及配合,如大红色、绿色,且相邻间的植物补色配合也需体现出活跃色彩的特点,如黄色与大红色的配置等;多色配置可促使观赏者体验到园林景观的活泼、欢快感,如将颜色各异花卉,就可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类似色彩的搭配,需注意衔接,大多被应用在园林设计的过渡空间中,主要发挥着提高景观自然、柔和感的目的,以花坛景观为例,遵循由内向外,抑或是由外往内的原则展开,就能充分的体现出景观的层次美。
(4)基于植物季节性变化展开配置
        一般而言,植物的花朵、枝叶等颜色往往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直接影响生态园林观赏性及各方面效益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植物配置中,就需充分考虑各季节变化,以北方为例,相较于南方,其春季来临相对较早,而秋季则较晚,气候的变化会促使植物颜色产生变化,在进行配置时,就需充分体现出植物的季节感,春季以植物开花为主,而秋季则可以植物结果为主,以达到吸引观赏者注意力的目的[4]。
(5)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首先,植物间对比及相互衬托。针对植物而言,由于种类的不同,其形态也各不相同,在进行配置时需充分考虑各类植物的形态、特点,以衬托出景观美。同时,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协调性,尽可能的避免植物颜色,抑或是高低出现较大的差异,避免对景观的整体美感造成负面影响。其次,植物生长动势及植物间的均衡性。考虑到各类植物间存在的形态差异,在进行配置时,就不可忽视植物间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协调性,基于配置合理的前提下,结合各类植物的生长与发展趋势,展开科学的搭配,以避免应周期差异而产生生长不协调情况。最后,植物配置层次及背景。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配置,需规避单一或单调现象的发生,可选择具备层次性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花卉、乔木等,以丰富景观的饱满感。同时,在选择背景树木时,要充分考虑前景树木的色彩、高度,形成富含层次、对比的观赏效果[5]。
3、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合理性产生的效益
        一般而言,合理的配置城市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可进一步促进景观、生态效益的提高,其中基于景观效益前提下来说,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可让景观看起来更加舒适及优美,可传达各观赏者一种整体意识,且各种类的植物群,也能实现对绿色、自然及生态的追求。另外,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可提高景观建筑、道路等的生气及活力;生态效益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可吸收空气里的有害气体及颗粒,并释放出新鲜的氧气,其二可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为人们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4、结语
        综上,植物配置是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园林中各类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良好生长,且还能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及生态效益。在实际的配置中,就需基于城市生态园林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当地气候等,以满足社会及人们对生态园林的实际需求,体现出植物配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2018(06):35-38.
[2]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9(05):86-90.
[3]孙鹏,王志芳,姜芊孜,等.人性化的城市雨水景观设计对策[J].景观设计学,2018(04):83-87.
[4]董丽,涂先明,李霞,等.因时而变的植物景观[J].景观设计学,2019(01):66-71.
[5]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05):8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