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21/8/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徐光宇
[导读] EPC 总承包模式,即建设单位把工程所需的整个过程发包。
        徐光宇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摘要:EPC 总承包模式,即建设单位把工程所需的整个过程发包。由EPC总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全部过程的管理实施。在此期间,承包商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及风险意识,才能降低可能产生的损失。本文分析EPC模式的特点以及风险的成因,并且研究投资管理方法及风险控制方法。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工程项目
        引言:
        在EPC 模式下,建设单位将所需的工程项目发包,然后由总包方负责所需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并对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负责。与普通的承发包不同,EPC模式全程由总包方实行管理和履约。因而其承担的责任大,管理难度大。总包方须加强项目管理及风险意识,从而降低可能产生的损失,保障自身的利益。
        一、EPC总承包模式及特点
        EPC模式,是指把整体的工程建造活动的开展和完成,整体交给总包方,依据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文件,总包方全面负责对业主的履约。负责设计、采购以及工程实施等全程管理的运作模式,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法律关系清晰、责任主体明确。
        在普通的承发包模式中,建设单位与施工方之间是施工合同关系,与设计单位之间是设计关系,与供应商之间是买卖关系。而在EPC模式中,建设单位只与总包方一方签订EPC合同。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全部由总包方负责实施。因此,在EPC模式下,法律关系层面不涉及多方,相对普通承发包来说,合同主体简单明确,责任界面清晰,总包方必须对所实施交付的工程整体负责。
        (二)承包的总价是相对固定的
        EPC模式一般情况总价是相对固定的,在签署合同前,总包方结合市场和经济环境,以及实际工程建设难易程度等,综合考虑其自身面对的风险因素,确定合同价格。在签署合同后,总包方通常不能因为自身发生费用增加而调整价格。
(三)降低多方管理、有利于整合资源
        项目的总包方负责全部的工作,这样可以对工程项目发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整体统筹考虑、安排实施方案。这样避免了普通承发包模式中设计、施工等各参与方管理界面不清导致的互相推诿。设计采购与施工等不同阶段主体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有机体。当确定好具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总包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材料和人员等,进行合理安排,开展施工活动,同时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设计到施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EPC模式下产生项目风险原因
(一)工程实施难度大
        采用EPC模式的项目一般为技术较为复杂且项目存在较强不确定性的工程。并且与传统的承包模式不同,在该模式下的工程建造,包含着整体活动的开展,因而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还需要根据模式的改变,转变管理方式,才能顺应工作的需求 [1]。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总包方必须对项目的设计、质量、进度、合同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实施内容范围扩大
        在EPC模式下,不仅仅是针对施工层面的管理,同时还有材料设备采购、设计等阶段的管理工作,如果总包方这些专业领域不清楚,没有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人才储备,那么就会使得其实施风险加大,更有可能导致建设工程的停滞。
(三)风险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中,风险主要由各参与方分别承担。施工承包商承担施工风险、设计方承担设计风险、材料设备供应方承担供应风险。而在EPC模式下,即使工程总包方可以将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进行分包,但分包商是与总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而不是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总包方需对采购结果负责,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和风险。


        三、EPC模式下的投资管理
        (一)加大对投资额的管理
        总包方可以协调项目实施进展中设计、施工、采购等各方工作,通过资源的统筹高效配置,控制发生投资额,从而节约项目发生的费用成本,来保障项目实施的收益。
        在设计阶段中,要根据投资限额进行科学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当确定好设计方案后,不可随意和擅自更改工艺和工程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主要施工材料的所需量,损耗率和价格,进行审核把控。同时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看其是否满足施工规范及图纸要求,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二)加强合同管理
        总包方首先要清晰所实施项目的具体承包内容和工作范围,必须要审核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清晰的工程范围划分,还要注意总包方的责任义务与业主的责任义务间的划分范围,明确界面。工程范围包括施工前的设计、施工主体、完工后的服务等,还有在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绿色环保处理以及电气、照明、通信等相关工程设备。这样总包方才能合理安排施工活动,确定各个施工阶段的投资限额、质量目标以及进度等。然后还应该注意合同中要明确结算的方式,防止出现因项目结算不到位产生的经济及履约问题。
        (三)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
        总包方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实施中发生的技术以及管理等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性的风险识别,有条件的也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对应的信息化系统平台。
        总包方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开展风险识别、评估。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等级划分管理,制定对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方案,同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管理工作。定期召开风险讨论会,对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筛选,并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方案,监控风险运行状态。
        (四)竣工结算
        结算是项目总包方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结算审核是对总包方申报的结算资料进行全面审查、核对。总包方要做到上报的资料符合合同范围、施工图纸及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文件要求,价格符合计价取费标准。检查工程量计算方式,符合计算规则的要求,以使总包方申报的结算得到建设单位的确认。
        四、EPC模式下的风险控制
(一)材料价格风险管控
        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会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随之产生波动变化。尤其是当价格走势向上时,就会增加总包方的成本。所以在签订合同前,就要考虑到价格的风险因素,将其浮动率设置为一定的系数,然后在签完合同后,立即着手购买材料,并且可以开展市场调研,确定其变动规律,在其价格上调前购买好对应的建筑材料。在购买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购置一定的材料,并且做好分类管理和保存[2]。
(二)施工工期风险管控
        对于总包方而言,项目实际的建造时间,直接影响着其管理成本及经济效益,为了有效规避人员操作失误,减少人文因素的延期问题,可以在开展工作前,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得其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管控要点,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而一些难度较大的工艺操作,可以单独制定操作流程,交由工作经验和技术过硬的人员负责实施,从而减少返工问题,保证工程顺利持续进行。
(三)质量风险管控
        总包方可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可以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工程按“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划分,在划分的各专业工程上,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过程操作。分析质量目前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持续不断改进各阶段工作的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中,以EPC模式的建造活动,相比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自身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总包方必须提高自身对工程整体的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投资限额、合同的管理,对有关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防范,才能保障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梁鼎明.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探讨[J].智库时代,2020,No.228(08):43-44.
[2]张涛,邱瑾,陈晶.刍议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016(010):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