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尼萨·麦麦提
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水利管理站 84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相关的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应提升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下文将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意义;特点;运用
引言
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则是万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如不对水土进行合理的保护,发生水土流失时大部分的水土资源将消失,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与人民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水利建设工程中进行生态修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应制订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修复,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发展。
一、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的意义
修复水土就是为了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对山地和风沙地进行合理的资源保护,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将土地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的意义不单单是缓解水土流失,最终的目标是美化环境。比如利用植树绿化的手段对环境进行美化,有效的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展开实际施工时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到的知识也非常多,例如地质学、环境学、生物学等等。所以,在开展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时,以水土资源做为基础,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有规划的展开相关工作。比如加强城市化水资源保护,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等。在开展相关规划的时候,要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验,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落实相关保护措施,将保护资源的持续性发展体现出来,凸显市场的调节作用,使生态修复达到预想中的目标。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特点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比较突出的特点: 建设工程时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范围广。对此,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容易对建设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施工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建筑工程时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原则:自然性。水利建设工程中最基本的属性就是自然性,利用生态平衡使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经济性,在建设工程中,其工程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性;社会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建设工程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尽可能改善建设工程周边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性,实现水利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的目标,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应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三、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一)保护种植土的表层,维护原有生态系统
针对保护种植土的表层而言,需重视的是土壤资源、土壤数量、土壤质量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土壤修复后的效果。传统的水利建设工程中,落后的施工技术,对土壤环境造严重伤害。后续的修复工作中,要将填埋的废渣挖出,对土壤进行施肥处理。避免种植植物后,植物无法吸收水分和营养。整个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水土的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前提。现有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二)合理的调整生态布局,加大技术的应用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面积非常辽阔,人口较密集,每个地区的水域情况也是不相同的,相关的建设单位应做好后续的修缮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等原则,做出有针对性,价值性的工作。明确禁止开发水利工程的地区,避免水土流失。相关的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管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人为破坏防止对建设工程造成负面影响,保证良好的生态建设。发挥生态修复的真正作用,科学的改善土地,防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认真落实好生态修复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有效的得到当地单位支持和协助,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态系统。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期间,应制订完善的管理体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明确施工时的重点区域,为后续的检查工作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现存的管理方法和检测体系做出评价,筛选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此获得更好的工程效果。(三)制订合理的修复计划,科学运用技术措施
将各个地区的特点相结合,制订符合实际的生态修复计划,对相关的区域进行治理和划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要引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发挥生态修复的优势,修复工作完成后,可种植树木植物对土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实现多种植物共同协调,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构建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将相关生态修复政策积极落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四)构建区域水土检测系统
为了提升生态系统修复的整体应用水平,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区域水土检测系统。科学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能提升,实现水土修复工作能科学的展开。在具体的开展工作中,应做好相应的水土检测工作,积极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结合基本水土保持工作展开实践,确保检测体系的完整。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效的对检测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积极地对规章制度进行改革,结合有效的优惠政策,提升工作效率,具体的检测体系应包括水土质量的检测,结合实际情况,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统计,明确所检测的区域温度,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完善的生态检测体系,有效的保证检测体系的质量。重视对技术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制订奖罚制度,高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建设工程中应用生态修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此阶段的修复工作是我国应该重点重视的工作。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对自然环境进行修复,保护我国的水土,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庆.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23):24-26.
[2]郑维,陈馥芳.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0,39(26):83-85.
[3]张丽萍.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20(16):102-103.
[4]张丽丽,张光宝.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