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
深圳景涛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由流动的水流环境和相对稳定的陆地生态环境形成的城市水域空间,它作为城市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延续的载体;它在城市空间中是一个综合性的空间,开发和生态利用价值极高。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河流是城市中宝贵的自然景观,所以,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是许多拥有滨水条件的城市十分重视的行为。创造出生气勃勃的滨水景观,重视滨河区特定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应是生态系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从景观与生态环境两个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找寻两者之间关联,寻求景观与生态环境共建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两功能兼顾,并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1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在保护现状滨水空间和生物群落的同时,合理的进行滨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力求达到最小限度。让自然复原甚至要设法创造自然,特别是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生态滨水空间。滨水区的建设应预留一定宽度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过渡空间可以成为水陆风的天然通道和过滤器,优化城市局部气候。
1.2安全性原则
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还应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在场地铺装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平面设计,减少弯曲、垂直变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铺装材料,提高平坦性、防滑性;在水边应设置安全护栏,如具备垂直驳岸、台阶的河湖等,当水深超过半米时,便要设置牢靠的护栏,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在水边还要设置醒目的指示牌。
1.3便捷性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应兼顾大小空间,根据整体空间比例设置休息区,并种植乔木形成树荫,减少太阳光直射为游人带来的不适感。在空间中还应设置健身、娱乐、购物区、卫生间等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形成便利通常的景观流线,加强细节设计,注重栏杆、扶手、座椅、坡道等材质与尺寸,使其符合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为游人带来更大的便利。
1.4历史文化性原则
滨水景观是保留和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充分彰显城市古代的文化气息,在现代滨水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循历史文化原则,将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与空间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地区文化特色得以保留和利用;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活中寻找灵感,形成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滨水景观。
2影响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2.1生态敏感性
滨水区的生态系统是复杂多样的,众多的自然生态造成了其生态的敏感性。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到滨水区的这一性质,针对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对待,包括湿地,野生动物,水质等问题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积极呼吁保护自然生态,滨水区作为公共空间要为人们所使用,是与人们生活所密切相关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2.2开发形式的单一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形式大多是偏向单一的模式,绝大多数的滨水区仍被传统的产业和以水为生的工业基地所占据,人们能直接接触到的滨水区还是少数的。
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设计中没有从人的内心出发,使得滨水区的休憩娱乐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是造成城市滨水区景观功利化现象的元凶。
3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从水系的景观属性人手,提出功能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生态多元化的设计策略。
3.1功能多元化
公共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线性空间,大多作为现代城市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边用地进行综合考虑,在满足交通、停留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塑造多元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氛围,增进市民交流体验,力求达到空间宜人、功能复合、活动舒适、艺术精彩的综合要求,打造不同风格的滨水风貌。
3.2文化多元化
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城市文化特色符号的形式,植人设计之中,如结合地面铺装、雕塑、标牌等细节的艺术表达,展现文化属性,起到文化宣传作用。同时,也可将本土特征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元素结合在设计之中,增强场地记忆,塑造城市文化活力区,带动城市新活力。
3.3生态多元化
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人手,因地制宜,对环境原貌与景观进行全面分析,以生态驳岸为切入点,同时,融人海绵城市、健康城市等理念,打造和谐共生、自然生态的滨水环境,从而提供能够感受自然气息的亲水场所¨
4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
4.1空间设计
滨水空间设计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要满足人们在滨水空间多样化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活动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与之相适应,在滨水空间设计中要注意开敞空间与私密空间相结合,大尺度空间与小尺度空间相结合,自然生态空间和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的和谐共存,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布局。
4.2驳岸设计
驳岸处于园林水面与陆地交汇的位置,不但具有常规驳岸的功能,还具有亲水、生态以及水文价值。滨水驳岸设计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采用混凝土砌石,达到防滑防护效果,同时设计成阶梯式与斜坡式两种形式。在保护游人安全的同时,又不会将游人与水彻底隔离,可以安全的开展亲水活动,发挥水岸空间的作用与价值,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站在驳岸高处眺望,整个景色尽收眼底,为游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还可对暴雨洪水起到有力的抵抗作用;在驳岸的最低处因地制宜的增设亲水设施,游人可以在此钓鱼嬉戏,发挥驳岸功能与亲水活动空间,使人与水近距离接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生动植物生长区域、微生物栖息地、危险区域等种植水生植物,有效阻止游人下水,保护游人生命安全。
4.3植物资源利用
为了提高设计的连续性与多样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引入其中,在滨海区域种植乔木、灌木等水生植物,不但在入口的两旁设置植被,在滨水区域、休息区域等也要种植,在特定的活动空间中,如健身区域、亲水区域、休息区域等,种植植被可乘凉、提高私密性,为游人打造浓郁的自然风光。但是,在植物资源利用中,也应避免选用过于高大的树木种类,以免游人的视线被遮挡,例如,一面种植浓密小乔木,另一面是河岸自由生长的大乔木,夏季到来时绿树林荫,很容易将周围的景观遮挡的密不通风,使游人无法充分观赏水岸风光。可见,应严格遵循人性化原则,科学正确的利用植物资源[2]。
5结语
公共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亮点,其景观设计从功能优化、文化植入、生态提升等方面人手,形成独有城市特色的滨水生态廊道,从而达到创造高质量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发挥土地旅游资源效益,带动周边区域土地升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新洁,翟文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初探[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17).
[2]贾志娟.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探究[J].现代园艺,2020(1).
[3]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梦婷.雎水镇雎水河景观空间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和访谈ZJ].绿色科技,2019(21)