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发表时间:2021/8/2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孙伟
[导读]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应用工程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
        孙伟
        身份证号:41072719930701****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应用工程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工程技术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工程技术的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运用局限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混凝土技术、钢筋技术以及模板技术运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钢筋技术;混凝土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必须要加强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社会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建筑工程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建筑的高度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建筑内部的竖向构件及承载能力也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内部的框架结构尺寸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支撑能力的要求。并且,建筑工程自身还会受到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自身承载力符合抗震、抗风载荷的要求,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首先,在对于建筑工程的抗震载荷方面的分析,随着楼层的不断提高,建筑载荷的支撑力也要随之提升,所以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质量与施工技术要求,从而保证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相关设计要求。此外,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钢结构等一些框架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需要施工人员在设计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承载力计算,从而保证建筑自身的安全稳定性。如果仅仅通过增加框架结构的支撑板就能够实现对应要求不够现实,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情况,选择科学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框架结构抵抗较大变形和侧向载荷的能力。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钢筋施工技术
        2.1.1材料准备
        钢材是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材料,在使用钢材之前,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材料准备,做好材料的下料等,同时要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实际要求对钢材进行合理的剪切并进行弯折造型等操作。在完成上述处理工作之后,要对钢材进行分类处理和存放,做好材料端部的固定等,且要严格物料的领用制度和领用程序。对于有特殊使用和存放要求的钢材物料,要和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并进行提前订制。对于施工钢材,要做好现场的存放管理,确保材料不出现质量问题。
        2.1.2焊接施工准备
        在使用钢材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施工操作为焊接操作,在焊接钢材时,需要做好焊接试验,试验通过之后,再进行逐点焊接,焊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避免漏焊和错焊。焊接的操作人员要做好充足的安全准备工作,在焊接完成之后,要对焊接部位进行抽检,重点抽检容易出现问题的钢筋,要确保抽检操作专业,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1.3放样与下料
        对钢筋进行放样和下料,需要了解不同钢筋的热胀冷缩系数,要根据钢筋的性质留置出合理的施工放样和下料的空间。在对钢材进行二次加工时,其也会出现体积的变化,因此需要合理的预留空间。

以材料受弯总长为标准,若其长度小于24m,则可以将预留量控制在5mm左右的范围内,若总长大于24m,则其预留量需要控制在8mm左右的范围内。对材料进行放样和下料,要密切关注材料的收缩和膨胀情况,在设置预留空间大小时,要了解框架结构中钢筋拱起和收缩变形的实际情况,由此才能确保预留合理。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2.1基础模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模板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施工完成之后,要对水平基础进行测量,测量的标准是轴线,在测量时,测量人员要使用基础的平面尺,测量的主要对象是各个需要的边线,测量时要做好暗柱角的标记,这样做能够为模板的安装与固定提供支持。基于此,可以进行模板的安装,第一步是固定材料支柱,通过标记号的暗柱角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固定,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对模板硬度和稳固性的要求。此外,还能够不断提高模板的承载力。在安装基础侧模时,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安装角度的控制,确保垂直角度合理,在安装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关注安装偏差,在工程标准要求下,安装偏差需要控制在小于3mm的范围内。在模板安装完成之后,要对模板和垫层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一般要采取水泥砂浆对其进行密封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漏浆现象。模板的安装应确保边线顺直,因此需要对模板上口进行校直,校直时采取通线进行。
        2.2.2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在该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立杆立在坚固的平面上,因为其是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因此需要保障在施工完成后,能够承受荷载后不会被压垮。一旦该步骤不符合标准,便会造成下层的支撑构件不能去除,必须要对前一个固定好,才能进行后续的步骤,因此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影响,使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来进行主体结构模块的施工。
        2.2.3模板的拆除
        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标准与规范,需要先拆除后续立起的模板,最后拆除先立的模板;先拆除承重少甚至不承重的,而后拆除承重大的模板。此外还需注意在拆下模板后,需要立即将拆下的构件运送出去,避免其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2.3混凝土工程技术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自身强度。而掺入减水剂会对混凝土造价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的控制掺入的计量。其次,在混凝土制拌完成后,进行实际的工程施工时,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要求也非常多,一般施工企业都会使用专业泵运输设备,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防止混凝土材料发生变质及缺漏。并且,因为混凝土自身存在一定的泌水性,因此必须要保证二次压抹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符合正常范围内,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并且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混凝土的降温保湿处理,加强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了解,从而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很好的养护,使其达到最佳的硬化状态。此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浇筑厚度和浇筑时间,并做好相应的混凝土振捣处理,加强施工监理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有效解决,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質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需对工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技术运用过程存在问题的情况,对技术方法与作用效果进行调整。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人为、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技术的运用水平带来影响,进而使框架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充分发挥出来。故,研究人员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成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建设要求的建筑物,以促进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寒.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2-133.
        [2]丁佳豪,李化明,孟祥华.框架结构中楼盖采用井字梁的工程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32):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